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饷辞崴桑俊崩钫偎担骸扒崴墒裁矗课业墓峭范家⒘耍 鼻睾菩∩党獾溃骸氨鹣顾蛋说溃芯榫屯纯斓闼担一挂绲闼跄兀 崩钫偎担骸耙裁簧叮∥叶毙值懿慷右涣韭沓邓土宋颐且欢危钩粤艘欢俦珊腿夤尥罚 鼻睾铺玖丝谄骸拔蚁胍膊换嵊衅婕!2还铱茨忝魈煸趺椿欤 彼碜吡恕;姑坏人蹩挪剑钫僖丫⒊隽饲崆岬镊
第二天的情况又不乐观。四军奉命紧追敌军第四路,进军兰草渡;九军部队追击敌军三路,直向仪陇;而三十军转向巴中。李正荣听说这一命令后,担心今天会很困难,因为仪陇在三路中距离最远。
实际走起来,李正荣发现问题并不象想的那样严重。这是因为其他的战士也都有了很大的体力消耗,行军的速度已经远远慢于昨天。但小战士们体力下降得更厉害,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捱。正在大家又要跟不上时,竟有一架敌人的飞机飞到了他们的头上。只听秦浩大声喊:“空袭!空袭!大家靠路边隐蔽。”小战士们巴不得这个命令,赶紧躲在了路边的小树丛中。
李正荣还是第一次在作战时遇到飞机,但关于飞机的传闻早就听说过,当然以前都只是看到飞机在高空掠过。在万源战斗中,就听说敌人的飞机给我们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而这次的飞机飞得很低,大家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上的国民党党徽。但这次敌人飞机没有扔炸弹,而是低空飞来又飞去。秦浩看着敌机说:“这可能是一架侦察机!”正说着,附近有部队向飞机开枪,李思贵于是也用步枪瞄准敌人的飞机,秦浩大声喊道:“不许开枪!”但李思贵的枪声已经响了。只听轰的一声,敌机竟然冒出了黑烟。秦浩和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眼见得飞机飞不起来,一头撞到旁边的山坡上,腾起了一股黑烟。
红军队伍一片欢呼。周围的同志们将李思贵举起来扔到天上再接住,大家一起夸李思贵好样的。秦浩将李思贵拉到身边,训也不是,夸也不是。只说了一句:“你小子,竟敢违抗命令!有你这份功劳,我就先不追究了。”李思贵只会憨憨地傻笑。
大家在躲避飞机的时候,都等于休息了一会儿。受到打下飞机的鼓舞,重新开始行军后都重新有了精神。在这种长途高强度行军中,一般不限制大家说话,因为这样可以鼓动情绪,减少疲劳。战士们开始议论起飞机的话题,有人说,如果来的飞机能扔炸弹,今天伤亡会很大。因为在路的两边,没有太多躲避的地方;也有人说,有的飞机上有机关炮,对地扫射比机关枪要厉害得多。秦浩为了调动大家的精神,也给大家讲了个飞机的故事:
一九三零年四月一天,一架双翼军用飞机,由河南罗山方向低空越过宣化店,迫降在宣化店西南的陈家河河滩上。在山头上警戒的罗山县第十乡苏维埃赤卫队员,首先吹起了号角,一群扛红缨枪、拿大刀的赤卫队员将飞机和架驶员龙文光保卫起来。随后,苏区苏维埃负责人赶到现场布置防护,又组织数百人的队伍防守在四周山岭上。这架飞机是国民党川军刘汀部的“容客号”高级教练机,由南京返回四川时,因迷航油尽而迫降。第三天,附近几股民团来抢飞机。当地赤卫队配合红军游击队,同敌人展开两天两夜激战,击退民团后,将飞机顺河拉到刘家冲。半个月后,又组织400余人的运输队,将飞机拉到河南新县隐蔽起来。
第十六章 终于开始反攻(3)
一九三一年,鄂豫皖特委决定修复这架飞机,并争取驾驶员龙文光为红军军事作战服务,在当地铜、铁匠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个月的工作,才将飞机修好。为了表示对伟大导师列宁的敬意,鄂豫皖特委将“容客号”飞机重新命名为“列宁号”,并在机身上写着“列宁号”三个大字,翅膀上涂着两个红色的五角星。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
当年七月,红四军政委陈昌浩首先乘坐“列宁号”飞机到皖西金家寨,因机场一片泥泞,不能降落,又迫航鄂豫皖特委首府新集镇。在途经固始、潢川、光山县城上空,投入大量革命传单,敌人看到红军的飞机,都龟缩在掩体内。
“列宁号”后来还起飞远征华中敌人心脏——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飞行,整个武汉三镇和敌人陷入恐慌,一些主要区域还实行灯火管制,敌人的《扫荡报》发布消息:“*‘列宁号’飞机,近日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地,军方已通令各地严加防范。”
十二月,红军围攻黄安城,与敌人相持不下,最后决定用飞机轰炸。陈昌浩政委亲自乘坐“列宁号”飞到黄安上空,敌人还以为自己的飞机来了,从战壕里跑出来,有的拥到操场里排队集合,有的准备接救命粮。结果“列宁号”扔下一排排炸弹,炸得敌人魂飞魄散,当夜弃城而逃。我红军乘胜追击,在黄陂长轩岭将敌全歼,并活捉敌师长赵冠英。“列宁号”飞机为红军在黄安城大捷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红四方面军西征,“列宁号”飞机随红军队伍转移了几个地方,终因环境恶劣,不得不将它拆开,隐蔽起来。
秦浩讲完了故事,大家半天都没吭声。后来何洪福问道:“那飞机现在还在吗?”秦浩说:“我们走出了三千多里路,那边的事现在不太了解。但总有一天,等到我们胜利了,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飞机的!你们这些小同志,也可以去学开飞机!”何洪福说:“我可不去学,飞到天上,一枪就被打下来了!”秦浩说:“步枪很少能打下飞机,你们可以问李思贵,他真的瞄准了吗?”李思贵摇摇头:“飞得太快,根本锁不住目标。是碰运气碰上的!”秦浩说:“今天这架飞机是驾驶员太大意了,正常情况不会飞这么低。我们在过去的战斗中,吃飞机的亏也实在不算少。一架飞机的进攻一个团也挡不住!”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逼近了仪陇。看到当初战斗过的熟悉环境,红军战士们都心情舒畅,纷纷喊道:“我们回来了!”有消息从前面传过来,敌人在先头部队的打击下,一触即溃,已经向嘉陵江以西逃窜。秦浩扫兴地说:“原本还希望能够再痛快地打一场歼灭战,可这些家伙太不中用了,跑得兎子还快!”战士们也都感觉很窝火。
正在这时,有一封重要的命令要由总部送到三十军。命令由总部的一位白江山参谋传送,但经过师部时要求派四个人骑马护送。许为新派了师部的参谋肖林带李正荣、李思贵和杨林一同前往。白参谋看到有三个是小战士很不高兴,说这次的信件很重要,不能出任何意外。但许为新说:“这三个小战士骑术都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神枪手!如果骑在马上就可以顶三个老兵。”白参谋这才将信将疑地同意了。
这趟任务对李正荣讲是再轻松不过,他只要完全服从肖林的决定就可以了。白参谋的目标是三十军军部,但是,军部一直在运动中。上一次总部给出的指令是要求三十军北向长池迂回,因此白参谋和肖林商量决定先奔长池。这一路虽然有将近三百多里路,但因为一行五人五骑行进速度很快,因此估计用不了三天就能赶到。
五个人上路后,开始行进的比较顺利。这一带的敌军都已经撤退了,而地方上的政府和民兵的职能都开始恢复。有的地段有红军或民兵站岗守卫,只要出示路条,都能顺利通过。第一天晚上,甚至还找到了地方政府安排吃住,又有了在根据地里行走的感觉。但随着快要靠近长池时,他们发现情况不太妙。在他们顺着山间夹着的大路行进时,竟有人向他们打黑枪。这让白参谋非常紧张。肖林一声令下,四人将白参谋围在中间。李正荣、李思贵和杨林已经将肩上背的枪迅速取了下来,并且将子弹上了膛。白参谋看到小战士们娴熟的操枪动作,开始对他们另眼看待。李正荣、李思贵和杨林都端起枪仔细地向周围观察,不放过一个可疑目标。突然,李思贵的枪声响了,树林中传出一声惨叫。肖林要求大家不许分开,一起向树林边走去。
到了树林边,他们看到一个敌兵倒在地上哼哼。他的小腿上中枪,走不动了,一条腿跪在地上。李正荣对李思贵和杨林示意,他们三人从马上跳下来,在三个方向上进行警卫。而肖林简单地给俘虏做了包扎,就开始审问。
第十六章 终于开始反攻(4)
俘虏说,他属于军阀田颂尧部的第三十团,临时配属第一师第三旅。由于红军的反击,部队开始全线撤退。而第三旅的人根本就顾不上他们这些临时配属的部队,只管自己先逃。等他们得到消息时,传说红军就要打过来了。部队一片混乱,底层官兵不知道该怎么办,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乱跑。结果他和同伴掉了队,本来有两个人,那一个看他受伤,钻到树林深处了。
肖林和白参谋听了俘虏的口供,开始商量起对策。肖林将李正荣也叫了过来,对他们说:“现在情况不明,敌军虽然逃跑,但组织得太差,留下了一些散兵游勇携带枪支散布在这周围,但红军并没有打过来占领这一地区。显然敌军的判断有偏差。”白参谋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知三十军军部到了什么地方,我的信件不能出意外,又必须尽快送到!”肖林一边想,一边嘴里在嘀咕:“这三十军军部到哪去了呢?”李正荣也跟着着急,他忍不住脱口而出:“一定是抄敌人后路去了。许师长说在东线徐总指挥就要抄后路,结果没打好。这次也可能是从旁边插到敌人后方了。”肖林重重地拍了一下李正荣的肩膀:“说得对呀!”他开始在脑海中查阅已经烂熟在胸的作战地图。“黄猫垭!黄猫垭!”他突然喊了起来。白参谋问:“你说黄猫垭?”
“对!黄猫垭和旺苍坝,不会错!徐总指挥用兵多变但章法鲜明。反六路围攻到现在,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徐总指挥不会满足于击溃战。他最擅长的围歼包抄战术,在反击时一定能用则用。上次在东线没实现他很生气,这次在西线,三十军的余天云军长和李先念政委,都对徐总指挥的战斗风格非常了解,一定会按他的要求执行!”
白参谋有些犹疑,他说:“你讲得有一定道理,可是他们的开始位置距离黄猫垭和旺苍坝都还太远哪。”肖林说:“那就是部队的执行能力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长途奔袭穿插,赶在敌人前面到达,将敌人堵住。这样吧!我们从左侧绕过去,如果快,可以与他们会合。但我想,可能我们只有到阻击阵地去见他们了。”白参谋说:“我就担心我的信件安全。”肖林说:“你也只能相信我们了!你看,刚才这个小同志的身手有多好!”白参谋点点头:“那我们立即出发!”肖林交待受伤的敌军士兵自己向东边走,遇到红军只要说曾经投降,就可以得到帮助。
后一段路大家的心情非常紧张,因为这是敌军刚刚无序撤离的地带,残留的敌军的数量可能不少。肖林让李思贵和他走在前面,让李正荣和杨林走在后面,白参谋走在中间。大家都警惕地将枪弹上膛,一路上紧盯着前方路边的树林。
走着走着,天色已经渐晚。白参谋感到有些着急,一直催着快些走。却突然听到肖林发出警告:“准备战斗!”五人立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