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媛瞥她一眼,说道:“太子选妃何其庄重。这些人里,有一半能得中就不错了。”
尹袭月低了头,没有再说话。
杨辰淡淡一笑,道:“裴姐姐家世煊赫,必能雀屏中选。”
裴媛脸上即刻有了笑容,道:“也不能这么说。能不能选上,也要靠运气的。”
裴媛含笑看着杨辰。杨辰却已经没有话了,只是对着她淡淡一笑,侧头看向一边。
此时一个声音响起:“请各位良家女按照厢房名序列队。”
说话的正是昨日她们见过的宫人玉儿。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良家女四人一排列队而立。大门外走入两队宫人,一应的上红下白窄袖宫装,莲步轻移,罗裙微动,却听不到一丝一毫的声响。宫人们分左右站定,便有一中年美妇缓缓而来。她穿着紫红短袄,下系六幅同色罗裙,臂上挽着洒金云泥披帛,小山眉,额黄妆,髻上八宝垂璎簪随着她的步履微微颤动着。良家女们何曾见过这般华丽的装束,心中不禁多了几分猜测,莫不是哪一宫的娘娘来了?那美妇走到台上正席坐定,身边的偏席上亦翩然坐下一人,正是昨日见过的尚宫局郑司薄。
郑司薄正坐,高声说道:“今日是清凉殿第一次晨训,你们一个个都要打起精神。我不管你们在外面是王公之女也好,贵族高官之妹也罢,进了皇宫,就给我收起你们的娇气来。听懂了么?”
堂下一片静默。郑司薄高声说道:“清凉殿晨训,请赵尚宫娘娘训话。”
原来上坐的这一位,就是尚宫局最高掌事,赵尚宫。
赵尚宫一双凤眼微眯,仿佛含着笑意,淡淡扫视着殿下众人,柔声说道:“今天本不该我来训话,周内侍才是这次采选的主管宦官。昨天他突然要回长安公办,我也是临时被抓了丁,来充个场子罢了。”
她声音温软,说话也没有什么架子。众良家女本来被郑司薄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现下听了她仿佛拉家常的一番话,不禁松了口气。
赵尚宫微微含笑,说道:“这皇宫么,不像你们想得那么花团锦簇,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纷繁莫测。我在宫里也有二十多年了,眼见着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沉沦下贱,天大的差别,那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各位须牢记勤谨二字,勤做事,谨为人,便不会出错了。诸位能进宫待选,想必家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争不争得来光彩且先不讲,别给父族蒙羞才是首要之事啊。”
杨辰心头一暖,顿时对这位赵尚宫多了几分亲近和敬重。她这一席话不带一点训诫之色,反而像是一个洞察世事的前人对晚生的谆谆教导。原以为一入深宫便是无尽的清冷孤苦,没想到这宫中,还是有人情味的。
赵尚宫继续说道:“旁的我也没有什么可嘱咐的了。这次采选虽然由内侍省主管,我们六局二十四司也有协理之职。各位初入皇宫,有什么不便的,尽可告诉郑司薄,我们若能帮自然就会帮一把。再说句不好听的,采选大典后有未能中选的,分到我们尚宫局来,我更是要好好照顾的。”赵尚宫说到此处,微微一顿,道,“怎么说的好像我跟东宫抢人似的?罢了,不说了。我祝各位都能顺利中选,大富大贵。”
这赵尚宫真是有趣。杨辰也不禁抿唇一笑。
赵尚宫说完了话,对着郑司簿微微一点头。郑司簿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宫中规矩甚严,诸位虽然是待选的良家女,更加要勤于律己。宫内守时是第一要事。我说一下之后几日的安排,诸位要谨记在心。从明日起,每日晨起……”
郑司簿话刚说到一半,忽然大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良家女服饰的女子跌跌撞撞跑入大殿,迈过门槛时被绊了一下,整个人“咚”的一声扑倒在大殿中。
人群中发出一阵窃笑。郑司簿怒目扫视大殿,众人瞬间都没有了声音。赵尚宫坐在正席,凤目微眯,问道:“堂下何人?”
那良家女有些懵,慌忙爬起来,低头说道:“我……我叫顾月。”
“为何迟到?”赵尚宫声音微冷。众人都收敛了笑容,屏气凝神。
“我……”顾月低着头,低声说道,“我找不到绣鞋了……”
殿内又是一阵笑声。
赵尚宫缓缓转向郑司薄,说道:“宫人对上问答,不自称为‘奴’,该如何处罚?”
郑司薄低头答道:“此为犯上之罪,迎配入掖庭为奴。”
殿内霎时噤声。
赵尚宫又问道:“宫人晨训迟到,该如何处罚?”
郑司薄低头答:“杖责二十。”
殿内静到了极处,没有一丝声响。赵尚宫声音微冷,缓缓说道:“错了就要罚,规矩不能坏。传杖吧。”
“是。”郑司薄对着玉儿点了点头,玉儿便低身退了出去。
殿内众人尽在惊讶和怔愣中。顾月呆坐在地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一会儿,殿外便传来了纷纷的脚步声。八个膀大腰圆的太监走入殿中,个个紫衫短打,手中持着朱漆板杖。领头太监上前一步,道:“内侍省刑罚司。”
赵尚宫柔声说道:“宫人晨训迟到,杖责二十。”
“是。”领头太监说道,“带回去。”
“不用了。”赵尚宫淡淡说道,“一会儿还要发到掖庭。你们就在院子外面打吧,打完了直接送过去了。”
“是!”
直到此时,众人方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杨辰看着呆愣的顾月被太监们拖了下去,继而院子里便传来了一声惨叫。
“杨姐姐……”尹袭月握住她的手,将身子藏在她身后。杨辰微微拍了拍她。
大殿内回荡着太监一声一声数杖的声音,间或夹杂着女子凄厉的惨叫声,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杨辰握着尹袭月的手,感觉一阵寒意从心底升起。这是她在皇宫内的第一天,居然就看到了这么残忍的一幕。二十大板后紧接着就是终身为奴的命运。她虽然没有和这顾月说过一句话,可也不由得替她惋惜。她也是抱着一腔希望进的宫吧?这二十板子打得不仅是她的身,更是一个女子的廉耻;配入掖庭为奴的不仅是她,还有她大梦破灭的宗族。
二十板子,仿佛过了一世那么长久。惨叫声终于停止,殿内寂然无声。赵尚宫一双凤眼仍旧含着祥和的笑意,可在杨辰看来,却显得诡谲莫测。她缓缓说道:“郑司簿,方才说到哪儿了?”
郑司簿略一低身,道:“回尚宫,正讲到时程安排。”
“接着说吧。”赵尚宫道。
“是。”郑司簿望向众人,道,“每日寅时晨起,寅时三刻至后殿用朝食,卯时入内文学馆修文,巳时回清凉殿用午食,午时憩,未时入尚仪局学习礼仪,酉时回清凉殿用夕时,戌时回房就寝。都记住了吗?”
所有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问你们话呢,都记住了么?”赵尚宫声音陡然一高。
众人皆是一惊,俯身说道:“都记住了。”
赵尚宫满意似的点了点头,道:“今日午食过后会有人领你们去尚仪局学习礼仪,你们要用心。”
“是。”众人答道。
赵尚宫缓缓起身,道:“得了,都去吧。”
走出正殿大门,尹袭月终于舒了口气,说道:“可真真吓死人了。第一天就遇到这种事。”
杨辰拍了拍她的手,道:“肯定要有这么一出的。也怪她倒霉,自己撞了上去。”
尹袭月蹙眉看着她,问道:“为什么肯定有这么一出?”
杨辰缓缓道:“尹妹妹可知道孙武操练宫女的故事?”
尹袭月一怔,问道:“孙……孙什么?”
杨辰心里一叹,就知道问她也是白问。
“孙武,吴国的大将军。当年吴王阖闾让他操练内宫女眷,可是女眷们都不听号令。孙武便杀一儆百,杀了阖闾两个宠姬,众女眷才终于有了敬畏之心,遵守号令。”身后一个女子缓步而来。她也是一身绿底碎花的襦裙,脸上脂粉不施,一双丹凤眼斜飞入鬓,淡淡含笑道,“这位姐姐也读过《左传》么?”
良家女中原来也不乏有见识之人。杨辰略一颔首,说道:“我叫杨辰。看来姐姐也饱读诗书,不知该怎么称呼?”
“我叫赵茹。”女子微笑,道,“史书典故,姐姐拿来就用,定是学识不凡。不知可否向姐姐讨教一二?”
杨辰低头道:“不敢。若蒙不弃,我愿意与姐姐同席谈论。”
赵茹点点头,拉着她的手,笑道:“那好,姐姐住在哪间房?我晚上去找你。”
“我就住在西厢最后一间。”杨辰含笑道。
“我记下了。”赵茹说道,“那我今晚夕食过后去找你,你可等着我啊。”
“放心,我肯定等着你。”杨辰笑道。
赵茹点点头,便往前去了。
一旁,尹袭月拉拉杨辰的袖子,道:“杨姐姐,你懂得真多。”
杨辰微微含笑,忽然发现不见了裴媛,宋雨晴也不见了,说道:“宋姐姐和裴姐姐呢?你可见着她们了?”
“宋姐姐应该已经回去了吧。她那个人,又从来不打招呼的。裴姐姐么……”尹袭月抬手一指,道:“那不是?她在跟郑司薄说话呢。”
杨辰回过头,果然看到裴媛站在郑司薄面前,低头颔首,谦恭有礼。杨辰望着她,眉头微蹙,心里竟连嘲笑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觉得恶心。
“咱们走吧。”杨辰道。
尹袭月问道:“不等裴姐姐了吗?”
“她认得路,肯定能自己回来。”杨辰说完,抬步往前走去。
众良家女纷纷沿着廊子离去。院子正中,杖刑过后的血迹就那么暴露在天光之下,红得耀眼。
第十一节金鳞刍狗
圣历元年,魏王武承嗣殁,上追封为太尉,谥号“宣”。
棺木入葬亲王陵寝,上官婉儿代圣亲临。这一日阴云积厚,不见日光,四月凉薄的风中,典仪官高声宣读祭文。
“……忠孝节烈,仁义至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夙夜唯命,弗敢?逮……”
礼官的声音回荡四方。上官婉儿静静听着这出于自己之手的祭文,却仿佛在讲述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这程式化的苍白言语之下,是自古成王败寇的不变真理。
魏王之死迅速传遍洛城各个角落。这一场武氏势力的全面溃败,却成为了宫女们茶余饭后的闲谈。
“听说这魏王也是一表人才,真是可惜。”
“什么一表人才,他都三十多岁了。老头子了。”
“哎,太子也三十多岁了,怎么不见你说他老头子?”
从尚仪局出来,裴媛和尹袭月缓步走着,就听到身后良家女们嘁嘁喳喳的谈话。
待那群良家女走过,裴媛眉头微蹙,说道:“真是小家子做派,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