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林海 >

第109章

红楼之林海-第109章

小说: 红楼之林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ㄅ伪本部ね跄苌陨曰航庾约摇�
  不料水溶正是憋着气来的,锦衣府负责的石聪还吩咐那些差役要好生检点,便是内宅是查抄的重点,也不能肆意擅为等等。水溶却只道一切皆有国法,不必徇私就是,更让被拘在堂前的贾赦、贾政、贾宝玉等人心寒。
  水溶转赠给贾环的珠串惹出的是非,经由徒行之转述,知道贾环因此被逐出家门,现在和被发卖的生母赵氏一起,住在林府在西山的别院承泽园里。徒行之只道这次贾环之事,林叔那里很是不高兴,又是你以往和贾宝玉最好,这回抄家,你若不好好做,以后就别担着“深得圣眷”的虚名儿了!
  水溶毕竟是个郡王,石聪也不好太驳他的面子,见北静郡王既然发了话,便对自己带来的锦衣府的各个头领略一点头。那几位见石聪点了头,便带着差役四散奔出,只将各个院子里不论女眷男丁,一概赶到一处角落,又分兵把守,个个如狼似虎,预备将这百年之家的金箱笼银衣柜细细翻检。
  贾赦、贾政、贾宝玉等都被拘在正堂的院中角落跪着待押,石聪陪着水溶自在正堂叙话。却是贾府各处哭喊声震天,正在热热闹闹之际,贾赦思忖半晌,总算鼓起勇气,冲到正堂之前,跪下哭叫道:“罪臣老母已年过八旬,圣上也不曾夺了她的诰命,还请两位大人开恩,万万让罪臣老母所在略安生些……”他还要说些诸如“让丫鬟小厮们将箱笼抬出以供查验”之话,却立时被人拿布头堵了嘴,又有两人架起他拖行几步,仍旧按倒在贾家几个成年男丁处一起候着。
  石聪身为锦衣府的人,抄家之事经过不知凡几,听了贾赦之言,这等犯官的哀言他听过不知道多少了,毫无动容之意。水溶内心本有些怜悯,可转念一想,想起了徒行之的言语,又见石聪并无动向,也只好当作没听见。
  两人既然并无言语,石聪带来的锦衣府指挥使见了,便对着贾家男人道:“诰命又如何?八旬又如何?若不是你们这些儿孙不孝,现在又何至于怕惊动老人家?何况听闻你们最讲孝道,说不得,只怕有些东西是藏在老太太那里的吧?”
  说着那指挥使一挥手,招来两个千总,吩咐道:“你们带着人,去后边主院好好探查一番。对了,人家是老诰命了,经不得吓,可要仔细了!”虽是说着“仔细”,可那带笑的狠厉神情,让贾赦、贾政更觉哀痛。
  两个千总道了声奉命就要离去,却被一队从外入内的同僚堵了门,更有人迈步进了门,只道:“史老封君之处,本官倒要看看哪个敢擅动?”
  石聪和水溶在正堂远远见了一队锦衣府的兵士簇拥着两个人进了门,水溶见林海头戴白玉冠,身上并未穿官服,通身并无旁的配饰,只在腰间挂着一柄宝剑,身旁陪侍的竟是锦衣府的大统领王金利,初时心中满是疑惑。水溶只在年少之时为了告知父丧而参与的大朝会上经过林海的身侧,此后他在家守孝,景德帝也不曾让他上过朝。待到景仁帝登基,水溶时常上朝的时候,林海又在扬州为官,两人竟不曾打过照面。水溶尚在疑惑这人是谁,石聪却似椅子上有钉子似的立时蹦了起来,蹿到了林海和王金利的面前。
  行礼之后,石聪略有些为难地躬身道:“是,林大人说的是。只是圣上旨意如此……”
  林海的手按上腰间翠羽黄金纹路的黑金木剑鞘之上青玉镶宝石剑柄,摩挲了几下,只淡淡道:“本官也知石大人是奉旨行事,自是不会阻挠。你且让史老封君那里的丫鬟把所有箱笼抬到院中,你们再去查验就是。”
  石聪不过就是要个台阶,好在一众犯官和差役面前有个交代,听了林海的话,正待答应,水溶却疾步走了过来,他直盯着林海,徐徐道:“林大人好大的口气!本王协同锦衣府查案,乃是奉了圣命而为,史老封君那里正该细查,怎可只因有诰命在身就轻易放过?倘若有些不法之物正是藏在她那里,林大人如此岂不是耽误了查案?”言辞之中的挑衅之意,让石聪和王金利都为之动容。
  林海只略打量了一眼水溶的郡王蟒服冠戴,对水溶的话恍若未闻,他只对王金利略一点头,便在那队锦衣府军士的护卫下去了贾母的院子。
  王金利只对水溶略一行礼,对着脸色铁青的水溶道:“王爷明鉴,林大人所佩乃是太上皇当年在秋狩围场所赐尚方之剑,太上皇曾言‘得此剑者如朕亲临’。当年秋狩之时,有多少以下犯上的忤逆之人死在这柄剑下,王爷想必不会忘记吧。”他的言语温和,可内里的狠辣让水溶不禁打了个寒战。
  如今景仁帝已然上位多年,当年废太子的秋狩之变渐渐从朝廷秘闻成了百姓谈资。虽是皇家并不曾公布过细节,可当日跟随林海和王金利的兵士不少,待回到天京城,当时朝廷上下乱纷纷的还不敢说什么,待到如今时过境迁许多年,种种传闻着实不少,哪一种都少不了林海如何将义忠亲王的左膀右臂屠戮殆尽的故事。
  水溶自然也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他也曾一时冲动之下,向徒行之求问过当年的真相。徒行之却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水溶那时听了,想着林海是景仁帝的老师,必然是为了让当时的平王上位才对义忠亲王的人马大加杀戮,自然不信徒行之是真的不知道真相,只当是自己终究不得圣上的信任,暗自神伤一回罢了。
  可既然太上皇的宝剑在此,那自然管得了皇帝的旨意了。由是水溶也只有默默看着王金利命人跟着林大人,万万不要让差役们冲撞了,石聪则一叠声命人于贾母所在的院落,按着林大人的意思办就是。
  贾母这里,本就自从贾政被罢官后就一直卧床,这日水溶和石聪带着圣旨过来抄家,她方一听了下人回报就厥了过去。这时也没法让大夫过来,总算探春这些日子侍疾辛劳,也学会了些动作,和几个丫鬟合力,半晌终让贾母悠悠醒转。
  林海过来贾母的院落之时,贾母这里除了探春一直陪侍,旁的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李纨等各有各的院子要顾及,竟是一个也无。事从紧急,林海又是长辈,贾母也顾不上让探春回避,她本来以为林海被贾政诬告,心里怨恨自家还来不及,更不可能前来安抚,可在床上听了林海的温言安慰,贾母只垂泪道:“我也知道我们家不好了,倒是林大人不计前嫌,让我老婆子实在羞愧。”
  林海此番前来贾府,半是黛玉和贾环在他面前请托,半是他自己也道毕竟贾母是黛玉的外祖母,诺大年纪受此摧残,很是可怜。虽是贾政弹劾于他,可他自知贾政的脾性,如此行事乃是被人挑唆,对贾政本人他并无什么恶感,从王金利那里知道了是水溶和石聪前去抄家,便跟了过来,旁的不提,至少要对贾母和探春稍稍维护。
  林海对贾母安慰片刻,待贾母体力不支睡过去了,他方才看向探春。见探春原本顾盼神飞的精神早就没了,又兼这些时日在贾母这里侍疾,就连脸庞也瘦了几分,更添柔弱之色,心下不免叹了口气。
  探春见了林海,心头就有不少话要问,可贾母拉着林海絮絮叨叨半晌,只说让林海为自家周旋,好不容易熬到贾母睡了,见林海起身像是要离去的样子,她紧跟了几步。林海听得院子里尚有丫鬟抬箱笼的声音,不是好说话的地方,便只在贾母卧房的外间就停了步子。
  趁林海脚步顿了顿时,探春立时跪下,对他磕了个头,忍悲轻声道:“求问林姑父一句,我弟弟和姨娘,他们可还安好?”
  林海见探春终究还记得贾环和赵姨娘,心头略暖,他扶起探春,笑道:“他们都好。”顿了顿又道:“既然你问起他们,可见是个有心的。且放心,我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带你走。”
===============================================
  作者有话要说:都快最后了,求留言啊!
  还有,开新文了,
  大致上是林海和徒偃的现代故事,以后会有在各个平行世界的朝代乱转的综合同人,甜宠小白文!
  路指传送门:
  (综)情深如海


 123第120章(正文最终章)

  第一百二十章情殷殷仙草植瑶庭念去去千里远烟波
  大夏开国之时最为显赫的四王八公里;传到如今景仁帝在位之时;历经几代皇帝整治,只剩下了原为理国公的柳家和齐国公的陈家。莫说各个国公府的苗裔;就是当初的四大异姓郡王;到了如今,也只剩了列侯的爵位,君不见老世家里曾经最受景仁帝宠信的北静郡王水溶;也在查抄贾府一案中因着包庇罪臣,在贾家之案尘埃落定之后;被降了等;只剩个北静侯的爵位了么?
  贾家的案子;虽是内宅里女人的作为有些嚣张,可放到朝堂上,也不过是从查抄甄家开始掀起的风浪之下的一点水花。莫说贾家出过一个贤德妃还已经死了,就看宁荣二府统共就一个贾政在朝为官,也知这家人于朝政上无关紧要。
  明面上,贾府之败好似是因为贾政昏了头,去弹劾太子太傅林海任官巡盐御史之时的首尾,惹怒了景仁帝的缘故。暗地里,却有不少大臣分析,只道甄家和贾家交往甚深,就是甄家被抄之后,也有不少下人和箱笼搬到了贾家,圣上要将甄家连根拔起,自然贾家也不能留了。如此,拿弹劾林海的折子做文章,不过是个由头罢了。可这个由头,也让朝廷上下皆惊!
  朝中大臣有许多本来以为林海在太上皇圣寿之后只剩下个虚职,已经没了圣眷,不料景仁帝在大朝会上大发雷霆,从贾政折子上的诬告扯到自己当初为平王时林海对自己的教诲,连带着以往林海稽查前朝国史的事迹也回顾了一番,最后竟对着满朝文武说道:“后汉明帝做太子时得桓荣教诲,继位为帝亦不忘桓师,至死以师礼相待,民间亦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语,朕纵然比不得前代圣君,也不能不如升斗小民。尔等污蔑朕的老师,是要置朕于不忠不孝之地吗?”
  此言既出,当日满朝震动,又兼禁宫里贤德妃已逝,和贤德妃有亲戚关系的宝充华也在皇后面前被训诫,嗣后贾府抄家之举,再无人敢稍加维护。便是兵部侍郎王子腾、保龄侯史鼐这般与贾家有极深渊源的人家,也只有上折子请罪的力气了。
  林海在抄家当日出现于贾府,在贾母的院子里待了半晌,还在锦衣府众人的眼皮底下公然带走了贾探春,这种种于王金利和石聪处自然当做没看见。水溶却实在气不忿,不顾满朝噤声,竟上了一封弹劾折子。
  溶虽猜到景仁帝喜欢的人就是林海,时常拿自己去比林大人,可自从林海回到京城,徒行之渐渐对水溶少了召见,最近几年竟是纯粹君臣相处之道了。水溶只道景仁帝对林海的情意不过是年少时师徒相伴的延续,景仁帝为平王时,满朝上下只一个林海是他的人,待到如今景仁帝已经登基为帝,林海在扬州的时候,景仁帝在京城见不到人的时候兴许还有些念想,待林海回到京城,见到林海年纪又大又病弱,自然那几分情意也就淡了,由是自己这样的替身也没用处了……
  那日见了林海的做派,水溶道理上自然知道自己合该容忍,可心里实在难受,当日回了郡王府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时急就章成,转过天来,这封折子成了北静郡王府的催命符。
  景仁一朝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