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小国,产银,多硫磺,此为我朝所缺,若能开市,则大利于我国财税。”
“王爷,交趾土地肥美,所出稻米可解中原之灾。其国民仰慕天朝文化,可以宗教文化服人,不可重于税赋。”……
楚王有点奇怪,王动说的这些东西,若是某位大学士言于皇上,那都是可圈可点的良策,可为什么王动不自己说给皇上听。楚王也知道,王动已经表明不想入仕了,不想入仕,为何又如此关心时局,还有诸多良策。这些话,也可以说给大臣们听,与王动走的近的大臣不是没有,楚王也清楚,除了内阁以外,太子,汉王,赵王也都想结交王动,更别说谷王,为什么王动要把这些说给楚王听。
“刀三,王动此人,怕是有鸿鹄之志。为财?为财死之人比比皆是?”楚王不解。
“臣以为,王爷为皇上器重的宗室,入仕多险途,为商相对逍遥,若能得到王爷及众大臣的庇佑,做个官商,倒不失为一条好路。”
“官商?怕是没有这么简单。”楚王不大相信,“不过,静之之策,倒是可行。孤以为,可以向皇上荐行商之事。”……
王动在楚王面前讲的一席话,还是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永乐有点生气。这么好的一个人才,居然不能为他所用,不愿出仕就算了,还到一个王爷那里去品评国事,真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王动说的句句都是为大明朝,都是想皇上所想,急皇上所急,永乐又不得不欣赏王动,能对楚王说这些,也算是王动的一份忠心。
就在这个时候,姚广孝汇报了上次与王动的交谈,以及王动写的东西。
“……
七出七不出:出经史子集,不出匠器医书;出宗教仪制建筑,不出经典文书;出礼仪文化,不出技艺;出丝绸织物,不出印染纺机;出瓷器铁器,不出兵器;出糖盐油米,不出良种器法;出淫巧玩物,不出国计民生之物。
六入六不入:入材料,不入成品;入军需,不入玩物;入宗教,不入僧道;入良匠良师,不入士子竖人;入学子商人,不入流寇盗贼;入马匹牲畜,不入鸟兽宠物……
出入之物必由有司审核,定下税制,奢靡之物苛以重税以资国库。所出不必精良,有司为最,视不同属国而定规作矩,有所区别……
国不可与民争利,且绝贪墨,可设司所辅以法规引导,民间商贾便宜行事……”
王动所写的这些东西,让姚广孝看的心惊肉跳,王动之狠毒,出乎他的意料,王动之忠诚也让他心动。同样的,永乐也是看的目瞪口呆,此人若在大明朝,则是大明朝之福,所在敌国,则是大明朝之祸。
………【第三章 金陵烟云 第三十节 商会议事】………
永乐帝这会有点拿不定主意了,王动呈上来的这个东西,虽说只是给姚大人看的,但这和给皇上看有什么区别。以王动这个近似于白丁的身份,直接递给皇上是不可能的,假别人之手也是正常,但这个东西,真是有些骇人。
永乐把能找来的人都叫了过来,都是自己看的上眼的。尚书、御史、大学士之类,集思广议。结果,面对这着帮臣子,永乐有点无奈。
说句公道话,永乐这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他选的这帮大臣,除了被自己干掉的以外,只要活到六七十岁的,个个都是在位相位上二三十年的,服伺过三代皇上的大把。
秋天的南京,城外面倒是不怎么热,毕竟树多,但城里面就不大一样了。且这皇城里更是热,南京的热是闷热,皇城里不会有知了叫的烦人,因为根本就没有树,但对着黄墙明瓦,看着热。不过这会,议事的大殿还是不错,有冰,皇上召集一帮大臣议事的时候,边上置有冰盆,感觉还是蛮凉爽的。
议了一天,早朝开始,皇上算是拉着大家伙一起用了膳,然后接着议。永乐帝其实已经现了,召集过来这帮人,争论来争论去,就是一件事,本末的问题,本,那就是农商,农为本,商为末。大家吵来吵去就是一付德性,即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都要强调农业是根本,强调要以德服人,但又不得不承认,商人日子过的比农民好,在易货上大赚邻国敌国的钱是个好主意。
这下把永乐气的无话可说,虽说这大堂四角都有冰盘放着,但他还是直冒汗。
古代上至皇室下至富户,都有储冰的习惯,冬季修个冰室,储冰到热天是备用,一是用来降温,二是用来食用。大多数的冰室都是挖在地下,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专门的专门的地下冰室。
不过今年京城里最出名的还数的上是潇湘记开的冰室,在京城热闹的地方都开了不少门市,虽说冰淇淋这种东西,元朝就有人在吃了,不过蒙古人只是简单的冰加牛奶,但潇湘记的冰室出的花样就多了。从冰水,冰奶昔,冰淇淋,到冰棒,各种各样的都有,除了堂食的以外,还有外卖的,最便宜的冰棒三文一个。
很多有钱人家在潇湘记试了以后,都回去自制冰奶昔,那个毕竟简单些,把冰刨碎了调制就行,当然精明的商家已经开始计划明年多储些冰,可以学着潇湘记的样子来做些生意。不过,他们还是很清楚,潇湘记的冰不大象是去年冬天存下的,有人帮着算过这笔帐,按潇湘记这种玩法,怕是整个玄武湖的水都制成冰,还差不多,毕竟,潇湘记不只是在卖冰的饮料,他们还在卖冰块。
王动在家里宴客,也不能说是宴客,他本来是准备晚上把大家召过来议事,因为到晚上张科才有空,其他几人都住在他府上,结果,张科一得到消息,下午就过来了,王动家的宅子在山脚下,又有水塘又有花园,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于是下午三湘商行这帮人就开始议事,聚到一起最关心的居然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原来张科也认为,王动家里的伙食比他们潇湘记的要好。现在凡是到过王动蹭过饭的熟人都知道,王大掌柜家好东西太多了,京城里到他家吃过饭的都有想法,想把自家府里的厨子送这来培训一下。
王动今日也没让他们失望,把这江南有的瓜果全都弄了好多过来,榨汁,加冰块或是加冰碴,另一边放上雪糖粉,愿意喝甜点的自己去加。
三湘商行这帮人不知雪糖是王动搞出来的,但这却是今日的话题之一,柳姑娘没过来,柳姑娘一来在长沙府那边还有事,另外一个女人出门也不大方便。管帐,管卖,卖人手的都来了,不过王动把张科也招了过来。
“那海客听说年龄不大,就住在三湘客栈,大公子,这是怎么回事呀?”蒋武问张科。
“此人年龄不大,不过倒是很精明,说的话倒是官话,不过有点琼州的口音。”张科回。
“此人行事颇有点大掌柜的作风。”高天雄喝了一口西瓜汁,“不够甜,再加点雪糖粉,我说这雪糖粉真是好东西,你看,要是热水,糖易化些,但如今喝这冰水,还真要这粉才行。”
“天雄说的对,这雪糖还没卖,各地的贩子自己先打起来了,倒学了几分我们卖酒真谛。”张浩显然是同意高天雄的观念,“我看他这糖不错,要不要采办一点。”
“好了,好了,不说这雪糖了,天底下的生意多了去了,我们做不完的。”王动小结了一下,“这些时日,三湘商行进项如何?”
此话一说,韦方谷马上拿出了他厚厚的帐本,开始向大家报帐,听来听去,也就那么回事,今年怕是没有分红,大的的进项都扔到了采购货货上了,个个听了也是有点担心。
“大掌柜,这出海,到日本,硫球,高丽还行,三四个月便可以有个往来了,往西洋,郑大人去年出了,今年还没回呢?”蒋武的担心是正常的。
“蒋兄,你不用在意,改天我带你去龙江船厂去看看船,那一船货下来,没个百八十万银银子,那这生意也就别做了。”王动笑着说,他这话可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静之,你说的那不是用船往回拉银子嘛。”韦方谷差点呛着。
“方谷,如果按你的计算,基本上现在银钱还是够的。酒,煤炉,油的进项已经足够去进货了。现在我们是按五条船来算的,若是十条船呢,钱够不够?”王动问。
“静之,不行,以现在的本钱来看,只能到六条船。再多四条船的货,至少还要四十万银子”韦方谷回,“不过湖广行省,已经有几个商号表示想要入股。”
“静之,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苏浙这一带的富户。”张科提议,“天下富户,苏浙十有其六七。”
“我也有听说,这些富户,京城虽有,但多与朝庭大员有些瓜葛,这种官商,还是少打交道的好。”王动这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不过,大哥,你说的也对,我们可以试着去问问,看有没有兴趣出洋做生意的,这事,大哥,蒋二哥,你们两去办,京城就你们两路子广,不过这事得暗地里去问。”
“哈哈哈,路子广,静之,如今,这商行里,路子最广的怕是你吧。”蒋武笑了。
“浩子,玻璃一事,隔天你和天雄去趟龙山的泥灰场,看下那作坊还有什么要完善的”
“呵呵,不是按你的图建的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张浩笑了,“天雄去就行了。”
“蒋二哥,人手方面准备的如何?”王动转问蒋武。
“慢,学堂出来的人还不能大用,要从潇湘记拉人,湘翁不用说,大掌柜你也不干呀!”蒋武直摇头,“匠事我倒是找了不少,过些天,会有一批人过来,铁匠,砖瓦匠,木匠,石匠都有,不过,除了年轻人以外,有的都是携家带口的,龙山的泥灰场,那够大吗,够住吗?”
“蒋兄,你还得准备人手,龙山那房子盖了不少,都在养老鼠呢,你放心,一定够。”王动停一下,“出洋做买卖的人手也要考虑一下,行船海上,水手船夫,不用你去管,我已经在想办法了,漕帮那边会出些人手,不过卖货算帐,这还得要我们自己的人,我想到时,至少要三个帐房先生,还要十个理货的人手。另外,此去西洋最好能找些懂西洋话的。”王动对蒋武下了这个任务。
“治平,平时到你潇湘记走动的文人多,有懂番话的吗?”蒋武把球踢给了张科。
“应该有吧,隔天我找人去问问。”张科正在迅的想,礼部有哪些个相熟的朋友。
“还有,如果可行的话,下次出西洋做买卖,我会跟着船一起去,天雄,蒋二哥方便不?”王动问
“方便,太方便了!”这种事,蒋武是最热心的。
“我是没问题,但我这出,大掌柜有什么要交待呢?”高天雄知道王动一定有他的想法。
“柳姑娘一个女流之辈,出远门不大方便,方谷走不开,浩子是一定要去的了,别的嘛”王动看着大家,“我是想商会生意要做大,一定要到外面多看看才行。一是看看外面有什么生意值得做,以静之看,可以做的生意很多,但要算哪些值得做,怎么做。另一个就是,大家都是处湖广一地,在外多的也就是在大明朝,但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大的,出去看看,我想不只是对商会,对个人也是有些长进的。”
“很对,太对了!”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