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在地球上或者是在外太空其他星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在自然的状态下,都会因为某种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积极的方向,也就是通过变异,使生命体不断进化,从而更加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另一个是消极的方向,同样是通过变异,使生命体出现异类,这些异类要么迅速地消亡,要么成为更加危险的破坏因素,与产生它的母群发生强烈的对抗,使之不得安宁。似乎从上帝创造万物那一刻起,就让万物之间相生相克了,也许这就是世上万物之间遵循着的永恒不变的定律吧。
就拿人类来说吧,连续不断的变异可以产生这样两部分人,尽管他们在人类中间还属于少数,但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有一部分人可以说是人类当中的精英,他们总是在某一方面具有超过常人的能力,有的具备明显的领袖魅力,有的极富数学才华,有的具有过人的艺术表达力,有的又是经商贸易的高手,凡此种种,无外乎推动着人类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快乐、健康和幸福。
还有一部分人可以说是人类当中的异己,或者说他们是败类,这部分人尽管为数不多,但是他们那些超常的智慧和本领不是用来造福人类或者其他生命体,而是想方设法给人类社会带来痛苦、伤病和灾难。
2。这些变异的根本原因,都在一种承载着生命体遗传密码信息的物质上面,这种物质就是基因。
早在25年前,李大卫在北京中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硕士的时候,就对人体基因的结构了如指掌了。
“人体组织器官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蛋白质的性状和功能则是由基因碱基对序列的编码来决定的。”李大卫在进行课题研究之余,还有给导师当助教的任务。在一次小组讨论课上,他给大学生们讲解道。
“张教授课上讲的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这四个碱基对相互之间的配对,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太不好记了。”一个额头飘着长发的男生说。
“你们现在还不用记那些碱基对怎么排列,只要记住A与T、C与G两两配对就可以了,因为AT之间有两个氢键,就像两项电的插头与插座,CG之间正好有三个氢键,也就像三项电的插头与插座。”
“噢,是这样啊。”几个大学生几乎同时表示明白了。
“100多年前,国家的形式还存在的时候,科学家们就打破国界联合起来,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了人体基因35865个,如果一个基因产生三种左右蛋白质的话,那么人体内应该大约有11万种蛋白质。”李大卫接着说:“现在,人体内很多基因的编码已经被完全解析,从而揭开了蛋白质功能不同的秘密,很多预防和治疗肿瘤、糖尿病、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症等疑难疾病的药物,就是通过基因蛋白质技术研究出来的。”他继续给大学生们讲道。
3。现如今,基因技术比李大卫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更加成熟了,比如说其中的基因敲除和基因嵌入技术。
基因敲除是基因打靶技术的一种,也就是把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代替基因组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基因序列,这种方法可精确地控制基因突变,也可正确纠正机体的基因突变。而基因嵌入也就是进行基因置换,它是利用生命体本身的内源基因序列两侧或外面的断裂点,用同源序列的基因去整个置换内源基因。而把特异性的基因片段重组到带有标记基因的载体上,那就是基因载体的构建。
当前,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地研究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改善人体蛋白质的功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也研制了相当多的基因药物产品,用于治疗某些难治性疾病。
然而,基因技术等科技手段同样也被恐怖分子所掌握,他们使用这些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可以使人类致病的生物,并研发成可以随意释放的生物武器,以达到他们危害人类社会的罪恶目的。
4。事实上,一年当中,李大卫能坐在位于上海浦东的第三行动队指挥部的办公室里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好在现在通讯工具如此的便利,尽管他与他的部下们经常不在同一的地方,通过无线视频电话交谈仿佛对方就在眼前。
在上海期间,他偶尔也会去父母的家里看望一下双亲,但是他更喜欢去的还是元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楼靠南面的那间大办公室,他父亲李元锋教授就在那里办公,有时候老人家还会带李大卫进去一下他的实验室,让他了解和体会一下生命科学实验的一些前沿技术和方法。
李元锋教授眼看就要八十大寿了,银白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戴着金丝边眼镜,身板儿还相当挺拔,他平时酷爱打乒乓球,工间休息总要拉上几个学生,在乒乓球台子上推去挡来打几个来回。
“大卫,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闲工夫到我这儿来了?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你的来意?”李元锋教授正在办公室里阅改一个学生的论文,看到儿子进来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今天是周末,我妈烤了一些甜饼,喊我们一家四口过去一起吃晚饭。我刚好到虹口办事,就绕过来接您一道回去。”李大卫回答。
“好啊!我孙子亚光倒是在学校经常看见他,可是小兰那孩子大概有一个多月都没看到她的人影儿了。你等一下。”说着,李元锋教授拿起了电话,对他的助手说可以让司机下班了,他自己下班坐儿子的车。
“爸,你们现在做的课题是什么?”儿子问。
“哈哈,又来刺探我的情报?我们刚刚在人体里面发现了一种启动因子,人的肝脏、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的组织蛋白只要与这种因子结合,就会启动抗细胞变异的功能,从而这个脏器就不会因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目前我们把这个因子暂时定名为START9A。从已经获取的研究资料看,这个START9A可能还会有其他功能,我有两个博士生正在做这方面的课题。”李元锋教授只要一说到他的研究工作,就有很多话要说。
他看儿子听得很认真,就接着往下说:“这种启动因子START9A并不是所有人的体内都有,我们作了实验室调查,肿瘤病人体内百分之百找不到START9A,还有,一个人可能不是一生都有这种因子,年轻人体内要多一些,60岁以后START9A在体内的含量就微乎甚微了。”父亲说。
“爸,你们是不是应该利用基因技术将这种因子进行加工,使之能够注射到任何人的体内,并且有目的地指向可能发生病变的组织器官,从而使这个器官得到保护。还有,你们能不能检测一下START9A对病毒感染有没有抑制作用?”儿子问道。
“你这个题目出得好,下一步,是应该在START9A功能的开发利用以及在抗感染和控制炎性反应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父亲回答。
这对父子的对话已经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他们交谈的内容看似仅仅与科学研究有关,可谁能想到,李元锋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按李大卫的提示接下去进行的研究,在日后的一次重大反生物恐怖活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5。李元锋父子回到位于淮海路的家里的时候,母亲艾莉娜正在和李大卫的夫人罗兰以及家政服务员小刘在餐厅里面忙活着。
“叮咚……叮咚……”,门铃声还没结束,一个响脆的女孩的声音飘了出来:“爷爷,您回来啦?”
话音未落,门已经打开,一个美丽动人、天真无邪的花季少女出现在门口。“爷爷!爸!一起回来啦,太好了!”这个女孩儿,就是李大卫的女儿李亚兰。
“小兰,一个多月不来看爷爷,好狠心哪!”李元锋一脸的笑容。
“马上要中考,学校这阵子太忙了。”她边答着话,边从他父亲手里接过爷爷那只黑色的文件包。
“你妈、你哥都到了?”李大卫问李亚兰。
“对呀,爷爷和您一回来就可以开饭。”她说。
“爷爷!爸!”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李亚光朝这边打了一个招呼。他是李大卫的儿子,今年19岁,是元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学生,学的也是生物学专业,看来李家祖孙三代是父子相承,这个孙子将来也会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职业啦。
这时,一位白发碧眼的老夫人来到客厅,她就是李元锋教授的夫人艾莉娜博士,大约76岁上下的年纪,欧洲老年女性的外形,却身穿一件浅褐色中式丝绸短袖上衣,与宽大飘逸的裤子搭配,显得格外端庄稳重。为了这次家庭聚会,她还亲自烤制了甜点,因为她知道她的儿子、孙子和孙女都很喜欢吃。
“都到齐啦,过来吧!”她招呼着客厅里面站着和坐着的祖孙四人。
接着,李家暖暖融融的晚餐开始了。
………【第四章 撒丁岛之谜】………
1。李大卫到了吉品组织(GPO)总部,才知道撒丁岛事件的严重性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大卫,你来看,这是撒丁岛地图,这里是卡利亚里市。上次你们就是在这座城市发现不明原因病人,而且采集到了新的病毒标本的。”吉品组织(GPO)副总监高明远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李大卫说。
“是的,我们一接到欧洲大区行政管理署卫生部和安全部的通知就赶过去了。那里发现了一批不明原因的病人,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和颈项强直,当时没有发现死亡的病人。”李大卫说。
“可是,时间过了才一个多月,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高明远说。
“出现了什么问题?”跟李大卫一同来到总部的田村力拓问了一句。
“整个撒丁岛现在已经成了一座静默之岛,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包括岛上的居民,都已经成了木僵状态,一动也不能动。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死亡,而且神志都很清楚,除了几十个老年人死亡了以外,其他人的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还都存在。”高明远继续说。
“全岛都被感染啦?那可是有30多万本岛居民哪,如果加上一个多月以来去岛上旅游度假的游客,哇,那可是不得了啊!”田村力拓表情惊慌地说。
“你们出发后不久,全球行政管理委员会(GLOBALCIVILSERVICECOUNCIL,简写GCSC)公共卫生署就发出了撒丁岛及其附近地区的旅游限制令,岛内居民也被限制离岛旅行。据不完全统计,岛内外发的病人一共有36万人之多。”
“看来是一个慢性的发病过程。我们在达尔文星际生命研究中心进行了这种病毒的传代试验,每传一代病毒的毒力都会大幅度下降,看来不是自然界人与人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显然是一种人为投放的生物制剂引起来的。我们的任务呢?”李大卫急切地说。
“哈哈哈,急啦?这回又不能马上去上海跟你夫人罗兰女士见面了。”
李大卫笑着摇了摇头。
“你马上去撒丁岛,你的副队长桑德拉…里根带人在那里工作半个多月了。还有,听你说,特异性制剂AICP…A3的基因载体已经带回来了,我马上动身去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看看能不能尽快扩增出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