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明犬 >

第113章

明犬-第113章

小说: 明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真的是他们,那自己恐怕还真小看这个周老爷了,能够招呼官兵帮他当劫匪抢东西,哪怕是用钱请的人,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就大明官兵的尿性,你若是个没根底没势力的,拿钱去找军队帮你做这种事情,保不齐军队头脚收钱,后脚就把你杀了,直接把钱黑掉,更过分些的甚至可能直接带着人把你家给洗了,这种事他们绝对做得出来。

    想到这里,宋庆也不急着处理了,温言对苏小乙道:“你先回去治治伤,我刚刚从京城回来,很多事情还都没个数,晚上我把大伙儿都叫来,你给我们从头到尾说说,从我们离开时候说起,也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才好。”

    “是,小人这就回去治伤,晚上再来拜见大人!”苏小乙忙又磕了个头,老老实实的退了出去,走出营帐之后,才忽然倒抽一口冷气,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总感觉跟宋庆说这会儿话的工夫,凶险程度比之前跟那些劫匪动刀子还要强烈,真不知道这位小大人在京城杀了多少人,比起离开徐州之前,气势上可强了太多,他刚才甚至不敢把腰杆直起来。

    ps: ; ;本日一更送到,大家早上好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对台(上)
    对宋庆突然暴增的压力和杀气,苏小乙觉得有些纳罕,但更多的却还是兴奋,就像他自己之前所说的那样,自从宋庆离开徐州之后,他那边的好日子可谓瞬间就消失了,原本他每天都跟老太爷似的,坐在碧波池门口的太师椅上晒太阳,看看往来的熙熙攘攘,有一阵总跟着丁魁混,人也变得文青不少,若不是文化程度实在太低,几乎都快变成诗人了。

    可自从宋庆离开徐州之后,他的生活瞬间发生转变,最初那十几天还好,因为大批管事的离开,他只是要负责更多工作而已,忙碌倒是真忙碌,但内心比较充实,也没那么多糟心事情让他发愁。

    只可惜好景不长,十几天工夫一过,他就得到了衙役们的亲切问候,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城里有不少混混总在碧波池和超市附近打架,有的甚至直接打进去了,两边的伙计都是军户或者泼皮出身,见到这种情况,立刻也是扑上去打,可两伙混混打架时候没人管,只要碧波池和超市的人一出手,立刻就有好几队衙役冲了过来,把闹事双方全都抓走,而且显得特别铁面无私,谁的面子都不给,那些过来闹事的都是些散户,原本没什么势力,衙役们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扫宋庆的脸面。

    而且只要进了衙门之后,最初闹事那帮没多久就给放走了,反倒是超市和碧波池的伙计们被拘押起来,直到苏小乙带了银子过去,才算把人给赎出来,一次两次的还能自认倒霉,可这种事情越来越多,他苏小乙十来岁就出来闯江湖了,什么手段没见过,哪里还能不警觉,顿时知道这是有人在故意整治他们。只是一时半刻之间还真是无从判断是谁下的手。

    可问题是警觉归警觉,却拿这事一点办法都没有,根本没人给他这个昔日城南王面子,甚至搬出宋庆来都不好使,对方似乎根本就不怕这些,衙役们胆气也都很壮,开始还有几分余地,后来愈发的蹬鼻子上脸,甚至有衙役上门来收平安银子的,苏小乙也算是条汉子。想到宋庆临走时候的信任。硬是咬着牙没给。可这日子也就愈发的不好过了。

    这两家正经买卖还算好的,宋庆名下那些赌坊受到冲击更大,那边聚集的都是闲汉,而且很大一部分哪怕跟宋庆没关系。也都整天强调自己是宋大人的跟班,见了敢在附近闹事的,当然毫不客气冲上去开打,衙役们自然又是火速出现,该抓人抓人,该罚款罚款,苏小乙有心不管那些人,可人家都说自己的宋庆的弟兄,真不管的话宋庆名字不好听。最终也只能继续拿钱赎人,几次三番闹下来,他也开始派人展开了调查,查来查去之后,最大的嫌疑锁定在周进周老爷身上。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不是周老爷亲自做的,也不会是他吩咐的,但苏小乙的手下却查到有周家的护院去跟那些混混们接触,双方还有银钱往来,而拿了钱之后那些混混便作死一般的跑到宋庆的地盘里闹事,有时候甚至老哥儿一个都敢来,反正最多挨顿打,衙役们保证就会出现,绝对没有生命危险,到了衙门问两句就会被放出来,等待下一次的神圣召唤。

    查到这个份上,苏小乙若是再不能确定是那姓周的搞鬼,他十来年江湖生涯也就白混了,况且因为处在还算核心的位置,宋庆跟沛县那位周二老爷的事情他多少也知道点,加上碧波池开业那天周家没来,两边的矛盾其实原本就不少,如今宋庆入京勤王,周家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倒是也不稀奇,只不过这么干下去的话,对碧波池的生意也没多大影响,反正他们人手有的是,被抓进去了派别人顶上都行,难不成周家费了这么大劲,就为给宋庆添点恶心不成?

    不过随后发生的商队被抢劫事件,就让苏小乙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商队可不是一般的机构,那是宋庆整个商业体系的输血管,是命脉一般的东西,苏小乙虽然不懂那么多现代商业词汇,可也知道这是宋庆的命根子,若是商队不能按时回来,或者说是中途被人家抢劫了,导致碧波池这边没有足够的东西可用,超市的货物出现短缺,最终结果可是很严重的。

    这年头做生意虽然也满是骗子,但本身的诚信度却非常好,毕竟还是个礼义廉耻的时代,商人做生意赚钱也都是要讲究脸面的,太过分的事情不能做,失信于人的事情更不能做,具体到这件事情上头,碧波池各种奢侈享受绝对不能断,超市所需要的东西更是不能少,否则几天时间就能将买卖败坏一半,到时候哪怕再想法子补救,也很难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了。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就在距离碧波池不到十里的地方,一家类似的买卖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最后准备阶段,马上就要开张营业了,应该就是最近这几天的事情,徐州地面儿本来就不大,从前运河在这边过的时候还好,自从改到邳州那边,这头人口经济都有所下滑,因此这种买卖一家就足够了,多一家肯定会发生竞争,最重要的是新店的老板就是那位周老爷。

    正因为如此,苏小乙才着了急,生怕这一次的东西再被人家劫走,到时候周家的买卖一开,宋家的买卖却无法正常经营,生意肯定被人家抢走一大半,宋庆走的时候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看好这片家业,到时候他可真没法交代。

    他毕竟是个从小混江湖,胆大心狠的老手,当然不肯坐以待毙,主动去招惹周家,他没那个本事,宋庆走之前也特意嘱咐过,绝对不要这么做,那周老爷的身份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一个泼皮混混,比起人家来差的太远,就是当初宋庆在的时候,同样也拿人家没辙,只能去找人家族兄弟撒火气,因此直接找周家麻烦他肯定是不敢的,只能想办法进行补救。

    他补救的方法,自然就是亲自领着人赶过去,一定要保证这一躺商队的安全,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前几天便领着手下最精悍的二十几个人出去,在半途中迎上了商队,可快要到徐州的时候,却依然遭到了土匪的打劫。

    当然,这些土匪在他看来都是假的,这帮人虽然说不上多么训练有素,但显然也不是土匪那种乱糟糟的劲头可比,战斗力虽然也不算强,可同样要比土匪略高一筹,可谓纷乱中带着规矩,怯懦中还存留几分勇猛,而且视抢劫这种事情为天经地义,丝毫没有土匪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时刻担心被人围追堵截的谨慎,可真正出手的时候,手段上头却还不算太专业。

    这种奇葩生物在大明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兵。

    官兵终究是官兵,战斗力再弱也比苏小乙手下这些泼皮混混强,而且这些官兵似乎还都有两下子,加上他们人多,又都骑着马,哪怕苏小乙已经拼了命抵抗,并且保护商队的财产,最终还是被人家抢走了两成多,还死伤了不少人。

    这么大的事情,确实足够引起注意了。

    当天晚上,听过苏小乙描述,所有人全部都谨慎起来,毕竟这事情不小,又是涉及到了官兵的,哪怕是素来有些大大咧咧,对这些兴趣不大的洛小北和薛五等人,也不禁重视起来,不过谁都没有率先发表意见,全都把目光投向宋庆,毕竟这才是主心骨,碧波池和超市的生意也是人家的,宋庆不先定个调子,或者干脆说个行动方略,他们也不好先说什么。

    可等了半天,宋庆却没事人似的点了点头道:“知道了,再看看吧,今天晚上先到这里,周家那个新店不是这两日就要开张了嘛,等他们开张的时候再说。”

    很费解啊!

    所有人都觉得有些摸不清头脑,因为哪怕最晚加入的周陵等人,也都很清楚宋庆的脾气,那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即便就不马上报复,好歹也得先拍案大骂一阵再说,如今竟然直接一句知道了,就把事情搁置起来。

    事有反常即为妖,这里头肯定有问题,不过既然宋庆已经定了调子,而且说是要等周家的店开起来再说,他们当然也不会有意见,面带疑惑的纷纷推了出去,到外头找地方分组讨论去了。

    宋庆自然也不是不在乎,只是刚刚回来,很多事情还没掌握第一手资料,苏小乙这边虽然说的很详实,但他还想再等等看,比方说州衙那边的态度如何,毕竟他回来和他当初不在徐州,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如今他已经在这里了,他很想知道那边的老爷们会作何反应,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过来找茬,以此来判断一下州衙和周老爷之间的关系究竟多深。

    ps: ; ;本日第二更,晚上还有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对台(中)
    周老爷是个士绅,这是大明基层的统治力量,封建王朝的朝廷政令基本上也就下到县一级,再往下基本上都是由士绅乡绅和里正村长之流管理,县衙主要管他们这些人,或者说是跟他们这些人合作。

    一个比较强大的乡绅,甚至能够跟县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平起平坐,那位周二老爷周丰其实就是个乡绅,不过实力还没达到能对付知县的程度,这也是宋庆当初敢对付他的勇气来源所在,只不过那时候敢对付周丰,却不敢对付周进,只能说明这两者在身份上边的不同,因为周丰只是乡绅,而周进却是个士绅,他家上辈出过一个举人,全家身份一下子就不同了。

    封建时代讲究士农工商,所谓士说白了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而且您至少还要是个举人,秀才除了极特殊情况之外,一般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不见世人都说穷酸秀才,却绝对没有人说穷酸举人的,因为你到了举人的位份上头,理论上是可以做官的,甚至可以做到县太爷和知州,哪怕没有出来做官,在地方上亮出身份来,那也是可以平趟县衙面不改色的主儿。

    这里头其实有个关系网的问题,因为秀才的朋友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太高的可能会有,但绝对不会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