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时代 >

第135章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35章

小说: 明末之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的利害,李定国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满清虽有绿营九十万,但是并非个个都是战兵,其中像吴三桂部,张勇部这样的能战之士更是极其珍贵,此战过后,清兵至少暂时丧失了向西南发动攻击的机动力量。

同时,四川、广西等省的清兵空虚,正是乘势夺取的大好时机,倒是贵州有点麻烦,多尼窜逃之后,就躲在贵阳城里,收容了大量的八旗溃兵,爱星阿率领的满清援兵也是走的贵州一途,再加上贵州本来就驻扎着洪承畴标下的另一名提督李本深,到时候三军合营一处,很是可观。

不过,麻烦毕竟只是麻烦,已经谈不上什么太大的威胁,所以现在李定国心情颇好,看向身边的孙永金时,发现他的心情也是极佳。

其实,这个时候,孙永金的心情怎么可能不好呢,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拥有了如此庞大的势力,其中城镇中心传送过来的克隆人士兵更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和最为能战的精锐。

不过,最让他心情好的,是在天空的黑幕即将拉下它最后一角的时候,他能够站在历史的风云浪尖,力挽狂澜,给予满清迎头一击。

当然,这一切全都依靠了一个极为bug的东西,但是,只要能够让这片黑暗依然能够闪烁出一丝希望的光亮出来,让这种变态的bug存在,又有什么不好呢。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城镇中心的爆兵程度似乎快要达到一个极限,现在每升一级的所需要的声望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天文数字,但是,这已经足够了,他已经在这块世界获得了立足的资本。

沉思之间,一百五十位红衣大炮已经架设完毕,震天的轰鸣声响起,一颗接着一颗实心弹像雨点一般的落在城墙上。

此刻,无论是巴思汉还是吴三桂都是脸色灰白,他们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如此壮观的景色会在他们几乎要统一天下的时刻,落到他们的身上。

实心弹丸撞在城墙上,震起漫天的碎石,更让守卫在城池上的人觉得天摇地动,仿佛天地随时都会塌下来一般。

那些守卫城池的八旗兵更是脸色惨白,因为他们知道城破之后,他们这些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他们曾经对云南百姓怎么做的,这些明军定会百倍千倍的还回来。

所以,他们只能是死守城池,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守住曲靖城池。

可是,纵然曲靖城里,所有的清兵都抱着一样的想法,他们也知道,在明军绝对性的优势面前,他们就算真的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守不住这个城池。

三日后,明军的红衣大炮在城西北角炸开一个缺口,大队兵马蜂拥而入。巴思汉、吴三桂在缺口处集结大军与明军交战,双方死伤枕藉,如果把尸体全部堆积起来,已经足够堵塞缺口。

紧接着,南面城墙又遭明军云梯部队突破。

巴思汉、吴三桂无力回天,率队与明军展开巷战。

巷战之中,吴三桂被火枪兵乱枪打死。

巴思汉见势不妙,退守曲靖府衙。

明军将府衙团团围住之后,纵火焚烧,但见火箭无数,有如漫雨,府衙之中,房屋尽焚,再添上十几个万人敌投入府内,巴思汉与几十个八旗兵无一生还。

噩耗很快传到贵州,然后天下震动。

第三卷第一章屯田

紫禁城的红墙金瓦铺垫出一股恢宏的气势,一张张精美的壁画更是张扬着此地的财富,数之不尽的宝物、古董静静的摆放在精致的阁楼中,无一不是聚集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他们象征着这块土地上人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其中的意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它的创造者一样,小心的爱惜它。

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一对精致的青花瓷瓶“啪”的一声脆响,跌落在地上,工匠们花了无数个夜晚,精雕细琢,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也就在这“啪”的一声脆响之中,荡然无存。

推倒它的是一个男子,远远的看去,显得有点瘦弱,甚至还有气虚的感觉,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因此忽略了他的暴躁脾气。

因为这个人就是满清王朝名义上以及实质上的统治者,顺治。

一个普通人拥有暴躁脾气,那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皇帝,那么他的暴躁脾气将是极为可怕的一种存在,而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周围的人更是得战战兢兢、伏跪在地。

如今,这个曾经当过很久傀儡皇帝的顺治,就在不停的爆发着他的怒火,仿若喷发的火山,久久不能停歇。

古董,文物,代表着历史传承的东西,在他肆虐下,仿佛摇晃在大海中的玻璃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埋葬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对于只要抢夺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人类向来是没有什么爱惜之心的,顺治很显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所以,那些闪烁着历史光芒、体现着智慧结晶的精美物品,在他的眼里展现不出丝毫的价值。

如果要说这些东西一定有什么价值的话,就是让他暴怒的情绪得到了发泄。

赵布泰中伏身亡,五千八旗全军覆没,陪他们一起送死的是无数的绿营和吴三桂部下的亲信将领杨�

紧接着,局势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的恶化,多尼败、罗托败、云贵主力大军受挫。

一个接着一个噩耗传来,使得他心情也在一天天的变差,就像是有一口痰憋在胸口里,怎么吐也吐不出来。

如今,更是传来一个天大的噩耗,吴三桂和卓罗被分而击之,云贵大军全军覆没,当年杀进云南的三路大军,十停去了七停。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直憋在胸口中的那口痰顿时吐了出来,上面夹满了血丝,带着警示的意味出现在顺治的眼前。可是他浑然不顾,一下子就扑倒一张地图面前,一块代表着吴三桂的黑点被他狠狠的划掉,然后把笔摔到地上,再用力的踩上两脚。

当他再看向那张地图时,眼睛里几乎可以喷出火来,眼看着统一天下的一盘大棋要在他的手上落下最重要的一颗子,没想到打虎不成,反而被虎给咬了。

这其中最为可恨便是腾越的一个小员外,就是他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给明军来了一个咸鱼大翻身,奇迹般的一路连败清兵,势如破竹,无人能挡,进入云南的八旗兵几乎尽数凋零。

满人兵少,汉人兵多,八旗兵死一个便少一个,迟迟难以补充,可在云南一役,多尼、赵布泰、卓罗这些个家伙,竟然给他连续折损八旗兵达数万之巨,这要他如何能不痛彻心扉,火冒三丈呢。

不过,更为可怕的是对满清八旗声望的打击,无敌威名一旦破灭,那么汉人还会在他们面前俯首称臣么,蒙古人还会那么老实听话,乖乖的当他们的盟友么,还有那个一向软弱的朝鲜,不知又会蹦出什么幺蛾子出来,这些家伙不是一向崇明反清的么。

总之,不把那个小员外兴起的歪风邪气压下去,是绝对不行的。

想到这里,他再不迟疑,拔出长剑,朝着一张雕花椅子,狠狠的劈下去,怒声喝道,“我必御驾亲征,亲手拧下永历小儿的脑袋不可。”

就在顺治信誓旦旦的劈烂椅子时,身在前线的爱星阿、多尼、李本深可没有他那样的信心。

吴三桂战败身亡的消息传来,对于他们来说犹如晴天的一个霹雳,瞬间就把他们炸得晕头转向。

赫赫有名的平西王,威名无双的八旗兵,满清集结于西南一带最为可怕的一支主力精锐,一夜之间,就这么没了。

同时,作为云贵主力的后方基地,贵州的清兵更是承受着吴三桂战败所带来的直接恶果。

爱星阿得到消息之后,除了快马飞报京城之外,第一件事就是同多尼、李本深等人会师,合营一处,共同商讨对策。

多尼结巴着没有多话,但是只要开口,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固守贵阳,向朝廷请求更多的援兵。

李本深畏惧之色倒不是太多,再加上吴三桂与他交好,听到噩耗之后,甚为悲痛,寻思着乘明军久战师疲,为吴三桂报仇呢。

爱星阿作为朝中的一等公内大臣,更是不能弱了气势,何况京城来人,向来瞧不起明军,没有吃过苦头,以为只要奋勇出击,就算不能攻破云南全境,至少也能遏制住明军攻击的势头,于是,极力主战。

双方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李本深虽是方面大员,可是在满清贵胄面前,那就是狗一样的存在,双方虽然争论的激烈,但完全没有要参考他意见的意思。

因此,李本深也只能是乖乖的在一旁听着,模样儿甚是乖巧。

可是,双方还没来得及整出个所以然来,明军大军压境,朝着黔西一带发动猛烈的攻势。

多尼、爱星阿再也来不及争论,忙点齐兵马,在安庄一带与明军遭遇,然后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明军攻势如潮,马惟兴、塔新策等人更是立功心切,面对多尼部下赫赫有名的八旗铁骑,居然毫不畏惧,犹如一柄尖刀一般,冲进敌军阵势,打乱对方的阵型。

多尼部八旗兵在云南连遭败绩,士气低落,虽然从贵阳出城之时,气势如虹,仿佛又成了那支无敌雄师一般,但实际上已经被明军打得胆战心惊,面对马惟兴、塔新策等人悍不畏死的攻势,顿时,心下大恐。

紧接着,孙永金增援马惟兴、塔新策等部,派出火枪兵,将如雨的排枪击打在那些八旗兵的身上,恐慌之情,迅速的扩散到每一个清兵的身上,再次崩溃已经变得不可避免。

多尼溃败之后,李本深和爱星阿立刻便变得立脚不稳,如果不是爱星阿和李本深都派遣了军队断后,说不得这支贵州的强军当下就得全军崩溃。

不过,纵然他们逃得性命,但是面对明军的攻势,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稿,明军用师已老,纵然现在士气大涨,但是也不可能攻破清兵重兵把守的贵州。

果然,双方在黔西一地展开对峙,小规模的摩擦不断,但是大规模的交锋却没有再出现。

看到明军暂时停止进攻,李本深、多尼、爱星阿等人悬起来的一颗心,顿时放了下去。

经此一战,无论是李本深还是爱星阿,再也没有半点主动求战的心思。

如今,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双方这么对峙下去,直到永远。

因为一旦开战,谁也不知道他们会落下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吴三桂。

想到吴三桂的下场,李本深、多尼等人一阵黯然神伤。

自从孔有德、尼堪之后,又一颗在清兵入关,征服天下的战争中闪烁出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

而且,同样是死在西南明军的手上。

这支明军仿佛总是能给予满清无穷无尽的意外一般。

在金声恒、李成栋这些反正明军被铲除之后,清廷以为永历朝现在总该走向终点了吧。

然后孙可望、李定国带领大西军整合明军残部,向清兵发动了西南反攻,打得清兵丢盔弃甲,一路溃败。

在孙可望内讧之后,清兵一路压到云南边境。

结果,孙永金强势崛起,一举扳回了明军的颓势,最后连吴三桂都陷落到了这一场该死的战争中,把他的大好头颅,像玩具一样摆在双方的阵前,不停的摇来摇去,侮辱之意,令人发指。

这可是赫赫有名的平西王啊!

可惜,明军觉得,仅仅是这样还不够过瘾,而且清兵也没有多大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