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犬-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仗依然还在打着,后金兵只是稍退,等会儿自然还要攻上来,宋虎也不敢怠慢,强忍着想过去看看皇帝的情绪,依然留在自己的位置上,指挥着那些兵卒搬运炮弹和石头,将冷油再次倒进大锅,用火慢慢烧热。
只是他的心思在城头,崇祯的心思却在他这里,年轻的皇帝对于那个给自己留下些印象的年轻将官很有兴趣,得知出城死战再没回来的时候,还伤感了一阵子,后来又听说那将官的父亲仍在城上,已经算是几根顶梁柱之一,顿时便来了兴致,这一次出来除了看望大军之外,也是要找几个出挑的人物勉励一番,宋虎则是最好的典型了。
孙伯平和京营的主官早已经迎了上去,交谈几句之后,却发现皇帝对宋虎很感兴趣,孙指挥使心中暗喜,忙不迭将宋虎叫了过来,好一阵眉飞色舞,宋虎自然知道他什么意思,见前方一人身着龙袍,当即单膝跪倒在地,瓮声道:“卑职宋虎,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些起来!”崇祯性情刚愎,却并非不会做人,而且对什么人有兴趣的时候,很能豁得出去,宋虎不过一个小小千户,他竟然主动过去搀扶,待将人扶起来后,仔细看了一番,见果然是条威武雄壮的大汉,轻轻拍下宋虎肩膀,慨然道:“朕无德无能,竟让东虏横行京师,幸赖诸位将士奋勇杀敌,这才能于宫中安坐,当真是辛苦你们了!”
宋虎眼圈腾地红了,嗓子也有几分哽咽,压着有些沙哑的声音道:“都是卑职等无能,无法拒敌于国门之外,还叫君上受此奇耻大辱,如今只有拼上这条性命,报答圣上恩德!”
见宋虎对答的题,崇祯多少有些意外,毕竟军人在他看来大多是粗豪之辈,眼前这汉子的相貌看上去也很符合这个标准,只是宋虎豪气自是豪气,却并不如何粗俗,言谈举止颇为得体,顿时让他好感大增,下意识问道:“看你这年纪,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家中几个孩子?”
这话问的太不是时候,因为崇祯特意交代过一句,因此王承恩心中是有底的,听完就觉得不妥,可皇帝话已经出口,再想挽回却是来不及了,只盼这军汉莫要失礼才是。
宋虎原本还忍着激动,听过这话泪水立刻夺眶而出,好在顾忌着君前失仪,总算忍了下来,哽着嗓子道:“只有独子一人,前日带兵杀出城去,至今下落不明,卑职这心里……”
“是朕失言了……”崇祯这时也反应过来,宋虎的儿子不就是那个救了安定门,冲阵逼走皇太极的宋庆嘛,自己这话问的实在太伤人心,不过眼下想要加恩,似乎有些突然,这父子俩又是刚刚晋升的千户,再往上提拔不太合适,只得安慰道:“朕也听过你那儿子的名号,说是徐州卫地一条好汉,既然如此,那吉人自有天相,想必是冲出去之后仓促不得回城,这才耽误了,也说不准如今正在外头和东虏打着呢,到时候自然还会回来!”
这话纯粹是安慰,宋虎也完全当成是安慰,谁都没有想到,崇祯竟是猜了个准,此刻宋庆确实正领着兵马在外冲杀,逐渐向京城靠近着,手下的兵马也是越聚越多,快有五千人了。
加上他一路前来手风挺顺,遇到都是小股敌军,以多欺少打了几次,靠着近乎于无脑的冲锋,竟是还没败过一场,手下的信心也逐渐找了回来,如今心气越来越高,俨然已经是京城外围最敢打的队伍了。
城外的事情,城上自然不知情,崇祯又看了一阵,忽然外面战鼓震天,后金的第二次进攻再次打响,王承恩下意识就要带着皇帝下城,可崇祯却似乎来了兴致一般,朗声道:“朕乃大明天子,那皇太极也在城外,岂有任由将士杀敌,朕却下城躲避的道理,来人呐,将朕日月旗升起,让京城内外的将士们都看得见,都知道朕和他们在一起!”
说出这番话来,那是谁都不能阻拦了,私底下你怎么劝都可以,可一旦在众人面前说出来的,那可就是金口玉言,何况这是在打国战,对方君主也在城外,又是当着两军将士喊出来的,别说王承恩一个太监,就是内阁的大学士们同样也不敢劝,皇帝打算与将士们共同守卫京城,你却让皇帝下去躲避危难,你这是什么心思?想要造反不成?
代表大明的日月旗被升了起来,官民百姓山呼万岁,连绵不绝,城外各地勤王军猜到八成是皇帝上城,也跟着开始呼喊起来,巨大的声响甚至让城外的后金战马都朝后退了几步,后金阵中的皇太极,舔了舔嘴唇,眉头逐渐紧皱起来。
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帝临城(三)
作为一个对汉学很有兴趣的人,皇太极研究过中原历朝历代的皇帝,其中汉唐皇帝自然都是最狠最有种的,尤其是开国之后那几位君主,哪怕是文帝景帝之类的,对外实行防御政策,可心中也一直盼着要打出去,唐高宗李治终日混在深宫,但对外战事却从未停止,高句丽也就是在那时候被灭的国,同为辽东地面上混的势力,皇太极对此知之甚详。
不过到了宋代,君主就逐渐软了下来,太祖太宗时候还好,可自从太宗北伐被辽国打得大败之后,宋国就失去了北进的动力,到后来甚至连西边都丢了,以至于被自己的前辈们打下东京汴梁,末代两个皇帝都被抓去五国城。
至于眼前这个大明,太祖成祖时候自然骁勇无敌,可到了英宗土木堡之后,朝中勋贵被扫荡一空,文臣开始逐步掌握朝政,皇帝也变得一个赛一个的软,好不容易出个有种的正德,最后还死的不明不白,这大明朝也就一天天衰败下来。
这个新晋登基的皇帝,皇太极暂时还有些摸不准脉门,不知是像他哥哥那样爱好木器雕工,还是像万历天子那样喜欢数钱,不过从今天敢于上城的举动来看,应该还是个有些脾性的,北宋时候宋真宗可是在寇准威逼之下才敢上城见见将士,如今大明还远远并没有到危急存亡之时,这皇帝应该是自己主动上来的,至少不会是个胆小怕事之人,倒是要小心应付。
前头多尔衮和多铎打了一阵,两家都损失了些兵力,皇太极也知道不可能再把其他人派上去,自己这边至少要做出个表率来,沉吟一阵,吩咐索尼道:“让镶黄旗上去试试看,新编那两个蒙古旗也跟着!”
镶黄旗是豪格的,蒙古旗则是皇太极继任之后新编出来的,也就是蒙八旗的原形,这会儿刚刚被收拢进来,正是打算立功的时候,因此心气也足,让他们多打一打,豪格的镶黄旗就能少受点损失,反正蒙古人不是同族,虽然比满人还不擅长攻城,但综合战力肯定要比那些汉人包衣强,算是当炮灰的良好选择,索尼也知道皇太极忧心什么,点点头传令去了。
片刻之后,镶黄旗居中,两个蒙古旗分列左右,豪格顶盔掼甲拿着大刀,带领部众缓缓开进,刚开进没多久,城上的大炮便开始发威,挨个给冲在最前面的盾车点名,巨大的炮弹砸在盾车上面,顿时便是木屑纷飞,有几个弓手躲避不及,被扎得刺猬一般,豪格刚刚一直都在阵中,知道这东西的厉害,忙催促两个蒙古旗加速行军,包衣们则是跑过去搭建云梯。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无法阻止人家搭建云梯了,梯子很快架好,最先一拨依然是包衣们先冲,两个蒙古旗下了马,排在第二梯队,最后则是豪格的镶黄旗,后金阵中战鼓隆隆,包衣们蜂拥而上,城头神机营先是一阵火铳,跟着弓箭手们开始倾斜箭雨,不过因为盾车数量太多,不少人都是躲在后面,等到快接近时候在扛着盾牌突然杀出来,因此命中率很不理想,反倒是有几个火铳手出现炸膛状况,开打之前就出现战损,让期待酣畅淋漓胜利的崇祯很不高兴。
其他人却早已经习惯了,毕竟神机营还算好些的,各地卫所军镇的火铳更加不堪,有的甚至一半多都打不响,响了也是伤到自己人,因此还是弓弩之类的东西更适合些,城上的石头也都预备了不少,见有人开始登城,立刻招呼着往下狠狠砸去,刚刚打了一阵,包衣们已经有些麻木了,这次显得比之前能扛的多,哪怕损失依然很大,却还是前赴后继的向上攀爬。
宋虎心情逐渐沉重起来,之前怎么打都好,他也没这么紧张过,可如今皇帝就城上,虽然是在城楼那边被众将士环绕,随时能够下去,可他心里还是没法踏实下来,甚至孙伯平和京营的主官们也是如此,这么一位九五之尊就在身边看着,对士气方面的确是有很大鼓舞,可打起来也真让他们胆战心惊,生怕哪边飞来一支冷箭,伤到了前来督战的皇帝。
“砸,给我狠狠的砸,油锅呢,把滚油倒下去,再去把金汁抬过来!”无数军官在城头四处奔走,用鞭子驱赶那些动作缓慢的士卒,好在明军因为皇帝上城,士气也是大增,倒也没什么人刻意耽误,哪怕原先有些怯战的,此刻也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时有人在往城下扔石头的过程中被流矢射死,后面的人却依然蜂拥而来,捡起石头继续朝下面砸。
战斗持续了快一刻钟,城下的后金兵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走得相当干净,城头上的明军觉得自己打了胜仗,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大声嚎叫起来,崇祯皇帝一直有些阴郁的脸色,也变得好看了些。
其实他的阴郁并不是因为神机营火铳的问题,这东西他自己并不了解,最多觉得质量差些,却也没太当回事,毕竟明军打得不错,虽然不敢开城出战,却也让后金难以越雷池一步,他也没有遇到半点危险,心中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他之所以脸色难看,实在是因为这场面前所未见,从前哪里打仗,兵部都是呈上一份折子,大概其把事情说过,随后弄一篇不知经过多少人润色过,将各方面都照顾到的杀敌和战损数字,就算是对战争的全部了解了。
今天到了城头一看,城下的大兵几乎让他有些眩晕,好在城头自己的人也不少,又慢慢定住了神,只不过从攻城战一开始,他就结结实实的被上了一课,遍地都是死人,冲天的血腥气味,到处都是断臂残肢,城下有被石头砸成稀烂的尸体,城上同样有中了流矢的明军,到处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似乎一不留神,你就会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
崇祯曾经看到过一个长相清秀的小兵,来来往往几次搬运炮弹和石料,显得很是灵活,他还打算等打完了仗,叫这小子过来聊聊,问问家里几口人,粮食够不够吃,娶没娶媳妇,可不过一转眼的工夫,那小兵就在用石头砸人的时候,被一支冷箭钉进喉头,哼都没哼便倒毙当场,这让他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充分了解,再不是之前那种什么都没见过的傻子了。
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四十八章 乌云压顶(一)
这个世界除了极少数有特殊原因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被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