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亍�
六八五团阵地上机枪、步枪、迫击炮齐射;成百上千的手榴弹飞过山坡,掉入谷底,轰然爆炸。顷刻间,日寇倒了一片;紧接着,第一辆汽车上的司机被打死,第二辆车的车胎被机枪一个点射打奄再不能动弹;几乎就在同时,前面几辆车给打瘫了,堵死了狭窄的通道。
六八五团伏兵四起,形成几把尖刀,刺向谷底的敌群。冲锋的战士边翻动脚步边向下扔手榴弹,没有一颗是虚发,不炸死十几个敌人,也会炸坏一辆汽车。他们插入敌人群中,挺起刺刀搏杀,将惊慌失措的日本兵一个个送下了黄泉。
六八六团的攻击行动也同时开始。机枪、步枪齐射,上千颗手榴弹飞下去,迫击炮咣咣响个不停,把拥塞在老爷庙山下谷底的那一群日军官兵打了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人群前后的汽车被打着了火,火势熊熊,挡住了进退之路,敌群更加混乱。
然后,十几支冲锋号同时吹起,六八六团官兵跃出掩体,冲下山去。他们冲进谷底,把敌人分割成几段,逐个消灭。
敌军没有投降迹象,困兽犹斗,拼命撕杀。
林彪始终用望远镜关注战斗的每一寸进程。我军官兵求胜心切,冲得过猛过快,战术队形有些乱,容易付出过多的牺牲。他看到日军受到我军突然打击下的状况,最初是张惶失措,一团混乱,损失惨重,伤亡枕藉。但是日军果然训练有素,最初的慌乱之后,终于克服了恐慌情绪,力图摆脱单纯挨打的境遇;他们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自觉地形成抵抗小团体,或三人一组,或六个一伙,背靠背挺着枪刺,与我冲下山谷的战士拼杀。我军战士杀死三个敌人,最少也要付出牺牲一人的代价。日军与指挥官失去联系的班排一级单位,竟能保持战术意识,寻找我军薄弱环节,窥察对其有利的战机。
林彪惊讶地看到一个基本完整的日军中队,利用地形地物作掩护,向山坡上攻击前进。接近六八五团一营的机枪阵地时,突然发起冲锋,竟把十多名八路军机枪手全部击毙,夺下了这块居高临下的阵地
他还看到,大部分日军被打晕之后,短时间内就清醒过来,自觉地快速集结;凭借汽车或谷底巨石作掩体,向任何一个制高点攻击。一股日军约莫五百多人,向没有设防的老爷庙高地攀登;另一股约莫六百多人,分成两支,向老爷庙北面更高的“1363”高地攻击前进——那里只有八路军一个排防守。如果老爷庙高地被占领,再加上“1363”高地被夺取,整个老爷庙瞰视区域都将处于敌军火力控制之下,还会对六八六团乃至师指挥所构成威胁。
林彪电话命令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抽调兵力先登上“1363”高地,加强那里的防卫;命令李天佑马上到师指挥所来,他要面授机宜。
李天佑接到通知,估计师长这时候召见,定有重要指示。师指挥所就在他右后侧的山上,没有多远。他往上疾走快攀,一口气到达那里。
他见林彪拿着望远镜,正站在屋外观察战斗。
林彪见他跑得气喘吁吁的,说:不要急,沉着一些。没想到敌人这么多,战斗力这么强;看来,战斗不会很快结束。
顿了顿,又说:我们包围了一个旅团,四千多人,块头太大,一口吞不下;得等晋阎部队按照预先的约定打过来,协同聚歼。你现在要做的是马上抽调一个营去抢占老爷庙,居高临下,先把向上攀登的那股敌军消灭。就是这个任务,你赶快回去执行。
李天佑走了之后,林彪又举起望远镜。
他看见攻打“1363”高地的日军前锋已接近高地顶端,远远看去似乎几步就可以冲到。
而杨得志亲自率领的六八五团的两个连更快,从两侧快速冲上山顶。一经抵达,迅速就架起机枪,居高临下,向距离已不足三十米的日军一顿扫射;同时,一两百颗手榴弹投下去,轰轰巨响不断。
日军被打得死伤大片,还活着的趴在山坡上不敢抬头。
不一会儿,杨得志团又有三个连从侧面冲上去。
杨得志分出两个连的兵力,在三个连火力的掩护下,冲向趴在山坡上躲避的日军,将他们全部歼灭。
李天佑派第三营去抢占老爷庙。他的阵地在这一侧山上,得越过谷底爬上对面山坡,才能抵达老爷庙。
三营从山坡上往下冲,进入谷底。
八路军山上的火力没压住谷底日军的反击,三营最先冲向谷底的官兵一个个倒下了。
李天佑见状,亲自指挥冲锋,大声喝令一定要冲过山谷,拿下老爷庙。令侧翼两个营发起佯攻,牵制敌人火力,掩护三营冲锋。
这一招终于奏效,三营一鼓作气,突破敌军火力封锁,进入谷底。
没想到,在谷底又被敌人步兵纠缠住,双方展开惨烈的肉搏。(我在《虎啸八年》里有更详细的描述——温靖邦)
整个伏击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拼杀,有一路段的日军完全失势,只剩下少数活着的。在八路军威势下,纷纷钻进汽车底下躲避。
八路军官兵见状,便停止了攻击,没朝车底下射击,更没点燃汽车;而是像打国民党部队一样,向车底下的日军官兵喊话: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
他们没有想到,日本鬼子并不是钻出来投降,而是伸出枪来射击。双方距离太近,不少战士就这样死在日军枪弹下。
八路军一名电话兵沿公路查线,见汽车旁躺着一名日本伤兵。就跑过去,叫他放下枪投降;旋又蹲下身去扶他。不料这日本兵挣扎起身体,冷不防一刺刀就捅进了电话兵的胸膛。
一位八路军小战士,见汽车底下一名日本兵腿上血流不止,赶快把他拖出来。掏出口袋里的急救包,去替这家伙包扎。殊知这冥顽不灵的家伙拉响了暗藏在身上的手榴弹。
有的战士把负重伤的日本兵背起来,快步跑到临时医疗站去。不料却被那日本伤兵咬去了耳朵。
林彪得到报告,大为震怒,命令各部队:狠狠打,彻底消灭!
李天佑用电话向他报告:第三营冲到谷底以后,遭到数百鬼子纠缠,拼杀惨烈,伤亡渐次增大。
林彪眉头深锁,再次把望远镜对准老爷庙。
观察了半晌,稍觉庆幸。日军还不大懂山地战的奥妙,他们登上老爷庙山顶,只留下少数兵力——百来号人,而且没配备强大火力。
他用电话指示李天佑,尽快摆脱谷底纠缠,迅速向上冲击,夺下老爷庙!
李天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再抽调一个营对付谷底日军,配合第三营摆脱纠缠,猛扑老爷庙。
第二营教导员正好在他身旁,要求派他们去;拍胸口保证拿下老爷庙。
李天佑挥了一下手,好吧,你们去;但是要记住,要千方百计减少伤亡。我们这支部队是井冈山的底子,每一位同志的生命都很宝贵!
两个营合兵一处,终于摆脱谷底日军的纠缠,拥上山坡,向老爷庙攻击前进。
仗着近千人的兵力,漫山遍野形成散兵线,使老爷庙那一百多日军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两个营一接近敌人阵地,马上投入上百颗手榴弹。
日军阵地狭小,手榴弹威力发挥得很充分,炸得血肉横飞。侥幸活着的鬼子死死趴在地上,狠不得让自己的身体挤压进泥土里面。
还没等他们清醒过来,两个营已冲了上去,刺刀扎,步枪射,顷刻就把他们送下了地狱。
占领老爷庙以后,按照李天佑的命令,第三营留下镇守;第二营再回原阵地,协助别的营对付谷底日军。
肩上被子弹打穿的三营长杨国夫对二营指挥员说,放心杀回去吧,这里我们保证守住。
第三营居高临下,配合对面山坡上本团部队,打击谷底日军得心应手。这一段阵地此时终于与其他地段一样,形成了两面山坡夹击之势,打得谷底日军无处藏身。
日军指挥官也真有临危不乱的气魄,马上意识到当初没有重视老爷庙是重大失误。迅速拼凑了一支六百人的突击队,向老爷庙扑去。
这股日军脚蹬笨重的大皮鞋,端着沉重的三八大盖步枪,爬行一般蹒跚上行;又没能最大限度地展开,形成科学的冲锋队形,却不由自主地挤在了一团。显然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不成建制的散兵游勇。
第三营的壮士们严阵以待,几百支步枪和五挺轻机枪对准日军,几百颗手榴弹揭开了盖放在面前,只等下边那伙恶狼靠近一点。
蚁群般的鬼子终于爬上来了,却已是上气不接下气,边爬边停;同时还向上边八路军阵地放枪。
杨国夫营长低声命令各连连长,再让他们上来一点靠近一点,实施“集火近战”原则,最有效提高杀伤力。
敌人又上来了十多米。
是时候了,杨国夫下令开火。
刹时,像骤雨突起一般,机枪、步枪、手枪向敌群猛烈射击;无数手榴弹也拖着好看的青烟飞过去。
日军顷刻就倒下了一百多。
活着的连滚带爬往回逃,躲到半山腰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
日军指挥官不甘心,又在谷底阵地上抽调了两百名士兵,配合这残存的四百多人,再次向老爷庙进攻。
此时,十多架日机飞来,几乎是贴着山头飞行。剧烈的轰鸣,震得战士们头脑发胀。盘旋几周之后,开始投弹、扫射。
八路军小有伤亡。
八路军官兵的注意力被牵扯到了天空,一时忽略了正在向上逼近的敌人步兵。这些日军步兵仗恃飞机掩护,胆大起来,甚至直起了腰,加速向上蹿进。
老爷庙防线出现松动。杨国夫营长明白,必须稳定部队情绪。他告诉大家,飞机没什么了不起,不要慌乱;待敌人步兵靠近,我们冲出去,实行近战肉搏,敌机就失去作用了。下令迅速上好刺刀,准备主动扑向敌人,纠缠在一起,消灭他们。
三分钟后,他发一声喊,率领大家冲出阵地,插进敌群中。
此前长时间的战斗,战士们基本摸清了日军拼刺刀的路数:呆板,缺乏变化,专好使莽力;更可笑的是拼刺刀时一律关上步枪保险,据说是他们操典上就规定如此,主要是怕伤着自己人。
八路军战士可没那么多清规戒律,腾挪闪击,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仿佛成了岳飞和戚继光的长矛,变化无穷;同时,有机会扣扳机的时候,也不吝惜子弹。
结果,数百日军只剩下一百多没死,仓惶逃下山去了。
六八六团战局由是稳定下来;日军陷入更加不利地位。(我在《虎啸八年》里有更详细的描述——温靖邦)
林彪又把望远镜掉向六八六团阵地。
二十多辆卡车瘫在六八五团两侧高坡阵地前的谷底,有的正在燃烧,有的破烂不堪成了一堆废铁。
几乎所有的有利地形全被六八五团占据,强大的火力有效地控制着整个山谷。
日军困兽犹斗,左冲右突,拼命想撞开一道缺口,突出重围;一次次冲击,一次次被打回。山谷里留下他们越来越多的尸体,泥泞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污血浸泡成了稀泥浆,腥臭和紫黑色笼罩着每一个日本兵。这些武士道恶棍的意志正在崩溃。而军官们仍旧冥顽不灵,一心垂死挣扎,一次次组织残余力量,发动一次比一次凶猛的反扑。
林彪再次掉转望远镜的方向,掉向更远处担任打尾任务的六八七团。但是看不见。
不过很快就得到了报告,六八七团已经将敌军后卫部队分割包围在蔡家峪和西沟村,打得很激烈也打得很好。
他把望远镜掉向平型关方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