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青春·断代史 >

第3章

青春·断代史-第3章

小说: 青春·断代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惶澹盖酌挥邢氲剑易约阂膊恢馈N姨盅嵫澳切┪掖永疵挥懈芯醯乃蓝鳎闶サ鞫只怠J梦业刮浮
  “一” 什么概念,“二”怎么可能比“一”大?谁又从哪里得知一个加二个就等三个?这些都滚他妈的蛋吧!只有父亲给我讲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被我记住了,美好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理解那些不幸但嚣张的人物。他们美好,强大,自由,有权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然他们就选择死来抗争,他们什么都不惧怕,从不妥协。
  不知不觉在精神的荒原中,一个从来不妥协的孩子变得坚强了,变成了一块粗粝坚硬的石头,要么沉默,要么呐喊,我终于从火一样的时光里看见自己面目狰狞地获得了桀骜难驯的力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青春断代史 7
就这样,我在极其矛盾的环境中学习着成长所必需的知识,父亲总是被我气得发疯,他教不会我。我似乎真的很笨,那时候父亲及同学们都这样认为,就连我自己也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笨得要死,那时候唯一可以被别人欣赏的是我的字写得好看。这是我唯一的自信,我记得这样一件事,一次父亲让我听写课文,哪一课记不清了,又没有年级的概念,在听写生字的过程中,我被一个字难住了,写不出来。
  “就是你写得特别好的那个字。”父亲提示我。
  哦,我很快写了出来——“贼。”
  “对,对,是这个。”父亲说。我因此有些得意,这一点儿的沾沾自喜竟然使我自以为有些陶醉了。“最优秀”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可是从没有得到过这种感觉。
  父亲的学生多了起来,接着来了几个男孩。我们清一色的都是男孩,这是很尴尬的,不是么?等星星盼月亮似的竟然来了几个女孩……现在想起来可笑。孩子们单纯地望着这几个女孩子,小脸上莫名其妙的露着红红的笑容。
  每日的生活依然繁琐而单调,我到底处在一个什么状态,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可有一点我知道,就是我比别的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要快一些。当初跟我的一样快速学习的还有后来的那个男孩子——陆桥。别的孩子都从一册书学起,而我已经学了四册书,不管我有没有掌握学习的内容,父亲已让我的学习速度加快了近一倍,我当时不知道父亲要干什么,其实这是冒进,今天我对父亲提出来这事时,父亲说我当时的确学的很快。可能吧,父亲教我肯定悉心得多,但也给我种下了不务实的根子,我不知自己是什么了,一味在矛盾中高看自己,我听不得任何与我不同的意见,要是有谁忤逆了我说我一丁点儿不对,我就会很讨厌,常常极为粗鲁的反唇相讥。
  父亲也是个情绪化的人,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我们全家包括母亲都不敢拂逆父亲,父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君,农村的家长恶俗让父亲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如,他要揍我的时候,我决对不能逃,如果逃了他逮到我就会揍得更狠,狠是绝对的,他的揍人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我忤逆了他,他立刻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老鹰抓小鸡一样,揽腰把我掼在地上,操起皮带、棍子什么的就是抽,噼哩啪啦,我吃惯这种滋味。我是一个被侵略的弱者,无论内心多么渴望英雄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是个弱者这个事实,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的确错了,自己调皮捣蛋,干了见不得人的丑事,这时,我更加无话可说,但是由于父的暴烈态度,我的叛逆性格也被激发的过于强烈,我从不认错,就是错了也一味死顶。现在看来真是适得其反。那时候作为一个孩子,我很害怕,随着年龄的增大,反抗得也就越来越强烈。他声色俱厉地叫我跪下,那是不可能的,我有时也会哭,不过总是哭得很压抑,那时候心里充满怨恨。母亲有时候会跑来劝,有时候她也不敢管,因为父亲在揍我时,是六亲不认的,母亲来了,也会被打的。母亲多是自身难保。这样其实很不好,在我儿时的心目中,已经没有慈父的概念了,我讨厌他的疯狂。
  我的男同学都有同样的厄运,每个人都是挨揍的大头鬼,特别是我的第一位男同学陆桥,他真不幸。
  陆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的地方,他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被大人看不顺眼,动不动就挨骂!
  

青春断代史 8(1)
陆桥的父亲不认字,而且其父的暴躁程度比我父亲更甚,听说陆桥和他母亲是每天都要挨打的,我见过他父亲像狗追兔子似的一直追着她母亲追到我家来。陆桥不爱说话,每逢挨他父亲的打时,他都表现出一副极怀恨的样子,眼里噙着泪水斜倪着他的父亲。陆桥不讨人喜欢,他很懦弱,从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无条件地顺从我,我曾无数次的欺负过他,他的反抗方式永远都是一副极为怀恨的样子,眼里噙着泪水斜倪着我,这很无力的,他不是我的对手,他似乎命中注定是别人的出气筒,几乎没人注意过,他被伤害的太深,一提到陆桥,不管是谁都是极轻蔑的报以白眼白牙。她遭到了所有人的轻视。
  对于他的不幸我也只是报以叹息,他的反抗的方式是:不听话。他处处与别人作对,可又不直接与人对抗,这更让人不齿,所以他让人讨厌,一无可取,然而他也很孤独,除了经常骂他却从不打他的爷爷和三姑之外,再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一点儿爱护,我不是他的朋友,谁都不是他的朋友,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朋友。
  那时陆桥的学习只是像征性地好了一阵再也没有好过,到了小学快毕业时,就不念了。今天我在家见到他时,他只是面无表情的招呼我一声,然后扛着锄头过去了。我心里总有些感慨,是谁在摆布着他呢?
  他落入了生活的圈套中,而他父亲充任了陆桥的放套者,虽然他父亲完全不知道他亲手扼杀了儿子的前途。生活并没有解释者在一边道旁白,生活是一场粗劣的默片,这个悲剧的生命篇章,无知觉地被付之一炬了,而留给父子两代是一把灰烬。
  我自从不在外边上学,便再没受过别人欺侮,相反地我慢慢地霸道了,正如陆桥骂我的:“狗仗人势”。我骑在陆桥的头上拉屎拉尿,嚎叫,觉得理所应当。他们都在我家上学,我就有了骄横的特权。
  陆桥也无可奈何,就像我当初被别人骑在头上一样无可奈何。我们孩子的世界,大人同样进不来,我们的喜怒哀乐都由我们来分配,虽然父母大人都站在我们身边,可他们意识不到,大人根本不能真正保护孩子群中的弱小,除非让他退出,孩子群中也是弱肉强食。陆桥其实很聪明,他的数学比我好得多,我父亲总是喜欢当着我的面,赞扬陆桥而贬低我。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爱讽刺我,时不时语调一转,这种捎带着就刺伤别人的天才能力被我和姐姐无条件地继承了。言语尖刻,明知讨人厌也在所不惜。
  我习惯针锋相对地伤害触犯了我的人,让他们在我的冷嘲热讽中面红耳赤,仿佛这样才能发泄自己的恼恨,性格的疾病深入骨血,没有人能看到我这个生病的孩子犯了什么错,只是越来越讨厌我。现在我才隐约发现这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时候也伤了自己。其实这是种狭隘心理。狭隘能源生出很多毛病,同属自私系列。自私的人认为这样自己会收获大些。而事实却相反,除了使自己卑琐和自欺外,再不能带来什么。内外交困而不自知,一个不会自省的人多是苦恼的狭隘之人,神鬼尤避之不及。
  只有自私的人才会这样,我知道我已经无可救药,我是自私的 。
  我怀着破坏的欲望,破坏现成一切约束自己的条条框框,根本就没有是非观念,无非就是随心所欲,没有本事的“自由人”终于开始腐烂,这个破坏的冲动最终还是和自由散漫联姻了,他们的私生子就是我现在的这个样子,愤愤不平地抱怨着,耍弄着自己的小性。可我当时偏偏不知道我是多么让人讨厌!陆桥则连耍小性的勇气和资本都没有,他自己相信了自己是无力的孱头,但是他心里又未必看得起我,孩子的世界褴褛不堪,这一切都是如此地谎谬、可怜,然而生活面无表情。坚硬的生活里坚硬的童年生了锈,还怎么回忆啊!

青春断代史 8(2)
我的人生爬过冰冷的时间,延伸到少年时期了,肮脏的小脸洗净之后,我看见上面已经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聚在窗口的小鸟呼啦一声都飞去了,天空变得遥远,长大了,老是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心里面开始涌动另外一种陌生的力量。
  到底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人告诉我,而这个问题却越来越清楚地凸现出来,父亲略带诗化的英雄观时刻的影响着我,我记得尤其清楚的是一次晚上父亲给我讲三国:曹操剌杀董卓不成落难途中,错以为好心的吕佰奢一家要杀他,慌忙之下误杀吕佰奢一家老少,之后为绝后患复杀沽酒而归的吕佰奢。父亲问我们几个,曹操是不是一个英雄?
  当时孩子里面只有我一个赞同曹操的做法,父亲颇为诧异。是的,在我内心里那种颐指气使的枭雄本色早在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虽然我是个孩子,可已向往那种决绝和蛮横,这不是偶有的意气,我无法抵抗那种心血涌动的激情冲动,总觉得很压抑,想爆发出来。其实这种心理也同样连累了我,我不能摆脱对那风雨际会的向往,对课本上那些“1+1=2”什么的彻底反感了……这些枯燥的知识学习成了索然无味的苦役,失去兴趣是可怕的,它足以葬送任何心中的动力,以后的一次次决心自废于虚枉,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可我不能自拔,变得越来越浮躁。
  在我们父子二人构成的对垒世界中,我们彼此都在窥视着对方,日子过得沉缓而单调,我总是不停的研究父亲,他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苛刻地对待我呢?这种思考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爸爸,敌人,父亲,牵挂,在父亲身上沉淀然后剥落,我终于看见他的真面目了,我们是父子,我们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止是斗争和牵挂……
  父亲有知识分子的一面,一个被独特环境创造的特异个体,他的爱和恨都带着太多的主观情绪,那样的骚动和绝望。对生命惨酷的毁灭不是死,而是活得苍白,父亲的苍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审视中显现出来。没有道德这块*布,农民做为最直接的生存者更喜欢暴力,我认为我也是这个暴力的受害者和微弱的施放者,我幼小的心灵是*裸的。弱肉强食是劣根还是道德家族的*犯?我从意识到它到现在一直搞不明白。
  似乎没人愿提自己的道德问题,因为问题就在其中,道德在我的推委中模糊。
  父亲教我诚实,自己却说谎;不分青红皂白地揍我,却要我帮助弱小的同学。而弱小同学竟背着我偷走了我所珍视的书,撕了。我还怎么相信父亲的话,我对父亲的教育向来不以为然,近而形成从不服从任何人的意志。
  现在我扪心自问,我不会区分善恶。这里的人最多可分为好和坏,“道德”还称不上,对于个人来说而是,道德不是溃烂了,而是从来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可以说这种评价失之偏颇,不过是一种自我恐惧在作怪罢了,道德总是被泛化,一是为了自安,一是懒惰而已。
  社会公平了,他的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