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 >

第124章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第124章

小说: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长相思》赫哲一个字不差地唱完,偶尔抬眸看一下她,她怔怔坐在桌前,思绪早已飘远,神色愈落寞。

    我注视她好久,她才回过神,淡淡笑笑,“唱得不好,王妃见笑了。”

    我凝眸于她,温言道,“本宫犹还记得,当日赫哲夫人提及自己乃是半个大梁人,想来亦是缘分……”

    赫哲起身,来到那把古琴“梅花断”前,驻足良久,柔荑终是忍不住抚摸上去,拨动琴弦,一阵清音过后,赫哲并未接着我的话说下去,却是声音飘渺,“这‘梅花断’果是好琴。”

    赫哲竟识得这是天下少有的“梅花断”,我心里不免惊奇。“梅花断”古琴年代久远,天下罕见。这赫哲看上去不大,论年龄应该比我还小上几岁,且在柔然许久,刚开始她去我所在的毡帐听琴,以为她仅是通晓音律,喜爱听琴音而已。如今她竟能如此准确说出眼前的古琴系名动天下的“梅花断”,我心里惊奇万分的同时对赫哲不免高看几分。不禁出口赞道,“赫哲夫人果是慧眼,这便是昔日在大梁皇宫皇兄知我喜爱抚琴,特意为我置办的……”

    “唔……”赫哲听后缓缓转身,一双美目愈漆黑,让人几欲看不清其神色,“大梁的皇帝还好吧……”语气似嗔似怨。

    赫哲神色迷惘,我听了却是心里一跳,这赫哲,自从此番相见之后,就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大梁的皇帝还好吧”,此话听起来甚是怪异。

    我不动声色,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这才淡淡迂回道,“赫哲夫人身在柔然,心却在大梁国,说是半个大梁人本宫都有些不信了。”

    赫哲恍然回过神,转身看向我,“王妃,其实,我的父亲是大梁人,母亲是……”

    果不出我所料,赫哲并不是一般人。这点在几年前与她偶有接触的时候,只是觉得此人外表温婉、如空谷幽兰,叫人过目不忘,并未有过多的想象,不曾想过赫哲还有这曲折的身世。

    只是这身世曲折地已经远过自己的想象。

    赫哲说她是半个大梁人不假,她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大梁国多年前因沈思月沈贵妃事受连累被流放至边疆的沈太傅,亦是大梁国天下第一文豪的沈兴的儿子沈从月;亦是母亲唯一的哥哥。

    初听到这个,我眼前一暗,手上端着的茶盏险些掉下来。

    一旁的芬姚手疾眼快,上前挡在我的面前,遮住了赫哲的视线,接下我手里的茶盏冲我递了个眼色。

    我面上平静,但缩在广袖里的手却是紧紧攥住袖口,竟是不由自主地有些颤抖。

    再去看赫哲的时候,却是越看赫哲越陌生,这就是自己舅父的亲生女儿?与自己竟是有着如此近的血缘关系的亲人?

    昔日的梁倾云公主早已随母而去,如今的沈卿卿是先皇义女,与沈太傅家自然毫无关系。我自是不能冒昧认下这个表妹。

    片刻的晕眩之后,我回过神,继续听着赫哲讲她的身世。

    赫哲看上去甚是年轻,原来只比我小两岁。

    亦就是说我随母亲还在大梁的皇宫安享盛世繁华的时候,赫哲就已经在了。只是,那时的赫哲,并没有在沈府。

    沈兴身为天下第一文豪,兼之是太子太傅,其地位自是非常人可比。沈府人丁虽是不是那么旺,亦是家大业大。沈兴沈太傅,亦是我的外公,膝下只有一子沈从月及一女沈思月。沈思月美名远播,一朝入宫为妃;沈从月则是秉承父亲,将书香门第扬光大。沈从月亦是当朝科考文试第三,自然前途不可估量。其后沈从月被先皇胞妹大熙涵公主看中,招为驸马。

    自此,沈家地位在朝中如日中天。这恐怕亦是当初左相为何忌讳沈太傅最重要的原因。

    沈从月与大熙涵公主很快有了一子两女,加上沈兴沈太傅收养的早过世的兄长家的侄儿侄女,渐渐上下亦有了几十口人。

    沈从月虽是文官出身,身上却没有普通读书男子的文弱,亦是习武之人,儒雅中透着英挺。

    大梁国每两年都会有一次科考。而沈从月便是奉旨到各地科考地巡考督察。与赫哲的母亲相遇,便是在那时。

    江南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又是出丝绸之地;常有来往异国的客商来此交换货物买卖。赫哲的母亲是柔然人,自小随家人辗转大梁,往返于大梁和柔然间,买卖货物,倒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赫哲的母亲虽是来自异族,却是对大梁的音律极为着迷,不惜花重金置办名琴,请来通晓音律的乐师学习琴艺。

    如此,我也算是知道了为何赫哲会认识这把名琴“梅花断”,想来亦是受其母亲的影响。

    赫哲的母亲彼时在街边买上丝绸,正在等待家里的马车来接;却见前面的店铺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一时好奇,上前去看,一家古琴店铺前却是两个人在争吵。

    卖家拽住买家的袖子不让走。一打听,才知道是买家,那个年轻的后生要为其妻子置办一把琴,花了不少银子在这个店里买了一把琴后,回到家中却是被人认定根本不值这些银子,便回来退货。

    卖家是个长相略胖但不像是狡诈之人,声言自己的店铺开了近十载,从未有过欺客事情。卖家掂着手里的琴,坚持称这琴是好琴,是后生不识货而已。

    后生不听,坚持要回百两纹银。

    如此一来,双方僵持不下。



………【琴遇 2】………

    卖家连喊冤枉,求路过的懂行的人鉴定一下这琴是否是上好的古琴。

    卖家叫嚷了半天,来往的皆是男人家,要不就是过路客商,谁有闲心过问这个。大梁的民风妇道人家是很少抛头露面的,这在江南更是如此。

    赫哲的母亲早在人群里看出些端倪,这时候将遮面纱往脸上一挡,在看热闹的人群里挺身向前。

    “且慢,请容我来看一下。”

    这一句柔和里透着清脆的声音立即吸引了围观的人群,一看是个异族服饰的女子,更是引来周围人的兴趣。

    旁边有人在看到这个异族女子后,不禁惊叹赫哲母亲美貌的同时亦是窃窃私语,“这异邦人亦懂这个啊……”

    卖家和买家疑惑地看着这个异族女子,皆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都担心这个女子若是胡说八道自己吃亏。

    倒是周围的人纷纷让这个异族女子评论评论。

    赫哲的母亲淡淡笑笑,上前一步,隔着面纱,仔细看了看琴身之后,又手指一拨,这才淡淡道,“店家说此琴以青桐制作是不假,但是,若是说是百年青桐制作,未免言过其实。”

    卖家睁大眼睛,一把抢回古琴,气得吹胡子瞪眼,“你这姑娘怎么如此信口雌黄?这琴是我一个挚友所赠。这是过百年的纯青桐木所做,如今看这人诚心想买,才只要纹银百两。换做别人,二百两一个子不能少。”

    “既是如此,为何不将此琴卖与一识货的行家,要纹银二百两?如今卖给这个人,岂不是亏了?”赫哲的母亲微笑道。

    卖家见赫哲母亲如此说,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道,“这姑娘说的有理。只是,本店卖出的东西,倒不是非要图个好价钱,关键是得有人识货。”他一手指向这个年轻的后生,“当初他说他的娘子喜爱古琴,特意到本店来看。前后来过不下十次,我这才将这把琴便宜给他。如今倒来说这琴不是好货。我不给他退,自是因为这人居心不良,坏我店的名声……”卖家说着说着又愤怒了。

    赫哲母亲道,“我虽是一异邦女子,但是对琴还是略知一二,店家可否容我去店内看一看?”

    那店家倒是爽快,“今日就请姑娘进去看看,我这店铺亦不是一日两日了……若是真欺客,亦开不到现在……”

    赫哲母亲进去店内,仔细看了看店内的所有的古琴,又问了问价钱。这才点点头,问道,“大叔可有镇店之宝?”

    那店家见赫哲母亲不说争执的那把古琴,倒问起镇店之宝,犹豫了一下,见赫哲母亲打扮不俗,这才勉强道,“有。”

    “可否容我一看?”

    谁也无法抗拒一个美丽的异邦女子的请求,加上周围人的起哄,店家咬咬牙,掀开帘子搬出所谓的“镇店之宝”。

    里三层外三层的绒布过后,赫然是一把伏羲式九霄环佩琴。

    赫哲母亲眼前一亮,仔细看了看,这才开口道,“大叔这琴,可要卖?”

    那店家一听,慌忙将琴包了起来,嘟囔着,“这琴乃镇店之宝,怎么能说卖便卖?——再说了,这姑娘,你适才琴也看了,该说句公道话了吧。我这店是不是卖给他的琴是名不副实?”

    赫哲母亲这才恋恋不舍收回目光,淡笑道,“大叔的镇店之宝确实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宝物,只是这个嘛……”她伸手在那把争执不下的古琴上抚了一小曲,这才道,“我还是适才的话,这琴不是百年以上青桐制作。”

    看着店家怒容满面,赫哲母亲丝毫不以为意,娓娓道,“大叔,你来听这琴音,仔细听……是不是有些许的混浊,若是真的百年以上的青桐,琴音该是明净清澈,断不会是这样;还有,看这琴身的断纹,系蛇腹断,这种断纹亦不是年月长久形成,因为断纹并不流畅,尾梢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

    一番说解下来,众人将信将疑,店家却是震惊异常,俯身仔细看了看,虽已是九成信,却不敢盲目下定论。

    那后生一看如此,更是直让店家退货。

    赫哲母亲见状道,“这位大叔若是不信,可以这样做……”

    赫哲母亲当即叫下人拿出纹银百两,递给那后生,“这琴虽不是百年青桐制作,亦是难得一见的好琴,若是你不想要,我买下了,这银子你拿走。”

    这后生疑惑之后,巴不得赶紧出手,接过银子千恩万谢走了。

    赫哲母亲又与店家道,“这琴我买下了。若是大叔不信,可以先放在这里,等大叔请教行家后再来与我定论。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赫哲母亲微微一笑,转身便走。

    剩下目瞪口呆的店主站在那里。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亦不禁啧啧称奇,这异邦女子出手大方,一次就是百两纹银,眼睛都不带眨的;还对古琴说的头头是道,真是不一般。

    这一切并没有逃过微服出现在街头的沈从月的眼睛。

    沈从月脱下官服,微服走在江南的街上,以考察民情,却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

    恰好赫哲的母亲从店里出来,转眸间正看到站在门口的沈从月。

    沈从月身姿挺拔,气质儒雅,站在人群里甚是醒目,让赫哲母亲亦是眼前一亮。

    沈从月这才隔着面纱依稀看到赫哲母亲的美貌,顿时惊在当场。

    赫哲母亲走出人群,对着沈从月回眸一笑。这一笑,让沈从月爱上了这个异族女子。

    不出所料,那个店家几日后亲自到赫哲母亲的府上道歉,声言这个琴虽是挚友所赠,却是在来的路上被人做了手脚。情愿退赫哲纹银百两,且再奉上纹银百两作为补偿。

    赫哲母亲亦是明事理的,自是不会让店家因此赔本。不要那纹银百两,只是提出能否用白银万两买下那镇店之宝伏羲式九霄环佩琴。

    店家当即目瞪口呆,半晌回过神来,慌忙摆手,“此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