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要讲方法-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腥险孀邢傅墓ぷ魈龋彩亲霾缓霉ぷ鞯摹?蠢矗险娴奶然拐娴闹档梦颐恰叭险妗薄
(3)做事中规中矩
古人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认真严谨,做事就得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在这一点上,德国人就做得很到位。
德国人的认真严谨是世界闻名的。正是这种认真严谨,使得他们格外遵守各项规矩。尤其是在交通法规上,他们遵守起来更是一丝不苟。
在德国汉堡,中国驻汉堡的一位副总领事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那是他刚来汉堡时,一次,他在限速的公路上超速了几秒钟,为的是越过前面德国人开的一辆车去绕弯。
转弯后,他发现被超过的这辆德国人开的车在他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了一个半小时。
到了领事馆下车后,他问这个德国人为何一直跟着他。这个德国人说,我追了你一个半小时,就是想问你一句话,你为什么要超速?
我们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任何拖沓,任何缺位,任何延误,都将使我们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并最终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种人人讲落实,人人重落实的文化氛围。否则,就会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这种忧患意识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头脑中。
:刘玉瑛:《关键在于落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纪律约束法(1)
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所著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说:“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在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任何组织成员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把工作任务真正落实好,也要运用纪律这个阶梯。
纪律不是他人制定的,而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给自己制定“约束”自己的纪律。
(1)严格执行纪律
纪律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如果制定了纪律而不严格执行的话,纪律就是一纸空文。笔者就曾经两次吃过“不守纪律”的亏。
1999年下半年,笔者曾在8元附近买了8000股银鸽投资。当该股票涨到9元附近时,先生与笔者商量要将它全部卖掉。
“计划”定下了,纪律也“出台”了:无论如何要卖掉,一股不留。
谁知,当笔者去证券所,看到买单踊跃时,竟把纪律忘到了脑后,不仅一股未卖,还加仓买进了若干股。等收盘回家向先生一汇报,气得先生直跺脚。
第二天,该股票便冲高回落,直跌到7元多。笔者因要用资金购买别的股票,就把它割肉出了局。
2000年上半年,笔者看好了ST京天龙,并决定在9元以下介入。
当股价到了元时,笔者买了一千股。随后,笔者就给自己制定了购买计划:每跌一毛买一千,直到把资金全用光。当时,还在计划上写下了:“严格执行该计划。不许变更。”
计划有了,纪律定了。但贪婪之心,却使笔者破坏了纪律,影响了计划的完成。
笔者在元处买入ST京天龙这支股票后,该股票就不断地下跌。笔者见股价不断地下滑,便想等它跌够了再买。跌一元等跌两元,反弹又期望它再跌。就这样一等二等,直等到ST京天龙涨到了18元多。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纪律。“纪律是执行一切路线的保证”,也是保证工作任务落实的阶梯。
(2)自觉执行纪律
执行纪律,必须自觉。自觉是建立在一定的觉悟基础之上的。共产党人有严格的纪律,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执行纪律成了自觉的行动。
毛泽民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弟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生为革命理财,在担任闽赣省苏维埃财政部长时,执行财经纪律一丝不苟。
孙武练兵
在春秋时期,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
吴王听孙武说得很有见解,但又怕他是纸上谈兵,所以,就想亲自测验一下他的能力。吴王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这一百八十名宫女分为两队,并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来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操练的要领讲解清楚后,便让她们开始进行操练。但这些宫女不以为然,嬉笑吵闹。两个当队长的宠姬也是如此。
见此情形,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后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
说完,便叫武士将担任队长的那两个宠姬杀了。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真正成了训练有素的军人。
吴王领教了孙武的厉害,对他说:先生的带兵之道我已领教,由你指挥的军队一定纪律严明,能打胜仗。
有一次,当时担任黎川县县委书记的方志纯同志请省委几名来检查工作的领导同志吃了一碗米粉肉,多花了五六角钱,报账时毛泽民同志就严肃地指出,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艰苦奋斗。并且决定从方志纯同志的伙食费中扣除这笔请客多花的钱。
(3)认真执行纪律
1950年春季的一天,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去火车站接外宾。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到了。随行的老姚来不及去买站台票,就对检票员说:“我们是公安部来的,来接客人。”检票员点点头,让罗瑞卿一行进了站。
txt小说上传分享
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纪律约束法(2)
在回来的路上,罗瑞卿忽然问老姚:“你进站时买站台票了吗?”“当时来不及啦!”“那么出站时为什么不补票?”“忘了。”
把客人送到招待所后,罗瑞卿便对老姚说:“现在你就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公安人员应当做守法的模范,不能有特权思想。中国人有句古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防微杜渐嘛!”
一张票虽然事小、钱少,但罗瑞卿却不因“事小、钱少”而疏忽大意。他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知道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毫不客气地让随行的老姚补了票。这种认真遵纪守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要管得住自己:自我管理法(1)
所谓自我管理,是指组织成员对自己的工作兴趣、工作态度、工作心理等要素所进行的管理。
在工作任务落实的过程中,组织成员通过自我管理,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1)要有发现自己的能力
有人问古希腊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他回答说:“发现自己的能力。”
组织成员要提升执行、落实的能力,首先就要有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用这种能力来认识自己,来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出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校正,逐步提升、培养自身的落实能力。
(2)激发工作兴趣
工作兴趣是行为主体对本职工作所具有的积极喜好情绪和心理倾向。工作兴趣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工作的内在驱动力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关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对本职工作有兴趣的员工,其工作积极性高。在工作中,他的全部才能能发挥80%~90%;一个对本职工作缺乏兴趣的员工,其工作积极性低。在工作中,他的全部才能只能发挥20%~30%。所以,比尔·盖茨说:“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我们要完成组织交给工作任务,必须培养自身的工作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我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去工作。
(3)端正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行为主体对本职工作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不同的工作态度,有着不同的工作效果,也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命运。下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这样的道理: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正在工作。这时,有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甲工人回答:“我在砌砖头。”乙工人回答:“我在盖房子。”丙工人则充满激情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教堂。”
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甲工人显示出他是为工作而工作;乙工人显示出他是为生活而工作;丙工人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甲、乙工人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而丙工人则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尽力尽心,兢兢业业;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还是努力创新,积极进取。
组织成员在进行自我管理时,如果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就要想办法端正工作态度。
(4)培养积极的工作心理
有积极的心理状态,才有积极的人生。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客店里。考试前,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姑娘同床共寝,但却背对着背,谁也不理谁。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意中人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说:“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意中人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可得吗?”
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果然金榜题名。
要管得住自己:自我管理法(2)
从“杯子是半满”到“杯子是半空”,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却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培养积极的工作心态,需要有阳光思维。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要被困难吓住,要往好的方面去想。
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不同的材料做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这就是阳光思维。正是由于这种阳光思维,他继续努力试验,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把组织所提出的光辉的前景、理想的目标,当作自己的前景、目标来追求;都应该把组织所描绘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