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21章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21章

小说: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懔耍 

  那个姑娘淡淡一笑:“你小小年纪转得倒挺快,早这样还可以商量。不过你现在见不到苏营长,她带着部队出去训练了!”

  李芳文随口就问:“到哪训练了?”那个姑娘柳眉轻锁:“到哪儿训练的事儿,也是你能问的?”一句话噎得李芳文不知还能问些啥,稍一迟疑,那姑娘就摆手道:“不要再问了!快走吧!”旁边那个女战士也重新精神了起来,粗声粗气地说:“快走吧!”可能是对刚才吃了点亏心中郁闷,又随口小声地叨咕了一句:“小免崽子没事儿找事儿!”

  李思贵一听就火冒三丈,一下子就窜上前:“你说什么?”李芳文赶紧将他拉住。这小子自从斗争地主后,是个没人敢惹的主儿,刀子随时带在身上,要是掏出来还真敢扎。李芳文想别在苏凤大姐的地盘上真闹出事儿来,苏凤的面子上不好看。因此他示意李芳武帮忙一起将李思贵拖走了。

  李思贵气得脸通红,还有些不肯干休。李芳文小声地劝他:“就算她得罪了你,你也不能在这儿闹。毕竟是苏凤大姐的人,你难道不知道,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苏凤大姐对你怎样?”这一说李思贵的气就慢慢消了。

  三人都觉得有些扫兴,一起漫无方向地溜着。来到城边的山坡下,李芳文突然说:“我们到山坡上,这附近都能看到。要是苏凤大姐带人在附近训练,我们就可以看到!”李芳武和李思贵正闲得无聊,当然立即就同意了。三个人一阵努力攀登,就到了山上。

  三月川北的气候,虽然还有些冷,但是植物都显露出春天的迹象。整个山野一片生机盎然地郁郁葱葱,小鸟在鸣叫、追逐,已经开始求偶,个个都活跃地跳跃、飞行。孩子们受到了自然界复苏景象的感应,心情都变得畅快了。他们一边打闹,一边跑着跳着,一时忘记了自己的所有烦恼。

第七章  押送物资去通江(6)
快到山头时,三人跑得有点累了,一起坐在了山顶的石头上休息。李芳文突然发现山的一侧有红军部队在活动,他指给李芳武和李思贵看,李思贵一看就说:“是妇女独立营!”李芳文一听仔细观察,这才看出这些红军战士走起来的动作确实像是女人。但只见她们行动也很迅速,有人端着步枪,有人端着梭标,分成几路向山上跑。李芳武突然大声喊:“看那边!”顺着他指的方向,大家看到另一队女红军也在拼命地向上冲。两路女红军向上行进的都很快,可以看出她们的体力消耗都很大,大口地喘着气,但她们都没有停下脚步。

  孩子们不断地换着向两边看,李芳文发现:右边一路红军的带着人正是苏凤,她手中竟然一左一右拿着两支盒子枪,一面向上跑,还经常回过身来招呼身后的女红军战士们快点,也有一些女红军落在后面直喘气!而左边的一路女红军,带队的是一位身材高大,动作敏捷的男红军,在他的指挥下,女红军们也个个都不示弱,虽然可以看出她们都很累了,冲锋的劲头却不减弱。终于,苏凤抢先带队冲上了山头,只见她把手一挥,后面跟着她冲上山的女战士分成几组占据了山头上的几处位置,将枪支架好,向右侧的部队瞄准。就在这时,右侧的部队也冲上来了。苏凤站在山头上,将两支枪举在胸前,用胜利者的微笑,面对着那位带队的男红军:“秦教官,第三次了,你们服不服?”秦教官一面喘着气向前走,一面无奈地说:“这次又是我们输了!但我们不会总输的,下一次赢的一定是我们。”(半个多世纪以后,有一次苏凤带着自己早已成年的孩子们去看望秦基伟。当已经是共和国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将军见到了苏凤的孩子们时,还向他们提起了当年的练兵。“我和你们的妈妈一人带着一半人攻占山头,大多数时候是你们的妈妈获胜!”)

  李芳文看到女红军战士们都在山头上坐着休息了,就带着李芳武、李思贵跑上了山头,来到苏凤跟前:

  “苏凤大姐!”

  “呀!怎么是你们,我说怎么刚才上山时,看到几个孩子的样子有点面熟,却没顾上仔细看。你们怎么会到这里?”

  三个人将运送物资到这里,又被留下参加运输队的情况说了,还说当苏凤接过妇女独立营军旗时他们也看到了。秦基伟问道:“这几个孩子怎么还专门来找你?”苏凤笑道:“我们一起斗争过地主!”她转身李芳文:“等一会儿我们向回走时,你们在后面跟着我们队伍,到了驻地吃了饭你们再走。这几天,我们得到了许多慰问品,吃的挺不错!”李芳文等都挺高兴。

  妇女独立营排起了队伍,向山下走去,李芳文等远远地跟着。到了驻地,秦基伟说要到总部开会先走了,苏凤解散了队伍,让大家抓紧时间洗洗,就向李芳文等走来:“你们就在就场地边等着,一会儿就在这开饭!我还有事情忙,吃饭时再过来!”说完她向营部的大院走去。

  李芳文等呆呆地看着女战士们来来往往。逐渐地李芳文感到不太自在了:那些女战士在一边的井台边排着队打水洗脸,单要洗脸还好,她们竟然不怕冷,也不怕……羞,将外衣脱了,里面只穿了没袖没领的短衬衫(在村里这种短衬衫只见过男的穿!),露出了雪白的双臂和脖颈,洗得痛快淋漓。女战士们还一边洗一边打闹,有的人竟要将别人衬衫扣解开,全然没在意李芳文他们三个“男子汉”就在一边。

  李芳文脸涨得通红,终于忍无可忍,转身就走。李芳武不解其意,一边跟着走一边说:“怎么走了!苏凤姐不是说好让我们吃饭吗?”李思贵也说:“她们洗完了就吃饭,用不了等多长时间!”他们已经闻到了回锅肉的香味,腿都有些挪不动了。

  李芳文却坚定地继续背着将要开饭的场地向前走,那既是营部的方向,也是他们向回走的方向。李芳武和李思贵眼看着自己离回锅肉越来越远了,哭丧着脸跟着,心里万分不愿意!却看到苏凤迎面走来,一看到他们向回走就说:“怎么走了?不是告诉你们吃了饭再走吗?”

  李芳文呑呑吐吐地说:“……她们……她们洗脸,连衣服也不穿!……”苏凤惊异地向前方的井台看了一眼,恍然大悟地忍不住笑了起来:“芳文,她们都不怕,你怕什么?”李芳文涨红了脸:“她们就当没看到我们!”

  苏凤收敛了一下笑容:“你们还是小娃娃,她们当然不用躲你们!”李芳文满脸不高兴:“我们在村里也是爷们……”“好了!”苏凤打断了他:“别为这点事沤气!你们跟我来,到营部来吃就是了!再说,还有你们的熟人!”李芳武和李思贵大喜,他们本来就为李芳文突然要走感到不理解:就为了一群女人脱了外衣就要躲开不吃肉,简直是傻瓜。好在遇着苏凤大姐,这顿肉还是可以吃上了。 。。

第七章  押送物资去通江(7)
三人一同来到营部,门口站岗的女兵已经换了。李芳文对苏凤说:“我们来这儿找过你,门岗不让进!”苏凤说:“她们已经跟我说了。这里是军事机关,当然不是随便可以进的。你们跟我进就是了!”他们随着苏凤一起走进院子,哨兵冲他们点点头,没有阻拦。

  进了院子,看到一边有一个石桌和几个石鼓,石桌上饭菜已经摆上了,果然有回锅肉,还有一盘红烧茄子,一盘炒韭菜。院子里有几位女红军,苏凤发出了一声惊喜的喊声:“张大姐,你来了!张姐也来了!”苏凤突然还原了小儿女的本色,竟然向前跳了两下,突然像是感觉有点不合适,在张大姐面前又站住了。

  张大姐有些怜爱地上前拍了拍苏凤的肩膀:“我和张欣一起来看你,却赶上了你这儿这么好的饭菜。要不要请我们一起吃呀?”苏凤说:“张大姐你说啥呀?既然到了这里,当然是我们管饭了!”旁边的张欣不屑地说:“我们苏凤现在别说请我们吃顿饭了,哪怕是现在就办喜筵,她也不用皱眉头!”苏凤有些脸红,想和张欣争执,但终于没说什么。

  李芳文他们看到女红军中有两个竟是他们熟悉的邓小梅和田冬花。小梅和冬花见到他们都很惊喜,上前拉住他们问长问短。于是,他们将饭菜另外端到旁边的一块大条石上坐着吃,苏凤与另几位女红军坐在石桌旁吃。李芳武和李思贵大口地吃着,顾不上回答小梅和冬花的问话,主要是李芳文将最近的经历告诉了小梅和冬花。

  田冬花告诉李芳文,她们俩现在都跟着苏凤姐做通信员。平常也参加军事训练。只是今天都出去送信了,所以没有参加训练。苏营长说,过些日子还是要让她们下到班里受锻练。

  李芳文看着与苏凤一起吃饭的几位女红军,他看到其中有他曾见过的张欣,另两位却不认识。田冬花告诉他:“左边的是我们政委曾广澜,中间的是我们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听说她是从苏联回来的呢!”李思贵却异常地有独特的眼光:“你们看那个女红军,就像是画上的人!”邓小梅咯咯地笑了:“你这个小东西也知道看女人了,丢人吧?”李思贵说:“她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田冬花问:“你别说,我也觉得不一样。可是究竟是有什么不一样啊?”李思贵嘀咕着说:“我说不出来!反正是不一样!”李芳文说:“听苏凤大姐说,她叫张欣,上过什么金陵女子大学,还上过武汉军校,文武双全呢! 连苏凤大姐打枪都是她教的,听别人说苏凤大姐什么都跟她学!”其他人挺吃惊,都转过去看张欣,李思贵又说:“她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苏凤对张琴秋说:“张大姐,你能和张欣姐一起来真是太好了。等一会吃完饭你给同志们讲讲话吧!”

  张琴秋微笑着看着苏凤:“我们一起向总部领导推荐你做妇女独立营的营长,看来是选对人了。刚才我们在山下看到了你们训练中的那股冲天的干劲和热情。这都是你给开了个好头!”张欣道:“张大姐,你可不知道,这小妹子要是不这么整天疯跑,她就会浑身发痒,一定就会找点儿别的事给你惹麻烦。”

  苏凤被张欣说得浑身不自在,她有些脸红,就将话题扯开:“张大姐,沈书记最近有消息吗?”

  张琴秋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苏凤说的沈书记,是张琴秋的丈夫——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据刚刚传来的消息,沈泽民在鄂豫皖的游击战争中不幸牺牲了。苏凤看张琴秋放下了饭碗,心里感觉情况不太妙,急忙去看张欣,张欣却瞪了她一眼,苏凤又急又难过,眼泪都掉出来了。一旁的政委曾广澜年纪与张琴秋差不多,她拍了拍苏凤的肩膀来安慰她。

  张琴秋叹了一口气:“张欣,别怪苏凤了!从鄂豫皖到川北,我们牺牲了多少同志和亲人哪!既然我们干上了革命,就要懂得:离别作常事,生死当笑谈!以后,我们自己可能也要牺牲的。只要那一天还没来,我们就要活好,做好我们的工作!”曾广澜、张欣和苏凤都难过地点头。

  张琴秋八年前曾留学苏联。回国后随沈泽民到鄂豫皖根据地时,被任命为彭杨军校政治部主任。很多人都说沈泽民带来一位漂亮的夫人,对这个年青的女人能否当好军校领导还有怀疑。据说张琴秋第一次出场,就给普遍出身于农民的干部学员留下了突出印象。她身着灰军装扎着绑腿,英姿飒爽地出现在彭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