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时代-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倒在地上,血肉模糊,细细看去,赫然发现,那名清兵的下肢不知到了何处,肠子滚落出来,被碎石压着,情景格外的可怖。
见惯了死尸的张国柱,到了这个时候,也觉得格外的恶心,猛的下定决心,不管不顾的对着部下喊道,“把其他的火炮都给我拉过来,全都给我拉过来,把他们的火炮给我压回去。”
就在他说话的当口,孙永金的士兵还在悄悄的移动着那些射程稍近的小炮,通过堑壕,不断的将他前移,然后对着清兵的城头,不断的进行直射。
可以说,张国柱最初让孙一的民兵队挖出这一个个堑壕,就是他最大的失策,可是,人一旦开始害怕,并且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时候,这样的失策还会不断的发生。
那些民兵队挖掘壕沟的行动还没有停止,在孙永金派出主力部队之后,这种挖掘的速度更快,很快就迫近到永昌城下,那些火枪兵拿着鸟铳对准城头,只要看见有人探头,就把排枪倾泻过去,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
那些清军炮手常常探出一头来,就被狠狠的压回来,以至于他们只能拼着感觉去胡乱开炮,这样的炮击,对于那些躲藏在堑壕之中的孙永金士卒来说,可以说是毫无威胁。
白文选也躲在堑壕之中,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说起来他们以前也是很善于使用火枪的,但还是没想到,把鸟铳聚集起来,会产生如此的威势。同时,看着那些从清兵之中缴获过来的火炮不断的摧残着清兵的城墙,更是乐开了花。想不到赵布泰和杨硭乐螅刮亲隽苏饷匆患檬拢绻皇钦庖幻琶诺暮煲拇笈冢且牍タ擞啦腔拐娌皇歉鋈菀椎氖虑椤�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他错了,就算没有红夷大炮,永昌城依然是对他们大门敞开的。
只见清兵其他城门的火炮源源不断的聚集到这一片城墙上,一时之间,也产生了极其骇人的威力,虽然毫无准头,但至少声势是摆在那里的,并且给予城中的守卒不少虚假的信心。
这时,一阵惊天动地的声音陡然响起,大地仿佛都在摇动一般。白文选只觉得眼前一花,跌倒在地上。张国柱更是直接扑倒在城墙上,一片碎石如雨点一般的落下来,如果不是他的身上还压着一名亲卫,或许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知过了多久,他努力的推开伏倒在身上的那具死尸,然后看见城墙处破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原来孙一不仅仅在挖着堑壕,同样也在挖着地道,刚才就是埋在城墙下的火药发生巨大的爆炸所产生的声音。也不知那些家伙埋了多少炸药,原来立于那块城墙之上的火炮已经被抛到空中,然后扔到一个民房的头上。同时,就在那块城墙附近的清兵更是被清了个干净,有些人甚至于被这股巨大的声响震死了过去。
就在张国柱发愣的时候,倏然之间听见一股歇斯底里的声音,把他彻底的拉回现实。
“城破了!”一名看见缺口的清兵大声的喊道,然后就要朝着后面跑去。
不过,就在他身边的一名将领也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从刚才的爆炸声中回过神来,本能的拿起刀,冲着那名逃跑的清兵就砍了过去,大声的怒喝到,“谁敢逃跑,就是这个下场!”
这一声怒喝,顿时就止住了清兵溃逃的步伐,而且这个时候,张国柱也带着亲兵冲到了缺口处,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一起堵住缺口啊!”
看见自己的主帅出现在缺口处,那些清兵立马就有了主心骨,连主帅都还在战场上,他们这些当兵的,怎么就能逃了呢。有时候,打仗凭的就是一股气,只要把这股气提起来了,这些清兵立刻就会变成一等一的精锐。
他们人挨着人的拿着长矛对准缺口,只要有人冲进来,就是一阵乱戳。城墙上的人更是不断的把各种东西扔到缺口处,企图再度把他们堵起来。
不过,这种企图是没法轻易达成的。在看到缺口的那一刻,双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里,那些躲藏在堑壕里的士卒纵身而起,一排排的长枪同样被顶着从缺口处冲了进去。
到了这个时候,勇气、武艺什么的都成了不管用的东西,人挨着人,随便一枪刺过去,就能干掉一人。同时,双方都是拼命,他们非常的明白这个缺口就是关于这场战斗胜利的关键,每个人都不肯退后,不断的有人填到这个缺口的部分来。
永昌城的清兵化作一道道的细流,都是向着这个缺口聚集,要把缺口重新填回去。
城外,打着“孙”字旗号的士卒同样密密麻麻的朝着缺口冲了过去,那些拿着火枪的士兵不断的开火,企图压制城墙上那些填补缺口的清兵。
不过,这个时候,清兵完全就是提着一口气在那里搏杀,谁也不肯退后,不断的有人倒下,又不断的有人冲上来,把土石朝着入城的长枪兵和挺着刺刀的火枪兵砸了过去,要把他们连人带石头一起填到这个缺口中去。
此刻,仿佛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里,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在另一个城门处,一门火炮从堑壕里伸出一个头去,然后“轰”的一炮,砸在城门处,只惊得城墙上的清兵一阵惊慌。然后看向城门,拍拍胸口,暗暗庆幸着,还好,城门处堵满了沙袋,这一炮还没把城门怎么样。
不过,很快第二炮就打了过来,在这种直射之下,再度精准的打到城门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那些沙袋堵塞的城门显然变得不那么安稳。
城墙上的清兵更加惊慌,拿起弓箭和鸟铳,朝着躲在堑壕中的火炮反击。可惜,这一切都做得太晚了。又是一炮砸在城门处,实心的铁球打穿沙袋,顿时就轰下一个缺口出来。
紧接着,一队队的士兵乘势而起,拿着火药塞进那个缺口处,把城门彻底的炸开。此时的清兵都被吸引到最初的那个缺口,这里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人能够防守,那里挡得住这些准备已久的人,只见得一队队的长枪兵和火枪兵冲进城内,然后听见有人喊道,“城破了,北门破了!”
第六十一章大势已定
城中的清兵本来就是提着一口气在战斗,正当他们拼命的堵在缺口的地方,用血肉之躯拿着长枪同对方进行搏杀,摆出一副以命搏命的架势,要把冲进城的敌军全部撵回去的时候,突然之间,就从背后传来有如山崩一般的声音,到处都是有人大声喊道,“城破了!”
犹疑的情绪飞快的传播,很快感染了聚集在缺口处的清兵,并且这种犹疑的情绪也很快消散,他们开始无比确认的知道,敌军从另一个城门处攻了进来。顿时,绝望攀沿在他们的心头,把那股死守的气势一下子就泄了下去,聚集在缺口的清兵呼啦啦一下溃退了下去,甚至于用不着别人来追赶他们,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张国柱在听见来自另一个城门的声音后,就非常肯定的知道,这个城池守不住了,无论是杨故撬荚对兜牡凸懒颂谠侥潜叩氖盗ΑM保卜浅5牟幻靼祝裁辞桓鎏谠骄谷谎隽巳绱说囊恢П沓隼矗路鸫犹於狄话悖婕0愕尼绕穑缓蠼炼耪鲇啦急涞貌荒敲窗参取�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是想那么多的时刻,腾越一地来了这么多人,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久前,清兵就是因为粮草不足,才不得不放弃对李定国的追击,任由他撤向孟定一带。
所以,张国柱心念转得奇快,看向自己还能控制得住的兵马,说道,“弟兄们,城肯定是破了,咱们逃是逃不出的,这一仗,敌人死了这么多人,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我们。你们都是跟着我多年的老弟兄了,本该给你们找条出路,但现在只能对不起大家,让你们跟着我再去拼一次了。”
跟在他身边的亲兵听到主帅如此说,嗫嚅着嘴唇,最后却是点点头,再没有说什么,闷着头,就跟着张国柱冲了出去。
这几十个人,迅速的穿行在永昌城的街道处,朝着粮仓所在的位置直奔而去,一路上杀气腾腾,在这个城池已经被攻破的情况下,实属难得。
同时,那些最先冲进城池的军队,除了继续扑向其它几门的士卒,也有着大队的士卒在俘虏的引导下,急速的向着粮仓扑去。
尽管他们使用的是高科技农场,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粮食,特别是在军队急剧扩充的情况下,对于粮食的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不能把永昌府的粮草抢到手上,他们很有可能不得不因为粮食的问题,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全线转入休整之中。
所以,孙永金在入城之前,就给各个攻城的军官下了命令,在攻克城池之后,最先要抢占的就是粮仓。永昌府今年收割的粮食全都堆积在这个城池里,同时,还有其它各个州府为了支援永昌的军事行动而运送过来的粮食。
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只要把这些粮食抢到手中,他凭着克隆人的坚韧,就能再度向大理府发起攻势,乘着沅江还没有沦陷,把吴三桂和多尼逼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张国柱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两队人马都是朝着粮仓所在的地方聚集。
城中的粮仓有着好几处,最初这是为了防备意外,避免城中的粮食一焚而尽,如今却是给双方的人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入城的军队在俘虏的带领下,首先抢占了一处粮仓,然后看见西门的不远处燃起熊熊大火,那名俘虏说道,“那里就是粮仓所在的地方。”
担任军官的剑士听到俘虏的话,心中也是焦急,问道,“城中还有几处粮仓?”
“三处!”俘虏老实又巴结的说道。
“好,咱们就分兵三处,一定要把粮食抢下来。”说完,就把他把本来就不多的人分成两处,同时对部下下令到,“去叫援军,看见有人进城,就让他们来保护粮草。”
“是!”部下大声的回答到,然后掉头离开。
在那几个人离开之后,剑士所带领的兵马同样分成三路,扑了过去,他不求彻底的歼灭那些烧粮的清兵,只要把他们纠缠住,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援兵支持。
果然,分兵之后,他们很快就撞上张国柱所带领的人。
此刻烧粮的清兵同样不多,张国柱拼死集结,也没有集合起多少人来,所有人都在城池中乱撞,朝着没有多少枪声的南门跑了过去。他们以为这样可以逃出一条性命,浑然没有想到,如此溃逃的军队,如何能够挡得住对方的追击。何况就在南门,同样有着坑坑洼洼的堑壕,在他们建制完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攻打,如今一片混乱了,倒是敢于亡命的冲击那片地方了。
他们不仅冲击了,而且有人跨过了一个个壕沟,眼看着就要朝着大山隐了过去。
孙永金看着溃逃的清兵,没有理他们,只要攻克主要的州府,当那些隐入山林的清兵就别想找到吃的,而且失去建制,根本斗不过那些山民,那个时候,他们自然会乖乖的跑回来投降,如果不投降,就让他们死在那些瘴疾之地吧。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粮食了,经此一战,清兵已经失去了对滇西的控制,此时,不收拢那些散落边地的明军,更待何时。可惜的是,被他派出去的王品迟迟没有消息,若是能够再得到永历的认同,那就更好了,就像当年孙可望整编明军一样,以大义的名分,再度把明军整合起来。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忠君思想可是很浓厚的,就连李定国这些大西将领,在融入永历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