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

第8章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第8章

小说: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侨チ耍乩吹氖焙蛭铱吹剿廴炝耍烙锔牧撕芏唷K窃趺此捣业南率舻模乙恢泵挥形使铱吹搅艘桓鋈托院茏愕娜恕K械轿踔列呷瑁恢酪趺窗欤褪遣环牌谑俏衣加昧怂�
  戴尔(Dell的老板)原来在一家公司打工,做最基层的销售,每天和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打交道。他自己也很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并没有抱怨,他告诉自己如果要摆脱现在这个环境,只有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做得更好,然后才会得到提升,否则跳槽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是从一个底层换到另一个底层罢了。
  在我家附近常常能够看到一些散发健身会所传单的年轻人,说实话这份工作的确不怎么样,风吹日晒收入又不好。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年轻人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发传单,很明显他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很多人从他面前走过他都没有理会,捏着几份传单自顾自在那里晃荡着。我能够猜测到他心里想的事情,他觉得这份工作没前途,又很辛苦,但越是这样,他越摆脱不了这个环境,换一份工作也不过是送快餐而已,也好不到哪里去。开始的那些苦肯定是要承受的,俗话讲,“会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会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能够仔细研究一下去健身会所的究竟是哪些人,为什么吸引他们,这些人常常在什么地方出现,或者给老板提提建议把传单设计得更有新意,或者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或许就会有收获。
  活得阳光些
  我们还在常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树立假想敌,臆想一些*自己的人,给自己制造悲情,而且用负面的角度去揣测别人。要知道,“这个社会上,极好的人和极坏的人都是极少数,而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都是差不多的人。”就像正态分布,或者说就像一个枣核。我们正好碰到一群极坏的人的概率太小了,简直比买彩票中500万还小,再说真有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公司早完了。
  我曾听到有人描述他的工作,从他的角度来看,公司里除了要害他的人就是帮忙害他的人。这种概率有多大?我相信更多的是偏见和误会,或者说他在工作中掺杂了太多主观因素。别人说的话其实未必有你想的那些意思,别人的做法也未必有占你便宜的意思。工作中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别人反对你的意见就把别人当敌人,认为别人和你作对,这是不成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成功需要成功的态度(5)
玩过“杀人游戏”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类玩家,只要有人怀疑他是杀手,他必一口咬定怀疑他的人是杀手,而不去分析别人为何这样怀疑,这个就是不成熟。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是从古至今被人屡试不爽的方法。
  但这除了安慰自己的虚荣,没有任何效果。
  我的妻子曾经跟我说“我们公司鼓励加班”。我说这基本上是个不负责任的说法,请问,公司是谁?如果是你们老板,你们老板有没有公开表示过或者私下说过“员工应该多加班?”如果是某个部门负责人,他有没有资格代表公司讲话?如果是周围同事的议论,这究竟是猜测还是真相?每个人都在传说“我们公司鼓励加班”,每个人都很不开心,都在制造和传播谣言,都觉得公司在*自己。就像动画片《咕咚来了》的故事,自己编故事吓唬自己。我妻子又说:“有人得到了公司的表扬,理由是加班多。”我说,那如果你是老板你怎么办?他加班多难道你还批评他?员工为什么提不出来比加班更好的获得表扬的理由?就像我小时候没事就捡一毛钱交给老师以求表扬,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其他办法。我相信有不少压迫员工让员工多加班的老板,但是我也相信他们不是大多数,如果不加班业绩就已经很好,为什么要加班?你一定要把老板想象成虐待狂,我也没办法,但要知道你有一天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老板,你希望别人把你看待成虐待狂吗?能不能公允地就事论事,而不要先假定自己被*,这是个态度问题。
  孙悟空就从不这么想,每次玉皇大帝招安他,他都很爽快地去了,每次开始的时候都认真地相信了,如来、观音、各位菩萨、天神每个人对老孙说的话,老孙从来没有恶意猜测过。即使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也不过把头一扭“你们暗箭伤人,不算好汉。”
  事实上天庭对于老孙的阴谋算计,一定比你老板或者你的假想敌对你的算计要严重得多得多,但老孙从没这样假定过。老孙也吃过亏,但老孙有人缘,老孙落难了总有人帮,你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假定别人会*你,别人也一定这样假定你,所以老觉得自己被*的人,不会有人缘。况且*你这件事基本很无趣,和打麻将比起来,我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打麻将。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碰到的这些事情算什么事情,相对我们这些人来说∑=0,那个时候我们是很不服气的,觉得老头在倚老卖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果然,学校里那点经历那点荣誉那点知识那点郁闷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我在网络上常常看到《为了工作,我抛弃了尊严》这样的文章,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哪来那么多尊严,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样活在社会上,很难。这个也是态度问题。
  好与不好是个相对的概念,基本上是个人感觉的问题,就看你怎么看,同样一份工作,当你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看,就是一份好工作,当你以消极负面的态度去看,就是一份烂工作。人,还是要阳光一点,应该就像老孙那样,脖子一梗,下巴一扬“俺凭什么不行?”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对环境要有正确的期望值(1)
崇祯皇帝是明朝少见的勤奋皇帝之一,比之他之前的几个皇帝要勤奋得多了,他不太贪玩,不太好色,不太贪钱,而且刚刚上台就扳倒魏忠贤,手段也是颇为凌厉高明。但是,命不太好,不仅没有像刘秀一样实现中兴,还彻底断送了明朝和自己的性命。相比各个朝代骄奢淫逸或胸无大志的末代皇帝,显得比较有悲剧性。
  明朝到了崇祯手里,已经被他的几个父辈皇帝败得差不多了,兵不能战,民不聊生,魏忠贤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搞得吏治败坏,贪污*,整个明朝已是病入膏肓,不是皇帝努力一下,勤政几天,换几个宰相就能解决问题的了,或许一代人都不能彻底改变,对此崇祯没有拿出比较有效的系统性解决办法。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有以努尔哈赤皇太极为代表的雄心勃勃励精图治的女真部落,时时盯着大明的江山,这和刘秀时代的情形并不一样。
  关于崇祯,这里只写一件事情,崇祯的期望值。崇祯对所有人的期望值一直很高,他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能中兴明朝;他对形势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他努力,就能改变现状;他对大臣的期望值也很高,当袁崇焕说五年复辽(收复辽东),他很高兴;他对老百姓的期望值也很高,他一再加税加赋,加上天灾,他仍然期望老百姓能够跟他一起共渡难关……期望越高,失望越深,当一个个的期望破灭,他的深深失望使得他有点歇斯底里,崇祯一朝杀了十八个首辅,其他的官员更多,比如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
  降低你的期望值
  期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期望是对于未来以及形势的评估,这个评估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信心的角度上做出来的。比如销售一种产品我们一定会对这个产品有期望,期望它能满足客户的某种需求才会去销售。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却往往缺乏期望的本事。销售产品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崇祯皇帝和袁崇焕之间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从过高期望到极度失望的过程。现在很流行翻案风,愿意把袁崇焕说成汉奸叛徒的人很多,只是我不太相信,他有必要叛变吗?他有当汉奸的动机吗?当整个辽东都撤退了,他干吗一个人去阻挡努尔哈赤的铁骑,这是汉奸会做的事情吗?但是至于他的手段和能力,我想未必那么高明,他的做法也未必全都那么正确。他肯说五年复辽是一件好事,臣子有心做事对于皇帝自然是好事,但是把别人的雄心壮志当做成功的保证,这其实是皇帝的错。
  崇祯皇帝对于袁崇焕的期望值过高了,也太信他的话了,而且没有后备措施,当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皇帝对于袁崇焕深深地失望了,对袁崇焕下手也就更重了。崇祯皇帝临死的时候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看来最终他还是没有明白,不完全是臣子们无能,而是他对臣子们的期望太高了,他始终没有对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期望不那么高,他做事或许也会冷静许多,仁慈许多,明朝或许可以多撑几年。
  再举一个我妻子的例子,她有一天跟我抱怨说:“为什么我都跟他们说得那么清楚了,他们还是会做错?”我说,从以前看他们每次都会犯错,又没有找出什么过硬的不犯错的方法,而这一次你期望他们会不犯错?其实这是你的问题,你对别人期望太高。既然你都知道他们每次都会错,这一次你就应该假定他们还是会犯错,然后你准备好给他们改错的时间,同时着手解决他们犯错的原因。我们总是会对别人期望太高,然后失望又太深。

第六章  对环境要有正确的期望值(2)
请记得一件事情,以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要求以及他们对于现实的判断能力,90%的情况下,别人会让你失望的,那不是他的错,而是你期望太高。如果你降低你的期望值,你会发现生活美好了很多。如果你的成功是基于过高的期望,大概,你不会成功。
  你必须以对别人比较低的期望值来构筑自己的未来,打个比方,做明年指标的时候,手下的销售人员都说他们能做2000万生意,你要是真信,你就惨了,最好先打好算盘,他们也就做500万,剩下的赶紧找其他办法来补足。
  很多人跟自己的直接上司搞不好关系,其实是因为对直接领导期望过高。有了功劳他上,有了责任你扛,有的时候他以为领导就是奴隶主,可以对你呼来喝去,有的时候他简单粗暴,有的时候他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却打压你的方法……这是正常的期望值。他友善,他谦虚,他耐心,他脾气很好不乱骂人,他总是能看到你的努力和成绩,他总是在你失败的时候循循善诱,他总是会给你公平的待遇,他总会体谅你的苦衷,拜托,你想要的是圣人或者大侠,这属于过高的期望值。
  如果我们期望值过高,后果可想而知,巨大的落差带来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这公司真糟糕,怎么会让这么个烂人做领导?巨大到原来可能他只有20分糟糕而在强大的失落和愤懑中感觉有80分。如果你期望值比较低,原来就预计他有40分糟糕,结果发现只有20分,反而你会觉得这份工作还不错,没你预期的那么糟糕。如果你都已经预期他会抢功劳,推责任,拍老板马屁,那么你还想不出办法来避免这些事情吗?就像你明明知道半夜出门有安全问题,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