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甚好,岛上物产有茶叶和茶油两项,可以谋划。”
“王某想以商行名义统包岛上茶叶和茶油,由商行打理生意,不知董舵主以为如何。”
“董某不大清楚大掌柜想法,不知大掌柜如何做这茶叶和茶油的生意?”
“简单的很,此后三湘商行与岛上茶民签个契约,定下价钱,包下茶树,凡那茶树所出,茶叶也可,茶籽也可,败叶枯枝也可,只要离了那茶树的,均归商行所有。另外,岛上所有空余之地,商行愿高价买下。”
“依董某看问题不大,待董某与岛上百姓商议一下,会有结果,只是价钱方面,不知大掌计算?”
“漕帮也是商行的东家之一,商行管事会会如今众股东商讨此事,到时王某会写个东西给大家来看。”
“董帮主,巴陵城楼前街改制一事,实乃潇湘记主理,因这一段共有两处码头,码头历来是漕帮掌控,此事还需漕帮兄弟配合”
“但听大掌柜吩咐。”
“吩咐不敢,王某想在岳阳楼外湖面上做些生意。湖面搭台不易经济,行画舫为最,画舫可作酒楼生意,也可行勾栏之事,巴陵城里有秋红苑,不知漕帮可有接触。”
“哈哈哈,大掌柜,不瞒你说,秋红苑大娘乃董某相好,一直吹风要在湖上跑些画舫,只是本钱不足,由大掌柜力撑,想来易如反掌握。”
“此事成亦,浩然你与舵主去订四艘画舫,要大过张府的画舫。”
“静之,要多大,大过战船可好!”
听涛居议事很快,这是王动的风格,接下来,董标把他们带去了秋红苑,吃喝玩乐,吃喝已经完了,余下应该是玩乐了。
其实也是在一条街上的,抬头就能看到,隔着百步而已。
这个秋红苑与长沙府的和益阳城的不大一样。和王动在后世片子看到的很象了,也是两层楼,门口,二楼凭栏已经能看到很多姑娘在那媚眼弄姿了,王动一看,心里就想,这才象个妓院的样子嘛。因为有岳阳楼的缘故,因为巴陵城在洞庭洞边,这里往来不是有商人,不是文人,就是江湖客,这些人是放浪的,故这秋红苑也是很放浪。
听得王大掌柜过来,一下子没客人的姑娘都过来看,这下把王动弄的不好意思了,不用说,他词名在外。
雅间,秋红苑大娘莺莺燕燕的喊了一大帮人过来,结果除了董标以外,一人两姑娘,左一个右一个,另外还有几个在边上操琴唱曲作陪,更有一个拿着笔墨在边上候着,就等着大才子什么时候兴起赋诗一度词一曲。
王动看这架式,马上开始推广敲棒子,他不想玩什么酒令,这些他玩不过明朝人,行酒令,他连薛蟠的本事都没有。
几下一敲打,酒也卖了不少,大娘也开心,“今日大掌柜过来就行了,听得大掌柜到了巴陵城已经有些时日,居然不愿移步秋红苑,苑里的姑娘可是哭倒多人噢”
“有吗,哪里有?这里哪位姑娘哭倒,王动打赏银两。”
“银两就不用了,王公子能赐曲赠词是真正看得起秋红苑,看得上秋红苑的姑娘。”
“哈哈,那还不是小事,张嘴就来。”
一听得大才子要写东西,大家都静了下来,王动把杯中酒一饮,脸红红,以手打节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王菲版苏轼词,王动这一唱,把从人唱的呆掉了。董标能坐到舵主的位置,靠的是功夫,还有就是他的手段,他不懂这些曲词,但他也是个场面上的人,不懂不会装,但知道不出声,笑着喝自己的笑。其他们可都是知道这词的,早先词就是歌词,都是可以唱的,所以才有壮汉持铜琵琶唱大江东去,有二八佳人操琴唱寒蝉凄切,但到元明时,词已经成了一种文体,慢慢的,原先的曲都弥失了。后世王动所知的也只有白石道人的工尺谱《扬州慢》。这会他唱苏词,可说是别开声面,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原来词也是可以这样唱的。当晚王动走后,在房间里所有的姑娘聚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唱的不对大家改,把王动今日的腔词又找了一遍,然后记下曲谱。晚上开始演练,
第二日,王动一众人又去了秋红苑,不过这次同去的还有巴陵县令,父母官逛妓院还是第一次,没办法,王动说了,大人也是管事之一,如今去秋红苑是议事,潇湘记出钱,秋红苑出人,漕帮负责管理,岳阳楼前将常年驻着四艘画舫。因靠着岳阳楼,所以这税金如何收取,要大人过来议一下。
其实也没议什么,大人不大会算经济帐,只是拉他过来走个场子,要让街面上所有的商家都知道,以后只要沾着岳阳楼的每一份生意官府都要过问,每一分税钱都是官府都不会落下,不会再有搭便车,不会再有吃白食。当然,这位县官大人,若是知道,今夜的秋红苑之行,能让他日后丢了官帽,估计打死他,他也不会去的。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五七节 新税新街】………
巴陵县潇湘记听涛居里坐着楼前街管事会的成员,两位大人,程机,潇湘记以王动为代表,但王动也说了,此后将交给旁人去管,所以潇湘记的陈三公子也在,大秦掌柜也落了座,洞庭鱼行的陈老板,一个胖子,还有那位曾先生,这顿饭算是潇湘记请了。
第一次管事会议事,很顺利,两位大人没什么好说的,要议的东西,他们早就很清楚了,曾先生不大懂,他只要护着岳阳楼就行,只要提到花多少钱去修整岳阳楼,怎么建碑廊,修凉亭,这些个东西,他都同意。余下就是那个鱼行的陈老板,他好象也是很有钱,基本上也不反对,议的出奇的顺利,当然了,两位大人和王动都清楚,这次议事只能出些意向性的东西,关键还要这街上绝大多数商家同意才行,因此最热闹的应该是今日晚上。
果然,议事会第一次的决意案(草案)一贴到岳阳楼前,整个楼前街都沸腾了。
“重新登记造册,有店辅的要入册,摆摊也要去衙门领牌照。”
“大兄弟你说什么,老汉拎个提篮卖饼也要吗?”
“孙大爷,只要在这街面上做生意的都要,还要根据你买卖的大小核税银呢!”
孙大爷不知那个牌照是什么东西,税银没什么大不了的,税吏只是碰到他时收个几文,人很和善,老孙还是相信县衙门的,知县大人可是个青天大老爷。
“项老板,你的店子可是占地不少,依着新的税制,怕是要交不少银两。”
“可不是嘛,我这辅子面街的市口不大,只是里面的院子大,不知衙门里是怎么算的,临街十丈全都算是辅面,开个客栈的还划算。我这伞行,前店后作坊,看着架子大,其实门脸很小。唉!”
金店的庄老板也在郁闷着,其实他按着新旧两种税制算过,新的税制交的税银其实比原来固定一成的税额还少些。按新制一月生意过两百两税率八分,且这店面又对着岳阳楼,这里一甲类地段,税金五十文一方尺,店且罢了,院子在十丈之内也要算,如此算来,尽然有五千方尺要还税钱,这一下每月就是二十五两银子,以上月生意计,上月一千三百二十一两又六百七十文的生意,八分锐钱,就是一百零六两二百一十三文,合计一百三十一零两纹银。若按着以前收一成税银算,需交一百三十二两多,省下了八百多文。
但让他郁闷的是,他住的院子要算,让郁闷的还有,他要交八分,别人有的只要交六分,还有的四分,更有的每天三文。竟然有人交的比自己少,这真让庄算盘怎么活呀。中国人的特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怕少,而是怕不公平,这话有两解,一是站在自家的角度,自己占了便宜没事,但要是别人也占了便宜占的比自己还大,那就不爽。另一是站别人的角度,自己占了便宜不行的,别人也要占些才可,占多占少不是大事,关键是大家都有便宜占才对。庄算盘显然是前面那种。
新的税制细了些,大体有两种,一是按店辅大小收固定的税钱,整个与楼前街相关联的地段分为甲乙丙三等,税金各不相同,甲等五十文一方尺,乙等三十文一方尺,丙等十五文一方尺。二是按生意多少,定下不同的税率,每月生意过两百两的税率为八分,五十两到两百两的是七分,五两到五十两的是六分,五两以下,每天三文,这每天三文的税钱,是你当天来做买卖了,就交,当日休息则不需要交。
按此次规划,楼前街街面要重新辅过,以后街两头封住,只可行轿,走人,牛马等不得入内,连接着楼前街的支巷小街也一并按此处理,凡有可进直入楼前街的街巷于适当处设卡置栏,栏内店家按楼前街区计税,只是岳阳楼所在楼前街算甲等,周围小街小巷算乙等,离开街面十丈的算丙等。
当日,岳阳楼一楼,县衙门的衙役坐了一排,谁不清楚税制,谁就上前去问,知县老爷在二楼,一楼搞不定的上二楼。结果,吵来吵去的,只一件事,就是那临街十丈都算辅面计税,本来一大帮人把曾先生顶到了最前面,结果新税制里写,学堂不是商辅不算。另有些住家户马上被推了出来,结果衙役们说了,你们的屋子可以出租,并帮他们算了一下,巴陵县城里一间屋子也就六十两左右,如果楼前街的屋子出租的话,每月租钱是多少,这个就看你们的本事去谈了,不过衙役们倒是会不经意的漏点口风,近来有很多邻近州府的商贾想在岳州府做生意,巴陵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真是有很多生意人看好这里。这边衙役门在暗示,另一边马上就有牙行的经济过来了,“这位兄台莫不是有店屋出租,那店面大小多少,本行愿以三十文一方尺寸顶租……”“本行三十二文。”“兄台价钱还可以商议。”结果原来就不多的几个苦主也被经济们抢走了。
这下没搞头了,知县大人心里坦荡荡,这钱他没有落一文入自己口袋,反正当地的税钱从来都不够填岳阳楼这个洞,他就没指望过。还是米粮和徭役,这个不能少了州府的要求。这新的税制的目的很简单,以后这块地方只能用来做生意,不做生意的就要付了机会成本,虽然地契已经在你手里了,但还是要让你出血,当然,你可以选择转租。关于这个机会成本的问题,王动一而再,再而三的讲,但那时期好象能听懂的人不多。其实,知县大人这会也是被蒙着了,只到他被弹劾,这私产分类收税算是一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管事会按州县两衙要求,自三月起开始改制楼前街,临街店面全都要重新浆涮,颜色也定制为青白两色,木楼上桐油。众店家自己搞,若自己不干的,县衙门帮你弄,但钱要你还,不只是物料还有人工。另楼前街街面要重新辅过,以后两头封住,只可行轿,走人,牛马等不得入内,各连通楼前街的支巷小街也一并按此处理,凡有可进直入楼前街的街巷自于适当处设卡置栏。当然,这个不用商家们还钱,不过有一点,街面是用砖辅的,每隔五十步设一亭,街中间设两排石椅,椅若店家需要则可设,但每张五两,亭可挂店家招牌,每个招牌三十两。
本来各自出钱把店面涮涮没什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