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回永乐时代 >

第143章

重回永乐时代-第143章

小说: 重回永乐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张辅便是自己得了把手枪,皇上已经要封他为国公了,按规定军中将军及有爵位的武将都能配手枪,所以这次过来时,他的配枪由郑和送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永乐帝的口谕。不过这些他都兴趣不大,反正封赏一事在情理之中,这会他高兴的是,认识了王动和张浩。

    张浩的二哥在北京潇湘记主事的张强算是张辅的小弟,那么王动和张浩自然也算是他的小弟,而且王动和张浩人都很爽快,还带了很多好酒过来,这才是他有兴趣的东西。

    郑和,王景弘算是他的老相识,当年靖难的时候就打过交道了,知道都是能文能武的,所以从没因为是个宦官而小看了他们,让张辅意外的事,这个王动偏居一隅,居然对交趾的形势码的清清楚楚,这不由的让他收起了几份轻狂。

    关于安南定邦之策,张辅,沐晟和黄福三人意见统一,一是驻军,二是教化。而王动则补充了一条,扶植当地番民做官,打击原有世阀。王动特别还点了一个叫黎利的人,此人黄福不知,但张辅知道,地方上的一个酋长,在地方上很有势力,年纪也只二十多,但上次平胡之时,他起兵想助,也将了一两千人马。王动再三提醒张辅,趁着现在交趾初定,有事没事,到处走走,结交些当地的这些新贵,张辅听了似懂非懂,他奇怪王动怎么会知道黎利这个人。

    除此以外,郑和那帮人基本上在是休整,毕竟这是他们出国后的第一站,很多新人补充进来后,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消化吸引。第一次出使西洋,郑和带了27600出来,真正回去的才24300左右,路上死了三千多人,因海上风浪而死的有一千多人,与陈祖义海战而失的有一千多人,还有上次在爪哇被西王误杀的180人,余下的全都是病死的。这次补充过来的人员大多是在长乐招的,虽然也都是般夫,但从没这么长距离跑过船,而且远洋的船和海情远不同于近海,所以还是有很多东西要他们去学去适应。

    而王动手下那帮人,则忙个不停,龙山城说实话早就设计好了,那边条约一成,这边就开始勘察地形,就把设计图转变成了施工图,这个时候,最忙的人是王动的廖管家,他没有想到,在长沙府布置完东家的新房后,南京城装修东家的宅弟,到了占城这个番邦,他承担了更大的使命,居然要负责建城了。没办法,王动让他在太仓和长乐收罗的各行各业的工匠,他最清楚,所以这事交他办最好。他真没想到,自己这个掌柜跟了王动后,成了个项目经理了。这也算是三湘商行在接的政府一个单子,此事一定,马上八百里加紧文书,只长沙,让那边三湘商行的建筑施工队派大量人手过来。自己带过来的工匠,则开始办砖场石灰窑,把船上的水泥往岸上搬。

    能混到国王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笨蛋,阇五世也是,他不时的在判断郑和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私下送礼时,郑和居然不要,张辅和黄福也不喜财,倒是真正容易亲近的能作为突破口的是王动这个人,阇五世不笨,郑和边上的正使副使他都打听过了,全是一帮太监,太监有两种,一种真是无欲无念的,反正也没个后人,所以大公无,但还有一种是把人欲变态的转移了,转向财和权,但现在看来,郑和及周边这帮太监不是这种人。阇五世把突破口放在了王动身上,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接不行,间接的来。要抓住王动,那就先从他小舅子张浩身上开始吧。

    于是,一个占城王爷的女儿被送给了张浩,要与张浩结亲,张浩说实话是一千一百个不愿意,但王动和郑和都说这有关国是,他推辞,要有父母之命,而这时,郑和正好马上端出了舅舅的身份,舅舅为大可作大半主,这下他也就没办法了,不过死不松口的是,只能算妾不能算正妻。这弄的郑和不知如何是好,毕竟,占城国虽小,但女方也是亲王郡主呀,嫁过来为妾,不大合适吧。

    摩诃达奔突然被国王派人过来传话,女儿嫁于郑和大人外甥张浩,把他弄的莫名其妙,家中三女,老大十六,嫁人了,老二十四,老三才十二。国王传话是好听,其实这已经是定下来的事了,关键是老二老三哪个上,派人一打听,知道张浩虽然是郑和大人的外甥,但是个白丁,啥也不是,居然听说是个商人,摩诃达奔心里有点不喜。回去与夫人一商量,想来想去,算了把老三嫁过去吧,原因是老二已经订了亲了,老三虽然才十二,但素来喜欢中国文化,被寺庙里一汉人和尚收为记名弟子已经四年了,算是懂些汉人的风俗,嫁过去应该不会受什么苦吧。

    王动死活没有想到,占城人十二岁的小丫头也能嫁的出来,不过郑和倒是很满意。他派人摸了底,摩诃达奔这一系也算是国王的亲信,他与摩诃贲该在文臣方面算是国王的左膀又臂,而那个小姑娘,他也知道是一广东来的和尚的记名弟子,而这个和尚在这里算是国师,这样一个郡主想来应该是个不错的人。于是压了死命令,娶为正妻!并且回话,这事已经奏明了皇上,可能会皇上赐婚之类的,这下搞大了。结果两边一商量,估计永乐赐婚是必然,把婚事放到郑和回航经过占城时办。

    达奔倒是很高兴,如果真象郑和大人说的这样,天朝皇上都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张浩可能会有所封赏,那时,可就不是一个白丁了。不过他不久就从国王那得到了消息,国王倒不喜欢张浩去做官,他希望张浩是个白丁,然后能到占城来住,能把他在明朝的生意带些到占城来,只要制刀箭制枪炮这些工艺能带过来就行。



………【第七节 新洲龙山】………

    郑和带着王动与贲该等商量龙山城的修建时,碰到了一个难题。原来占城他们看到的建筑,有高有低,层次分明是这里的规矩。皇城最高大,亲王其次,小老姓的屋了,要低了头才能进去,全是一层的平房。所以龙山城的规模成了问题,那建筑设计的有五层楼呀!逾制了。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弄了个折中的办法,龙山城里最高的建筑的最顶层,属于占城国王,这下大家都没有话说。

    工程还没有施工,占城国人已经得到了好处了,第一步的砖场木场石灰场就招了大量的占城人去做工,占城国的那些官员也不笨,只要老百姓被明朝作坊招去做工的,工钱的十分之一要上交,而这部分钱直接上交给国王。经办呢,就由新港的巴江卡负责,此人得了这个任务,第二日便以不耽搁天朝事务的名义马上赶回到新洲港去安排了,一回去就雇了一个汉人做通译和廖管家混到了一起。

    占城的事务进行的很顺利,但王动眼里不代表很成功,郑和大人已经准备要走人,往下一站了,王动却在计划下一步。

    真腊的使臣已经回了,他到明朝的时候得了永乐的一个承诺,郑和这次到暹罗会以明朝使臣的身份去做个中间人,说服暹罗不要再侵略真腊。这个消息王动早就知道,所以怎么来制造事端一定要有艺术。真腊,如今被暹罗打的找不到北的国家,国力正弱,鼓动占城主动去搞,还是在真腊挑起事端,然后再去折腾。想来想去,也没什么个好办法,他只是一人在想,还不想把这告诉陈泽,算了,等回航的时候再说吧。

    郑和是整天在占城不动,王动就不一样了,他时不时的跑去并新洲港看看两位夫人,随着郑和船队回国的别国使节,离的近的,如真腊、暹罗、爪哇已经在新洲港坐商船回国准备去了,等着郑和的到访,国家较远的,在郑和去了占城不久,也由占城国王派礼仪官一起迎到占城去了。这会的新洲港成了占城的一个大工地大货仓,而且占城人已经得了风声,设比奈的明朝人正在请人做事,加上半个月前就守在这里卖土产的占城人还没回,这里已经聚起了两千多人,巴江卡可是很开心,在他眼里,这一千多的外地人都钱呀,只是他愁的是,设比奈太小,挤了这么多人过来,还不时有明朝的人上岸,寨子里的粮食之类的供应,显然要跟不上了,好在这些粮食也是卖给明朝人的,要是国王当初金口一开,免费供明朝人粮食,他就亏大了。

    刘秀珠走南闯北胆子大,不过到了别的国家,又要考虑着自己是王动的夫人,所以倒也老实整天也是在船上折腾那些护卫,绿柳就不提了,反正有赵大娘陪着说话。船一靠岸停下后,船队里最热闹的就是红船了,士兵们已经领了牌子,可以去红船上去解决一下生理问题。赵大娘也在士兵的保护之下,下船去采购一些所需的物品,她在船上的时候就听说了,占城国出名的就是香料。

    王动回到新洲港是由贲该陪着过来的,贲该拉着王动住进了设比奈的寨子里去了,那住的都是木脚楼,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贲该倒是个有风趣的人,晚上还准备了人侍寝,王动倒也没客气,结果让他意外的是,那个服侍他的女孩子估计只有十四五岁,真的很小,他没好意思下手。第二天他便叫人把船上的刘秀珠和绿柳喊了过来,这下一家子人住到了陆地上。第二日贲该非常聪明的把那越南mm直接送给王动做侍女,然后一位夫人送一个,说是方便她们在这生活。这事做的漂亮,连连王动也觉得欠也一个人情。

    贲该有贲该的考虑,他之所以陪着王动到新洲港,是想着怎么再拉近和王动的关系。当他一到新洲港后,立刻就明白自己押宝押对人了。三个月之前他到过设比奈,郑和大人的船回航经过这里时,他来过,那时的设比奈也就是个小港小寨。这次过来一看,不一样了。

    且不说那个明朝军队屯兵的山谷,这个山谷说好了是方便明船队上岸给划出来的,后来因为修龙山城而作为明朝人的暂时驻地。明朝人上岸后,开始是在搭木篱,竖帐篷,等贲该到新洲港的时候帐篷已经变成了木屋。贲该在王动的陪同下,进去看了一下,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整个山谷虽然都是木屋,但里面象是一个小城,规划的非常的好,连雇来的占城人,都有成排的屋子住,还有他们专门吃饭的木棚,还有专门洗澡的木屋,里面居然有医官,还有一个集市,而这个集市里的东西,比外面港口边的市场里还要多,有明朝人在摆摊,还有占城人在摆摊,由于这里是明朝人在管理,收的市税自然也就是明朝人得去了。贲该没说什么,这是细节,他也不会去问,不过巴江卡可是知道的,但他也没去管,因为收的市税里面,他有抽头,他的儿子,现在就每天住在明村(当城人管这个山谷叫明村)里,已经住的不想回来了。因为这个谷里,有一排木屋是归赵大娘管的,她每天会派别十个姑娘过来小住一晚。

    贲该吃惊的是这个明村里的铁匠木工,木头是占城人去砍下来卖给明朝人的,这木屋倒是按着占城的房子的样子盖的,但他也看到了,绑木头的不只是麻绳,还用了榫头,还用了铁钉,这是明朝人的技术了。贲该是个王爷,自然不大好意思在这明村里四处窥视,当天,手下人就告诉他了,没错,明朝人过来的不只是士兵,还有大量的工匠,居然有人去挖土敲石,还有人去画花画树挖草,也不知他们要干什么。

    底下那些没文化的人不知明朝人要干什么,但贲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