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5个秘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庑┪侍獾拇鸢福涸谖颐抢肟耸乐耙由钪蟹⑾质裁矗课裁茨切┮丫裙舜蟀肷睦先四芄淮谖颐侨绾紊畹拿鼐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什么选择六旬老人?
我们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60岁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龄。我们从年过五旬的人开始采访,大约25次访谈之后,我们三个组织访谈的人开始交流访谈心得。结果每个人都说自己注意到,在被访谈的人中,60岁以上的和60岁以下的人有很大的差别。对这个结果最好地解释就是,只有到了60岁左右的这个年龄,我们才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而60岁以下的人好像仍然被束缚在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他们跳不出“现在”,还不能后退一步来回望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相信,六旬以上的老人看来要更加睿智,也许是缘于某种神秘美妙的东西。也许在老龄和智慧之间有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与人类的进化有关。也许,我们在渐入老年的时候,同时也在反省过去,以便在我们入土之前能够把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我们发现人生真谛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那时,我们一边继续生活,一边回顾过去,所以60岁被称作“智慧之年”。就像波兰诗人切斯洛夫·米沃什所说:“当浮华如烟而去,想到不久将告别尘世,我心静如水。”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应该把访谈的力气用在那些年过六旬的老人身上。
这并不是说60岁以下的人少有智者。实际上,本书的假设是,我们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发现并且实践这五个秘密。准确地说,我们认为,任何有能力回顾过去的人都是我们的访谈目标,和他们谈话可以给我们提供看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且,人们并不一定要等到生命即将终结时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找到了幸福。但是,有人在30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幸福、很充实的样子,晚年却非常痛苦,所以我们认为,选择访谈那些步入晚年的老人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我们结束访谈的时候,有五个人生的秘密最终浮出水面,这五个秘密是我们在辞世之前必须要发现的秘密。虽然我们的访谈对象形形色色,但是,不同背景的人们跨越了宗教、种族、文化、性别和社会地位的鸿沟,在人生的这五个秘密方面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到底什么是人生重要的东西?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与宗教教义和文化无关,全人类探索答案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肖伯纳说:“青春是多么美好,挥霍青春实在是件憾事。”我相信,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常常要花多半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去生活,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活的真谛时,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不需要等到年华逝去才发现智慧,才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坐下,聆听235位智慧老人来指引我们发现人生的五个秘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个秘密:做真实的自己
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用一生的时间在寻找,结果却发现找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亨利·大卫·梭罗
与好几百人谈论人生的意义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所听到的这些故事是那么深刻、有趣,有时令人很刺激。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准备好提问的问题,所以接受访谈的人在说话的时候常常能挖掘出他们潜意识层面的感受,对于提问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有时,就像是在亲眼目睹智者如何揭开他们生活幸福的秘密。有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些智者和我们分享的真理;在他们自己看来已经并不新鲜;很久以前他们就已经悟出了这些哲理,而且一直在以某种形式和别人分享着。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我们听到的这么多的故事中提炼出普遍的主题。人们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着同样的事情,这使我想起了童年时玩的一个游戏,在一行人中传递一个秘密,每个人都把秘密耳语给下一个人,最后发现原始的信息已经完全变了样。所以,在访谈中,我必须认真倾听,透过表面的话语和故事发现智慧的共同精髓。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一个秘密,一个比其他秘密更加突出、更加显而易见,让人自我满足和生活幸福的秘密?
我相信有这样一个秘密,如果我们想活出智慧来,这个秘密是我们必须首要发现的。
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地涌入人们常说的一些词汇和想法:“你要追随内心的想法”“你必须要做真实的自己”“你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必须知道什么对你是重要的”等。大多数人与那些活得幸福、死得快乐的人的区别是,这些智者不断地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是不是在随心的生活?生活有没有目标?人生的第一个秘密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我,有目标地活着”。
选择清醒地活着
如果我们要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就必须选择清醒地活着。但是什么是清醒的生活?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还可以解释成:除非你不断地反省你的生活来确保你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否则,很可能只是追逐别人的方式而生活,也就是说,直到生命终结时你才意识到你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路。
从这些人身上我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智慧就是不断反省,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目前生活的方向是否正确,是不是在经常调整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接近一种想要的生活。与接受我们访谈的人相反的是,很多人从不反省自己,过着一种浑浑噩噩的生活,只是混日子,极少反问自己是不是在向自己的理想生活迈进。
一位名叫艾尔莎的女士,今年已是72岁高龄,她总结了反省的意义,总结了什么是清醒。当我请她就如何找到幸福和生活的意义给那些年轻人提出一句话的建议(每一个接受访谈的人我们都问同样的问题)时,她说:“我没法给出建议。要想告诉一个人幸福的秘密,我必须要和他一起坐下,凝视着他们的眼睛,判断出他们是谁,找到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我这么说是因为幸福的秘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生活,我们就可以找到幸福。幸福的人不会关心事情本身是否重要,他们关心的是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否重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个真正重要的问题
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做真实的自己?想要活得有目的,其秘诀就是要不断地、经常地问自己三个关键的问题: 我是否在追随本心?是否在做真实的自己?
我生活的重心是否是围绕对我真正重要的东西?
现在的“我”是否是理想的“我”的形象?乔治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位退休了的物理学教授。40多年以来,他教过的年轻人已经有好几代了。很自然地,我问他在教授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之后有什么感受。他说:“我注意到那些忠实于自我的学生和那些没有自我的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他告诉我,有些学生为实现别人的梦想而生活,比如父母的梦想,或者随波逐流,过着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些学生往往活得很累。但是另一些人“始终追随自己心底的想法,即使他们不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也总能通过某种方式战胜挑战。数年之后,当我再见到这些学生的时候,那些活得很真实的学生仍然生活得很好,而那些活得失去自我的学生看来要挣扎一生了。”就像乔治在他的学生中看到的差异一样,我在接受访谈的人中也发现了这种差异。当你率性而为时,会看到另一番天地。我曾经一次次地目睹了活出真实自我的人们幸福地生活,而另一些失去自我的人们却生活在截然相反的痛苦中。
无法做到真我,往往是由于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把自己和别人对比,而不是反省我们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我的采访中,有一位叫安东尼的老人,已经85岁高龄了,曾经是一位演员,现在仍然还经常导演甚至参加表演。70多年来,他一直走着一条真实的路,一条自己最想走的路:表演和娱乐。甚至现在,他的医生还告诉他:“不管你做什么,一直做下去,因为你所做的有益于你的健康。”安东尼告诉我:“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我想做的。”
他说他小时候总是盯着成绩在他前面的学生。每年他都会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他的学习对象,他想“我要成为他那样的孩子”。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他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其他的孩子。幸福之路不是决定要成为谁的过程,而是决定什么是你最想要的。“不要努力去成为任何其他人。”他建议:“只要保证你就是你就够了。”
许多年前,一本杂志把我称为“最可能成为下一个汤姆·彼得斯的人选之一”。汤姆·彼得斯是商界教皇,以《追求卓越》 一书而名扬天下。几年后,我被委派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巡回演讲。委派人问我,是什么让我如此杰出。我告诉了他们关于那本杂志的故事,告诉他们我被认为是最可能成为下一个汤姆·彼得斯的人选之一!我这句话刚一出口,这场世界最大的公众研讨会的CEO就皱起了眉头,嚷道:“我可不想让你成为汤姆·彼得斯,已经有一个汤姆·彼得斯了。我想让你成为第一个约翰·伊佐。”我相信他也给我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就像乔治博士给他学生的建议一样。我们必须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永远都是:“我过的生活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这些话对我很有启发,引导我去更深刻地探索一条让我与众不同的道路,而不是去努力模仿别人。
。 想看书来
你的生活是不是脱了靶?
年轻时,我上过一所新教的神学院,学习过古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在圣经里,“罪”这个字来源于古希腊的射箭运动,这个字的本义是“错过了标记物”,也就是指箭脱靶。最大的罪恶就在于你脱离了你生活中的靶。这就是为什么最伟大的英国诗人沃兹沃斯在《序言》中写道:“我必须要成为一位诗人,否则,就犯下了深深的罪孽。”这么说来,过有目的的生活就是要常问自己:我的生活离靶心有多远?
做真实的自己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一个日复一日的过程,每天都要问:我的生活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想告诉人们,生活的麻烦就在于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日子组成,而幸福又有意义的生活就是由许多单个的幸福日子组成。我在倾听这些人的故事时,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这些智者很清楚幸福的一天是什么样的(对他们来说幸福的一天)。我曾说过,在我生活中的一位智者——我的外祖父,常常在一天结束时和我谈论“累并快乐着”的心情。他把这种状态与“累并痛苦着”作对比。他说“累并快乐着”的心情就是当你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上时的那种感受。而有时,好像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内心却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这就是“累并痛苦着”。我认为,了解自己的第一要素是找出来,对我们来说,什么样的一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