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任性-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功而返。
裕嫔猜想要么是那些女人太过狡猾,要么就是她们没有福气。但不管怎么说,孩子是一定要生的,她们不行,那就找别人来。
于是今年这批秀女一进宫,裕嫔跟皇后商量了一下后,就拿走了一大批的秀女名单。
而熹妃见此也是不甘示弱,如今弘历搬出了皇宫,单靠她派过去的两个嬷嬷不免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能够随时了解到自己儿子的思想动态,熹妃觉得自己怎么着也得在福惠身边填两个枕边人。
不过熹妃想的倒是不错,可那也要看皇后她同不同意。
熹妃想要名单,皇后给,熹妃想要见秀女,皇后让,可是真等到熹妃开口想要留下意中人选的时候,皇后就不同意了。
甭管那秀女被熹妃说的千好万好,可到了皇后那里就是两个字儿:不行。
不是长相不好就是家室不妥,若是两者皆宜,那就八字不合。总之就是鸡蛋里皇后她也能给挑出骨头来。
几次下来熹妃就明白皇后的意思了,所以她也不争了,她倒要看看乌拉那拉氏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而事实证明,作为大清朝的一国之母的乌拉那拉皇后身上还是有不少本事的。
她选出来的人凭良心说还真的是堪称完美,让人无话可说。
风华绝代的姿容,雍容大度的举止以及身家显赫的背景,无一不在彰显着这名秀女的卓尔不群。
她便是与皇后同宗的族中后辈,满洲镶黄旗都统那尔布的嫡女乌拉那拉氏。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废后。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出入,虽然史籍上对于这位废后的记载描述甚少,但是基本的一些信息还是有的。
就比如这位小乌拉那拉氏的父亲那尔布,清史稿上的记载说他担任的是左领一职,而那很可能还是在小乌拉那拉氏成为一国之母之后,乾隆为了面子好看才给他岳父升的官。
而如今那尔布却早早的爬到了从一品都统的高位,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为了查明事情原因,福惠先是变身到吏部去调阅了那尔布的工作履历,一看之下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
平定青海西藏叛乱时那尔布还是区区一个无名小卒,不过由于作战勇猛被破例提拔,从此崭露头角。
接着在雍正打击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时候,那尔布作为年羹尧曾经的属下率先叛变,起头弹劾。
然后就是朝鲜之战,这他倒是没搀合进去,因为年羹尧被抓后他成了西北那地界的参将。
那尔布最近一次立功就要属围剿邓横寨的行动了。
广西邓横寨全寨不过一百九十余户,丁壮不满千人,但长期以来一直与官府对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众部将的提议下,广西提督张溥认为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派遣副将尚清领兵对邓横寨进行围剿。
不过由于尚清自视甚高,大意轻敌,在毫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急功冒进,导致了清军大败而归。其后数次围剿也接连惨遭失败。
而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那尔布挺身而出,仅仅率领百余人便势如破竹横扫邓横寨。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那尔布得到了雍正的青眼,从一个正三品的参将一跃成为了从一品大员。
实话讲按照小乌拉那拉氏的身家背景,就是皇后她也当得。可最后她却听了皇后的安排,成了弘历的预备小妾。
其实本来雍正对那个小乌拉那拉氏挺满意的,觉得她年纪还小,想将她留在宫里以后好指给福惠做福晋,没成想人家就是这么任性,乐得嫁给弘历当一个侧福晋。
雍正还拿这事儿向福惠开玩笑,直说福惠的魅力比不上弘历,人家姑娘看不中他。
福惠:呵呵。
别说那女人瞧不上他,就是她相中他了,福惠还不稀罕她呢!
注意,这不是有贼心没贼胆的问题。
这是原则,福惠是一个有原则的处女座,懂?
第68章 大封六宫
雍正八年的八旗女子选美大赛在经历了初阅,复选,才艺表演等重重关卡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满蒙各旗的王公子弟们是各有斩获,就连雍正那个老不羞的也借此机会往自个儿后宫里头划拉了几个。
小乌拉那拉氏被许配给了弘历,至于弘昼,裕嫔娘娘在千挑万选之后为他定下了一个满意的人选,护军副参领雄保之女章佳氏。
话说当初福惠猛地听见弘昼要娶的侧福晋姓章佳氏,心里还真是一紧,不过随即福惠便意识到应该是自己误会了,因为阿兰未满十三根本就没有参加此次选秀。
弘昼的侧福晋虽然也姓章佳氏,不过福惠经过调查得知,两家根本不在同一旗籍,对方倒是和怡亲王有些沾亲带故,乃是怡亲王亲舅舅的孙女,也就是怡亲王的表外甥女。
当年雍正不仅尊奉了怡亲王的生母敏妃为敬敏皇贵妃,连带敏妃娘家的父兄子侄也都给予了封赏,章佳氏的阿玛雄保便是其中一员。
这一次裕嫔娘娘能挑上章佳氏,除了觉得她长得有福气好生养,身家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即便成不了助力,也绝不能是个拖累。裕嫔倒是不指望着弘昼能借岳家的势力去争皇位,可也不能让亲家给他拖后腿惹麻烦不是?
裕嫔之前都看的很清楚了,根据雍正登基以来的诸多作为推断,弘昼基本上是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尤其是在弘时死了之后,裕嫔更是绝了让弘昼夺位的心思。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天不遂人愿,裕嫔本已经决定了老老实实的安度余生,可偏偏在这时雍正大封六宫,这让她那早已深埋在心底的**再一次死灰复燃。
这一次也不知道雍正是吃错药了还是怎的,后宫里近六成的女人都被他封赏了。
不仅裕嫔晋为裕妃,懋嫔晋为懋妃,就连近些年一直被雍正冷落的齐妃,雍正这次也网开一面施恩封她为齐贵妃。
一圈儿封赏下来,雍正独独漏下了两个人,一个是皇后,另一个便是熹妃。
乌拉那拉氏位居中宫,再往上去那就是皇太后,所以雍正没啥表示,皇后也能理解。
可是熹妃不同啊。原先熹妃在后宫里虽然称不上是一姐,但那也是后宫里的二妃之一。
可现在被雍正这么一搞,熹妃的地位真是是尴尬的要死。不仅是被齐妃李氏猛压一头,就连之前身居嫔位的耿氏宋氏,如今也能和她平起平坐。
估计现在熹妃正躲被窝里哭呢,“呜呜,皇上,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真的,没有比这更伤自尊的了!
后宫里的人对于此事看法不一,有事不关己感恩戴德的,比如懋妃宋氏,有莫名其妙不得其解的,诸如皇后,当然还有那背地偷笑幸灾乐祸的,比方说齐贵妃李氏。
齐贵妃这一次可谓是咸鱼翻身,弘时死后她一直在后宫里忍气吞声,如今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至于裕妃,她的心情就比较复杂,有一点小激动,有一点小喜悦,有一点不知所措。
这么些年她一直都是个小透明,为皇后之命是从,看熹妃脸色行事,平日里处处留意,万般小心,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活着就是一个字儿,累。
可本来谨小慎微的她如今却闹不清楚雍正究竟所欲何为,皇上有没有可能是放弃了弘历,想要让弘昼来继承他的皇位?
后宫里有裕妃这样想法的不止她一个,就连熹妃也在心里头也犯嘀咕,怀疑是她的好姐妹在她背后捅刀子说坏话。
熹妃倒是没将事情怀疑到弘历身上,可问题恰恰就出在了他那儿。
雍正就是因为知道了他和太监干出的丑事,才发了火的。
对于弘历,雍正现在已经是懒得理会了,一想起他雍正就觉得恶心,可这心里倒底是憋着火,他难受,所以他得找个人让对方比他更难受,那样他才能痛快。
于是这个光荣的任务毫无疑问就落在了熹妃的头上。
其实熹妃真的是很无辜啊,她还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说。
要说弘历的保密措施做的还蛮到位的,半年多的时间身边的人愣是一个也没发现。
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去招惹福惠。
这事儿还要从福惠出访俄罗斯回来之后说起。
福惠回宫之后的第二天就去到尚书房上课了。
尚书房有四位总师傅,朱轼,张廷玉,徐元梦,嵇曾筠。张廷玉外调走了之后,雍正又给添上了一个太子太傅蒋廷锡。
要说这四个人里头和福惠关系最好的那就是老蒋了,他俩最合得来。另外福惠和他儿子蒋溥处的也不错。蒋溥是今科探花郎,文采一流,目前在南书房当值。
有的时候福惠早读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地方,身边没有老师,就会跑到南书房去问蒋溥,他都会为福惠一一解答。
说起那四位师傅,他们不是每天都来给福惠上课的,他们在朝中都身居要职,所以一般会隔上一段时间来讲一次课。
那天正好是朱轼来给他上课。
福惠知道朱轼不待见他,同样他也不得意朱轼,可没办法,这古代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时代,既然硬的不行那就只能来软的。
一个字儿:装!
不过福惠的委曲求全别人可不一定会买账,尤其是那个朱轼,一点配合的意思都没有,简直是要拽上天了。
福惠早早的来等了他好几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抱怨,他可倒好,推门进来劈头盖脸的对福惠就是一顿臭骂。
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福惠阿哥你不上进。
光是骂他还不解气,他还要打,朱轼倒是不敢和福惠动手,但高书麟,尚福海两个他能随便欺负,于是拿着戒尺啪啪啪一人打了三十下,打得高,尚两人手肿的跟熏猪蹄一样。
而这还不算完,打完之后朱轼还没过瘾,又让他们抄书。幸亏福惠将这事儿不动声色的泄密给雍正,要不然抄上上三天三夜都完成不了朱轼布置的功课。
福惠也是纳闷朱轼怎么就能那么偏激,甚至连他的解释也不听,后来福惠一调查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一切都是弘历在背后搞的鬼。
在福惠出访俄罗斯的时候,弘历经常到朱轼府上去拜访,明着是向朱轼请教学问,暗地里却是不动声色的在朱轼面前上福惠的眼药。
这福惠哪还能忍?你不仁我不义,既然你弘历都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儿了,那我也不和你客气了。
于是福惠直接找了个机会让暗中监视弘历的粘杆处侍卫撞破弘历的奸。情,进而弘历断袖一事便捅到雍正那里。
当然目前弘历还不知道是自己惹怒了雍正,反而是怀疑熹妃做了什么让雍正不高兴的事情。
所以说这对母子还真是一对活宝。
第69章 地震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