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正常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

第8章

正常人从不回头看爆炸-第8章

小说: 正常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导入几本词典不就可以了吗?”

    “不能。我的语言能力并不是靠学习而来的。”

    “那该怎么做?”听到这个,周衡有些意外,“你不是可以从人类的网络中获取数据吗?”

    “我的学习能力很差。你可以通过升级碎片或是接入一些外接装置来增强这种功能,但是现在我不具备这种能力。”主神解释道,“耗费大量能源获取智慧生物的语言与知识是我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我无法将这种天赋进行变通,并运用于其他方面。”

    “外接装置?”周衡疑道,“不会又是永动机那种大家伙吧?”

    “不……只要是拥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都是可以的。但是根据外接装置性能的差异,提升的能力各有差异。想要达到足以使用逻辑能力模拟出高于一般人类语言能力的翻译装置,至少需要一台大型服务器的水平才行。”

    果然还是不行啊。听到这里周衡有些沮丧了起来,看着身前的电脑,忽地心中灵机一动。

    “如果是这台电脑的话,会怎样呢?”

    “略逊于专业翻译的翻译能力,但是高于机器翻译。”

    周衡点了点头,“那么用来收集信息呢?”

    “效率较低,但是不会太大问题。”

    听到这个,周衡精神一振,“那你……先和这台电脑连接好了。不会弄坏吧?”

    “不会,只是暂时借用它的运算能力而已。”

    既然没有影响,那么周衡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只见主神化作一丝毫光,便没入了妹妹的笔记本电脑当中。

    整个都进去了呀……好在周衡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就没有说什么。消失之后,主神马上没了踪影。笔记本电脑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变化,周衡正琢磨着该怎么与主神交流,主神的声音突然从自带音箱中响起——

    “同化成功,运算能力增强百分之一百零五,存储能力增强百分之二。确定要以语言为目标开始收集信息吗?”

    “这就可以了吗……好快。”

    “足以应付大部分文字转换与信息收集的需求了。”

    周衡点了点头,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看着好像与平日没什么二致的电脑桌面,一个模糊的计划逐渐出现在了心中。“无论如何,先找找看有关翻译的工作和消息吧……”
第十一章 通知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

    中秋节的夜晚如期而至,就在今天,阴雨多日的烟津市迎来了一个大晴天。虽然天还没全黑,但是在烟津市郊区的师范大学附近,已经可以看到稀疏的星辰与圆盘一样的明月了。烟津师范大学地处郊区,没有城市里那种灯红酒绿的繁华百景;地势虽然有些偏僻,但是环境很不错。天上月轮高悬,楼下虫鸣鸟叫,平日里或许有人会抱怨附近糟糕的环境与稀少的娱乐场所,但是在这种节日里,反倒是可以欣赏到和城市当中不一样的中秋明月。

    然而所谓花好月圆,往往都是因人而异的。就在这家家团圆的美好节日里,却有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教职工家属楼的阳台上,不是在赏月,而是看着眼前方桌上的书稿出神。

    老人叫做顾云松,是烟津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负责教授生物科学。不过他正在做的事,可是和生物科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眼前放着的,是一本包装精美的法文小说,而他要做的事,就是要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

    他翻译这些小说的原因,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早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他曾接触过一些非常不错的法文小说;其中有些是世界名著,享誉全球;有些虽然颇具好评,但是在国内却因为语言的原因无人问津。回国后不久,他便开始着手翻译一些法文小说,而这很快便从一项爱好而转变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再忙再累,每天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做一些翻译。

    时至今日,他翻译出的大大小小的小说已经有十多本了。其中有上个世纪的自传小说,也有近年来才问世的科幻长篇。早年因为经济贫困让他不得不做一些兼职,而现如今,他自己已经成为了国家学术界的风云人物,儿女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让他做下去的动力,自然已经不是赚钱了——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精力衰退,如今的他虽然逐渐清闲了下来,却逐渐有些力不存心了。年轻时有热情、有精力,忙过一天之后还能在写字台前翻译到深夜;如今年龄大了,稍微多看一点,注意力也就会变得难以集中起来;加上老年之后身体逐渐变差,医生已经开始劝他放弃这份工作了。而这一份稿件,便是他翻译的最后一本小说了。

    “我回来啦!”

    随着客厅那边的开门声,侄女顾晓的声音打断了顾云松的胡思乱想。意识到自己有些走神了,顾云松不免叹了口气,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

    今天是中秋节,对于顾老来说自然是更愿意陪一下家人的。不过大儿子去了美国西雅图开会,据说会议明天才结束;二女儿夫妇俩去了香港谈生意,因为计划有变,同样回不来了。就连大儿媳妇也忙着做生意,中午过来吃了一顿饭,接了个电话后便急匆匆地回去继续干活了。

    对此,顾老自然是有些不高兴的,看着窗外明月,不由得又叹了口气。当父母的就是这样——又期望着子女事业有成,又希望他们能长伴膝下;尤其是在中秋节这种时候,家里空落落的自然免不了有些落寞。

    “婶婶中秋快乐~”

    “大伯中秋快乐~”

    才进门,顾晓的声音便从客厅传了过来。在厨房做饭的夫人李青源应了一声,“小七回来啦,饿了没?饭还没做好,稍等一会儿啊!”

    “嗯!婶你稍等,马上就来给您帮忙……”

    “这孩子……”

    才说了两句话之后,顾晓的声音便朝阳台这边来了。“大伯大伯,吴主编让我顺路问问您……”

    这么说着,顾晓拿着两份资料便走了进来。看到顾云松和他眼前的书本,吐了吐舌头,“大伯你在忙呀……”

    “没事,来坐吧。”

    顾云松指了指方桌对面的另一把藤椅,待到顾晓坐好之后,这才问道,“什么事?”

    “今天又有个人应聘翻译,吴主编让我顺路把东西拿给您看看。”

    说着,顾晓将文件摊开,递给了顾云松。顾云松接过文件,随意浏览了起来。

    这是一份用法语写的简历,除了一些简单的个人信息,便是一些自述与自我介绍的东西了。为什么要给他看这份简历,自然不是因为出版社的人都不懂法语;而出版社的招聘之所以要给他过目,事情还要从顾老的引退说起。

    顾晓工作的单位是烟津市的新风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出版机构;因为近几年前新任总编是顾云松的学生,所以顾老翻译的小说也就都在这家出版社出版了。顾老不怎么在意收益与价格,出版社的人也就大包大揽地帮顾老处理起了版权问题,哪知道这两年顾老突然不想干了,问题也就出现了。

    当总编的学生之前曾帮顾老买了一部法语长篇连载小说的翻译权,还有另一部才翻译了一半的长篇科幻小说的授权合同里也有必须翻译全本的条目。顾老不做了,那该给让谁去翻呢?

    如果翻译权的所有人是出版社,倒也没什么问题了;从市场上随便拉几个法语爱好者或是刚入行的新人来,随便几天就搞定了;毕竟这些书并不算热门,往往都是政绩大于销量的东西,质量与水平,实际上并不重要。然而问题也就来了——这些书的翻译合同,是同时以顾老与出版社的名义买的。

    买翻译权的事,本来都是那位总编学生自作主张的事;顾老这种身份和水平的翻译者收着比应届生还低的翻译费,本来就算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帮顾老处理一下版权的事,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付出。然而就在顾老声明自己要隐退之后,出版社找了几个作为接班人的翻译给顾老过目,顾老却罕见地没有同意——这些翻译的水平,在他看来都太差了。

    顾老给出版社白打几年工的原因,可不是为了配合出版社赚钱。他要翻译这些法文小说,出发点都是对这些小说的喜爱;然而别的翻译可不一样。这种小说没什么名气,报酬又低,翻译难度还大,大多数人根本不愿意接。

    水平太低的翻译者顾云松看不上,价钱太高的翻译出版社又不愿意请,这件事也就这么搁置下来了。而顾晓工作的单位正是这家出版社,最近这段时间偶尔就会被主编拜托,顺路送几份简历给顾老过目。不过迄今为止,顾老一个都没有同意不说,出版社狠下心找来的从业五六年的老翻译,也在面试之后就被顾老给拒绝了。

    而今天这份,同样是主编从网络上招收到的业余翻译。因为通篇都是法语的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送来了。然而顾老随意看了看,却皱起了眉头。

    这份简历的主人是个业余的法语爱好者,只有高中学历,没有任何翻译经历与过往作品;之所以要尝试应聘,是因为他非常喜欢这本尚未翻译完的科幻小说,想要为翻译工作出一份力。作为一份简历,申请者的条件显然是寒碜了点,不过顾老也不是很在意这些——否则之前早就随便选一个名门大学毕业的法语学生同意了。从简历上的法语文本来看,这人的法语水平倒也可以,顾老有些不满的,还是这个人的措辞习惯。

    用法语写成的简历与文本,通篇都充斥着那些华而不实的花哨句式。尽管将这些复杂的句子写得不出一点语病也并不算简单,不过这名翻译者显然并不清楚这些句式的具体出处,也不怎么了解它们与在不同语境当中所代表的特殊意义。这些看似繁琐的语法与句式,有些是法国南部的的地方俚语,有些则是上个世纪剧本文文体中才会用到的特殊句式。拼合到一起之后,虽然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有点不伦不类——所以还都没看完,顾老就摇起了头。

    “要不要去见一见?”侄女顾晓问道。

    顾老皱着眉头,将简历丢回了桌上。他翻译了几十年法语小说,对于语言这种东西自然是敏感无比。从这份卖弄文采的简历上来看,这位应征者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水平。然而还没等他出口拒绝,身边却传来了夫人李青源的声音。

    “大中秋节的,孩子这么远帮你带来了,你就去看看嘛。”

    如是嗔怪了一声,李青源示威一样将手中的果盘放在了顾老眼前的桌上。“小七,来吃苹果。”

    顾晓是顾家同辈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因为性格活泼讨喜,从小就深受长辈和哥哥姐姐们的喜爱;对于顾云松夫妻俩来说,自然也是一样的。加上今天是中秋节,自家的儿女一个都没回来,看到老头子还在为难大老远跑来看望老夫妻俩的小侄女,李青源自然不高兴了——至少她是不太理解,几本已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的法语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