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红楼-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之死,实际上是作者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故意挪到后面的。由此可知,贾元春死的时候,贾宝玉应当是十七岁。
因此,1723年初,贾元春死的时候,贾宝玉刚好十七岁。从1723年,往回推十六年(按中国传统的夏阴历,生下来便是一岁),可得出,贾宝玉(曹雪芹)应当生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年)。《红楼梦》一书便是从1718年贾宝玉(曹雪芹)十二岁开始写起,一直写到1728年贾家(曹家)被抄为止(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罴也窃谟赫迥晔露娜眨焖搴盏伦嘞覆椴茴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摺是在雍正六年三月初二日),一共写了贾家(曹家)十年之事。由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及“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等句,恰便成了一语双关,既指此书连写带改历十年之久,又指此书写的是作者亲历的十年旧梦。
不珍不敬论惜春(1)
关于宁国府里贾敬、贾珍和惜春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从第二回冷子兴与贾雨村的口中,了解如下:
一、贾敬如今一味好道,一心想作神仙,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二、幸而(贾敬)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
三、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
四、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
五、黛玉进贾府时,说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探春、惜春年龄都要小于黛玉。
六、黛玉六岁时乃母一疾而终。
七、二人演说荣国府时,黛玉之母是“上月亡故的”。因此,黛玉此时六岁,惜春此时最多只有五岁。
问题恰好就出现在这里,贾蓉此时已经十六岁了,那么,贾珍就应该在三十五岁左右,而贾珍的“胞妹”惜春才只有五岁,也就是说哥哥比自己的胞妹大了三十余岁,亲侄儿倒比亲姑姑大上了十多岁,这之间的年龄问题,算来算去都觉得别扭。况且书上又说,贾敬如今“一心想做神仙,什么都不管了”,就连贾珍都是“幸而早年留下的”,怎么会临到晚年时,又生了惜春这么小的一个女儿呢?这之间很有些矛盾之处。可若说是作者的“笔误”和“纰漏”,似乎也不大可能,毕竟作者对此书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那么,我只能说作者的意图,是在用曲笔告诉读者,惜春并非贾敬之女,但她又不会是贾赦、贾政之女,因为惜春若是荣府中人,就没必要挂在宁府名下,然后又养在荣府之中,所以,惜春当是宁府中人不假,那么贾敬之外,她只能是贾珍之女了。
书中详叙了贾敬的儿孙,却对他的妻妾闭口不提,但是避而不写,不等于贾敬就没有妻妾,惜春如此年幼,就算她是贾敬的女儿,也与贾珍绝非一母所生,其母定是贾敬较为年轻的侍妾无疑。而贾珍其人淫乱无耻,作者把几件最肮脏不堪的事情,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不是没有原因的,作者写他先是和自己的儿媳妇“爬灰”,又和两位小姨子不干不净,可见其人实为无耻之极,为一己之私欲,完全不顾什么纲常伦理。那么,若我说他会和父亲修道之后,遗弃下来的那些姨娘们有些首尾,恐怕就不应该算是什么捕风捉影的凭空捏造了吧。何况贾敬“一心要做神仙”对这些事是“一概不放在心上”,而且在贾府之中,此种行为也并非是独一无二,从贾蓉嘴里便可知道,荣国府里“大老爷这么利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荣国府尚且如此,宁国府就更加不堪了,因为“敬老爹一概不管”,于是“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最后把个堂堂宁国府弄成了“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地步。
。。
不珍不敬论惜春(2)
贾珍与贾敬的侍妾偷情,生下惜春之后,对外人无法交代,也就只好将计就计,让孩子跟随其母,冒认在贾敬的名义之下,但这样的事情虽然贾敬不管,毕竟是个极大的丑闻,说出来也不好听,所以,贾敬的侍妾们就在宁国府中整个的“消失不见”了,更不会有人再提起只言片语。而这个打小就没娘养的孩子,面对的是一生下来就不尴不尬的身份,也就养成了那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可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壁,关于她身世的传闻多多少少都会传些到她的耳朵里,于是,在她稍大一些的时候,就会对尤氏如此说道:“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而尤氏恰是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的。怕说就对了,此等丑闻,谁又有足够的脸皮不怕人说呢?
《红楼梦》中的冷美人(1)
美人的种类很多,冷美人该算是其中的一抹异彩,从古到今最出名的冷美人首推西周的褒姒,千金难买一笑。《红楼梦》中的美人摇曳多姿,各具神韵,堪称冷美人者亦不乏其人,其中能与褒姒相媲美者,非宝钗与惜春莫属。
宝钗的冷是冷酷,外热内冷,冷得虚假无情;惜春的冷是冷僻,外冷内冷,冷得真实彻底。
宝钗之冷,无须多言,只看金钏死后的一幕,便可知晓:“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一条人命,在宝钗的眼里既轻且贱,由此一事可知,宝钗之冷近于无情,令人寒心。
而惜春之冷,从她遣入画时的决绝,讽尤氏时的尖刻,便可想见:“抄检大观园后的第二天,惜春把尤氏请来,对她说道:“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打小儿一起长大的丫鬟,朝夕相对,不说是情同手足,亦可说像贴身的小棉袄般温暖,一旦略有微疵,立刻说撵就撵,毫不留情,足见其人之僻,令人齿冷。心冷于斯,也就难怪,其后会选择独对青灯古佛的生活。
红楼诸钗之中,除此二人可算是“冷中之最”以外,其余诸人的冷,都是相对而言。比如黛玉的冷之于宝玉以外的所有男人(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探春的冷之于赵姨娘和王善保家的;凤姐的冷之于贾瑞及尤二姐;尤二姐的冷之于张华;王夫人的冷之于金钏;鸳鸯的冷之于贾赦等等。
《红楼梦》中的冷美人(2)
冷有冷的味道,冷有冷的感觉,冷得恰到好处之时,冷美人便是一道冷风景,仿佛月光仿佛冰,令人望而生情、生爱慕之心;但若是冷到了宝钗或者惜春的程度,便只能让人望而却步、望而生畏、望而逃之夭夭了。
。 想看书来
说说巧姐的“狠舅奸兄”(1)
书中第五回里,十二支《红楼梦曲》中关于巧姐的一支叫《留余庆》,其词为:“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此曲文预示了巧姐后来的命运,大致情形应该是巧姐被自己的“狠舅奸兄”卖入青楼,后被刘姥姥救出,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为妻。那么,曲文中的“狠舅奸兄”究系何人呢?高鹗说是贾环、王仁和贾芸三人,对此,我却不甚同意。
先说贾环,贾环是贾琏的堂弟,也就是巧姐的堂叔,既非舅又非兄,那么按照曲词上的提示,就不应当在此“舅兄”之列,何况贾环与凤姐的矛盾由来已久,凤姐死后,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贾环会做出于巧姐不利的事情来,但以曹公之才,肯定会有出人意料之笔,必不至落此俗套。所以我认为,“狠舅奸兄”里应该没有贾环。
关于巧姐的舅舅,书中明确提到的只有一位王仁,在第十四回里写着:“又有(凤姐)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此,“狠舅”就只能是王仁了。
那么,“奸兄”应该是谁呢?巧姐之兄,便是贾府里“草字辈”的一代,想巧姐被卖之时,定是在抄家以后,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当家主事之人,多以获罪,而剩下来的,就都是这些年纪尚轻,又挥霍惯了的“草字辈”公子哥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下几位:贾蓉、贾蔷、贾芸和贾兰。在这四位里,高鹗说是贾芸出卖了巧姐,而脂批却明确暗示我们,贾芸和小红后来还一起设法搭救过落难的宝玉,况且贾芸、贾蔷和贾兰之为人,相对来说还都算正派,尤其贾芸是受过贫苦的,贾蔷很早便自立,贾兰跟着寡母李纨,受着相对良好的教育,而且三人与凤姐的关系也都不远不近,没有什么明显的恩怨,由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人来充当这个“奸兄”的角色,都不大可能,意义也不大。所以,我将他们三人全部排除在外。接下来的,就只剩下一个贾蓉了,贾蓉与凤姐的关系,比其他三人要亲密的多,可以说是凤姐生前最喜欢的一个侄儿,且又是一个最典型的纨绔子弟,在落魄之后,无钱可用,便想出“卖巧姐换钱”这样的馊主意,是非常可能的。此外,由他来充当坑害巧姐的“奸兄”,对人性的批判就要深刻得多了。
而且上述推论,也并非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和胡乱猜测,早在书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作者对此就已经有了暗示,不过写得较为含蓄罢了:刘姥姥在向凤姐表明来意的时候,才说了没两句,就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你看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偏偏就遇见了贾蓉,这一老一少,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