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回永乐时代 >

第158章

重回永乐时代-第158章

小说: 重回永乐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偷转到了夷洲,而第一批随郑和下西洋的水师退役人员,也被偷偷召集到了夷洲。在占城,水泥的龙山城、龙山港已经开始建设,龙山船场一号作塘已经开始启用,可以维修船只。华州那边,几十个中国工匠已经派了过去,吴朝干也说,蒋武现在手下有数千暹罗小工在干活,场面非常热闹。

    费信没事的时候,常常会和马欢在一起聊聊,他们的身份差不多,费信是郑和和通译,马欢是王动的通译。费信从马欢那知道,王动与郑和不一样,郑和开始他当个通译,现在身份是近似于幕僚,而王动除了要马欢做个通译以外,还要让他四处活动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这点上讲,费信很佩服王动的眼光。相对于马欢,费信这已经是到过大城三次,马欢只一次,但前些天两人在一起清谈,说到大城的时候,现马欢居然知道的东西比他还多。

    真搞不王动为什么要派那么多人四处去了解那个国家干什么,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下埋的,这些东西王动居然都在派人收集。这事,他以前没听郑和讲过,虽然郑和大人也有做这方面的事,但没有这样系统的去做,若只是王动本人的意思,可见此人如图事业非常人可想,怪不得王动这人能被周鼎将军称为明朝第一大商人,要做第一是没那么容易的。

    费信今日和马欢一起,在当地几个汉人的陪同下,去看一个新鲜的事物,新村当地每个新婚的人家都要去密林里去求子,开始汉人也不信,慢慢久了,入乡随俗,也会跟着去学样。今日正好有人要去,他们便好奇的跟着去看新鲜。

    爪哇的密林与苏浙一带完全不一样,林子里藤藤蔓蔓,树上有树,藤上有藤,走在林子里看不到一寸土。有火红颜色的田鸡(树蛙),不在水里而在树上,当地人再三叮嘱,这种田鸡虽然很小,但毒的很,切切不可去招惹。林子里到处是四脚蛇,小的指甲长大的数尺。这里的鹦鹉颜色很美,体大如鸡,番酋已经备下了好多这种大鹦鹉,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

    密林里本来没有路,虽然时不时有会人去求子,但也只是在密林的大树上留下不大清晰的刀砍痕迹。入林子走了有十数里,终于到了一处参天的树下,树只有五人合抱之粗,在这棵树下看到了碗盆香烛的痕迹,当地番人摆出一些果品之后,番人开始敲打依呀的唱歌,没多会,从四处窜出很多猿猴,番人很多都跪趴了下来,大家跟着学样,不同的是,番人多虔诚,而费信等人却在窥视。没多时,只听着林子里有些声响,番人们只留下新女人,退到了林子里等待,费信看到不多一会,从树上下来很多猿猴,但奇怪的是,此时虽然聚了有数十只猿猴,却无一只去动那些贡品,上窜下跳,相互嬉戏而已,一时间,番人的吟唱和猿猴的嘶叫声不绝于耳。过了多时,树上下来了,树上下来一只老猿,白眉白须,行动缓慢,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老猿倒没去动贡品,只是下来爬了一圈,嘶叫几声,就回树上去了。老猿一上树,众猿狂似的飞窜出来,把树下的贡品一抢而空,碗盆都被弄翻,更有被香小烛灼伤的,疼叫声不绝于耳。那番妇见的贡品被抢光,表情甚喜,起身走去树后林子里,这把费信等人看的满是疑问,而周围的番人却个个面有喜色,一问才知,若是贡品没怎么被猿猴动到,那女人可能很快就会回来,要是被猴儿吃光,当妇人就会被神猿召唤而去,那可能时间就会久些,回去之后必定受孕,费信马欢听得面面相觑。

    那番妇事后有没有怀上孩子,费信就不大清楚了,但这等怪事好象在中国的古书都有看过,只当是志异怪谈,茶余饭后闲聊的山海经,没想到,居然在这居然让他看到真事了。马欢也不想讲什么,只是劝当地的汉人,这事听看就行,切切不可去学,要知道中国话本志异上写的那可都是猿妖掠女子相淫离奇故事。

    西番诸国淫风甚炽,男女相淫,口不诲言,不分昼夜。当地番庙,猴、象、牛之神随处可见,或雕墙檐,或塑像于庙内。而人兽相交,也不鲜见,初时,大家都以为怪,历多国后,遂不以为怪。

    马欢把这事记了下来,结果清尘道长看了之后,还真有要去伏妖之心,方郞中则告诉道长,若番民知你有此心,怕是你这个道长会被当作人妖镇服,而不是那猴妖。东家王动只是付之一笑,告诉他们,这事知道就可,不可去传,西去大洋万里之外大陆名曰非洲,所住番民肤黑,昆仑奴便出自那里。那里密林的猿猴体大如牛,当地猿人相交素有传统,不以为怪。马欢把这段话告诉费信的时候,费信也是连连称奇,若不是自己亲见爪哇之事,一定会嗤笑,但这会是对王动的博学佩服不已。

    郑和很看到新村这个地方,想在这里筑港设城,不过那国王只要郑和一提便利船队补给一事,便大拍胸脯,表示尽爪哇之力给予支持,却不正面回答,郑和也知国王不想明朝把脚伸进来,但又不敢直接拒绝。后王动劝郑和,相比而言,旧港位置更好,郑和觉得也是有理,就没在坚持。

    王动倒把这个国王给惦记上了,本来后世东南亚诸国,华人掌权的只有新加坡,不过新加坡华人与中国人的界限划的很清,高层人士大多是香蕉,接受的英文教育,社会底层的对中国文化是有认同,但却自以为是新加坡人高中国人一等,看不起中国人,其实他们除了懂一点英文以外,其它方面好象都很差。其他国家,不管是马来西亚,印民,菲律宾,泰国也好,华人在那里都是二等公民,马来印尼只要一有社会冲突,当其冲倒霉的就是华人。所以这会,在大明朝时代,王动的那民族主义精神还是很强的,占城暹罗就算了,还算老实,爪哇居然如此给脸不要脸,呵呵,等着瞧。



………【第二六节 星洲建设】………

    郑政得了王动和郑和接见之后,便回暹罗忙事去了,还是由何玉送他走,不过这次王动派着跟他一起去的人就多了,刘鹰这个这段日子一只默默跟在王动身后的人被派去了,走之前,王动特别交待,按着在京城折腾护卫的手段去帮郑政练些兵。让王动意外的是,还有一人主动请缨,那就是吴朝干。

    吴朝干喜欢的是吃饭店而不是吃食堂,睡惯了集体宿舍突然有了个单间,还有那么多老婆相伴,让他受不了,虽然那八个番婆娘姿色都不错,但一下子八个,看着也是怕呀!他想着把这八人遣散了,但王动说了,事关国是,你自己闯的祸,不可造次,这个帽子好大。吴朝干也没办法,去那个营帐睡,他不想也不敢,自己倒是从王动那领了些钱送去,传了话,造屋买屋,随她们自己过。这次听到去龙牙门,马上表示,自己与郑政很熟悉,也愿意去那里帮忙。王动马上表示同意,另拨五十两的安家费,强行命令他把八个老婆一起带走,清静~!弄的吴朝干又是一个头两个大。

    郑政总算搞清楚了自己的身份,类似以前中国书上提的民团团练,算是地方自组建的半官方部队,干的好了,会被朝庭认可,加官进爵,临时合同工转国家公务员正式工。不过这些他已经不大在意了,自在海上参加了海战之后,他就定下了决心,以后自己也要能指挥这样的军舰。

    郑政回到大城后,又张榜招兵,这次他从自身的感触出,让李大成邀请当地汉人去战船上浏览,此举一下子为他募到了上百的汉人青年从军,同样的他又利用自家以前在旧港的关系网,从旧港国也招了些人过来,这下他手底下的士兵,有来自真腊的,还有来自满剌加的,更远的占城的都,已有五百人多人。这帮人全都拉到了华州,在那里的军营里开始训练。王动那边已经从郑和那里求到了一千人的装备,从衣服到兵器,什么都有,郑和船队里本身就有这些物资,王动则有的是钱。

    吴朝干开心的是,终于他有机会折腾别人了,想起来自己在京城和刘家港受的苦,那会儿真是夹着尾巴做人呀,哈哈,如此变天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训练的总头目是刘鹰,刘鹰人很低调,但王动周边的人都知道,东家喊他大哥,可见与东家的关系不同寻常。

    王动手下的这些护卫时常出入神机营,神机营的官兵们都认识刘鹰和吴朝干,他们也清楚,王动的护卫都是高手,当初李远帮忙训练这帮人的时候,用的都是非常折磨人的手段,相对于官兵们的要求,王动的护卫们标准定的太高了。不过在他们看到刘鹰训练龙牙门民兵的时候,他们又奇怪了,怎么整天练走路转弯和跑步。这些是王动对刘鹰灌输的观念,当兵第一就是要练队列行进,用这个来强调纪律性和加强基本的身体素质。

    一个月之后,刘鹰郑政等人,带着这些士兵移去龙牙门,随着他们到龙牙门驻守,也带了很多移民,本来近三十年,暹罗真腊旧港等地战事不断,当地的汉人慢慢的已经相对集中到了旧港和暹罗,一处是汉人掌权,另一处善待汉人,这两处也成了各种与大明朝有关和消息的集散地。这些从军子弟的家人,把明朝要在龙牙门驻军的消息传了出去后,个个都看好那个地方,对于这些海外移民来说,在哪里都是异国他乡,所以只要是家产不是很厚实的,很多都有念头,想移去龙牙门。第一批移民过去的以士兵的家人们为主,这些人大大充实了龙牙门的人口。

    杨刚已经带着在华州各大作坊的工匠转移到了在龙牙门,那里每个作坊都是大量的暹罗人在打下手,作坊已经能产出合格的砖瓦供建筑之需。龙牙门的建设又开始了,一个一个的作坊建了起来,没多长时间,小六子压着几船人和货过来,经过龙山城和华州城后到龙牙门。这下子,罗小虎年龄虽小,已经成了大匠了,在新到来的砖瓦匠面前,他已经是个老人了,已经可以对他们吹吹,他在西洋各处的经历了。

    郑和的船队在爪哇一共跑了四个地方,然后又去了两个爪哇岛边上小国,这会已经到了旧港(马来西亚巨港),旧港离龙牙门只两三天的航程,王动到旧港没几天就随着丘彥诚到龙牙门看了一次。丘彥诚这次回到龙牙门的时候正是小六子到龙牙门的时候,他这下子见识到了王动的实力了。一个半月前,他们在龙牙门补水打仗的时候,这里也只有几个小村寨,最大一个也就几百户人家,一个半月后,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大海船行至龙牙石处,换小船进淡马锡湾,龙牙门最大的一条河是淡马锡河(新加坡河),在这里注入大海,距入海口不足两里左右,河道在那里变宽,形成一个大片水面,象条鲤鱼,那里在刘鹰嘴里叫鲤鱼肚(新加坡人真是这样叫的噢)。原先丘彥诚和王动便是在鲤鱼肚边上安营扎寨的。那时只十几户的一个小村子,这会新屋就有百余座,最让丘彥诚吃惊的是,这里的新屋子,很多都砖屋,完全就是明朝的样式。乍一看,还以为自己又到了大明朝。鲤鱼肚两岸夯土为街,沿街的房子连接成市,各种店辅都开了起来,规模虽然不大,但也齐全。丘彥诚突然现他这个假龙牙门宣抚使好象蛮值钱的。(假为暂代之意)

    龙牙门的军队驻地在龙门石岛(圣淘沙),在那里,王动检阅了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