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明朝海主 >

第3章

明朝海主-第3章

小说: 明朝海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福的话,李天佑心头一凛:好个海盗王,当真是心狠手辣。

    看着李天佑陷入深思,李福当他是想明白了,“少爷,莫要多想了。现在你也开了窍。好日子正要开始呢,我们就本分些过我们的红火日子就好了。”

    “守本分,就不会有倭寇来袭吗?”刚才李福提到倭寇,李天佑猛然想起了这个时代的沿海特产。

    “大股的倭寇,背后都有船主的影子。有船主的影响,他们是不会对我们这些人动手的。若是我们也被劫了,那和抢船主有什么区别?”李福说道,“至于那些小股的倭寇,人少船破,小猫三两只罢了。大一些的村庄都攻不进去,又怎么会是我们的对手?”

    原来书本中那些祸害大明的倭寇,竟然是这么回事。李天佑忽然心头一动,“李叔,我们有多少船只?”

    李福自是不明白李天佑问这句话的意思,老实答道:“少爷,我们一共有两条大船,五条小船,熟悉水性的家丁百余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天佑不由得有些失望,就算是自己有什么打算,这百余号人在东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更何况,看李福的样子,他们对王直的惧怕是已经埋到骨子里了。

    李福虽然不知道李天佑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他却能看出李天佑脸上流露出的失望深色,不由得说道:“少爷,你可莫觉得咱们人少。不是我吹,在这附近的几个县里,我们李家的船队是最大的了。”

    最大的也不顶用啊,当然,这句话李天佑也没说出来。

    行李自然是有丫鬟帮着整理。李天佑回到自己屋中,抛开了心中杂念,静静地思考着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今后该如果打算。

    他上学的时候算不上好学生,学的也不是历史专业。对历史也是大概的知道些脉络。他仔细回忆着曾经历史课上老师讲的那些,以及各种电影电视还有古文小说中那些能用得上的知识。

    嘉靖皇帝,明朝有名的不上朝皇帝。一心痴迷道教,隔三差五的弄点丹药给自己吃。终于把自己毒死之后,明朝开始衰败。到最后李自成起义,再然后清兵入关,结束了这个王朝。再然后西方崛起,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拿走了不少好东西的同时,又顺便一把火烧了中国最大的园子。

    这是中国走向衰败的起点,也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的起点。

    感觉到自己站在了这个历史转变的节点上,李天佑陷入了沉思。“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时代?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灵的存在?”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天佑是不信神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登上了月球,没有看到广寒宫和嫦娥,当然也没有那只捣药的兔子。而那漆黑的海底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龙宫和那些身着铠甲的虾兵蟹将们。

    可是如果没有神灵,自己又怎么会时空穿越?而且还好巧不巧的出现在了这个时代。

    可是,可是……神学、无神论、爱因斯坦、霍金、空间虫洞……各种各样的想法在李天佑的脑子里高速运转着,想到最后李天佑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要爆炸了。

    “嘭!”

    最后实在忍受不住的李天佑重重一拳敲在了桌子上。他不再去想那些问题,而是起身来到院中,朝着空中大声喊道:“贼老天!我李天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要是看我不顺眼,就再把我给弄回去!”说完,他还朝着半空竖了一个中指。

    李天佑朝着天空大喊的这一幕,正好被刚过来喊李天佑出发的李福看了个正着。只见他一步就蹿到了李天佑的面前,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少爷,我的活祖宗,可不能乱喊啊,骂老天爷是要遭报应的!”

    李天佑挣脱开李福的手,“李叔莫怕,老天是不会降下报应的。”

    “那也不能乱说!”李福看了看李天佑,忽然想起了他这十六年浑浑噩噩的样子。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少爷,我刚才和老主人商议过了,这次过去,整个船队就由你来主事。亲自主事要学的快些,就算有些意外,还有我在旁边帮衬着你。”

    李天佑眨了眨眼睛,他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李叔,这恐怕不妥吧。毕竟您执掌了这么多年……”

    李福摆了摆手,“莫要说了,少爷,我之前只是代主人管理着咱们李家船队。现在少爷过去了,自然是由少爷当家,我又岂能再坐这个主位。”

    李天佑又推辞了一番,李福是决意要让李天佑做主。无论李天佑怎么劝,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最后李天佑无奈,只好应承下来。

    不管怎么样,这算是迈出一步。一切就等到了码头再说吧。

    抱着这个想法,李天佑和李福离开了李府的大门。

 ;。。。 ; ;
第四章 刀名绣春
    李员外在病床上半倚着身体,手里托着账册正在逐条细看。李夫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老爷,天佑他就要走了,我们……我们得赶紧出去送送我儿啊。”

    李员外愣了一下,随即合起手中的账本,放在了自己的枕边。对妻子笑道:“夫人莫急,天佑这次出去锻炼是我一手安排的。他若是没有开窍,我自然一世为他遮风挡雨。可他现在开了窍,就得继承家业,撑起这个家。”

    说着,李员外挽起夫人的手,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心疼儿子,我又何尝不是呢。可他若不早些长成栋梁,我们李家今后又将如何?现在虽然不是乱世,可也动荡得紧。之前有府县老爷们照顾,和船主关系又融洽,我们的货船收益颇丰。可自打前年新的浙江巡抚上任,这生意是一天比一天难做。我想着让天佑跟着李福出去锻炼两年,长些见识,等日后海上生意若是做不下去了,他回来守着李家的田产地业也能富足一生。”

    李夫人早已习惯听丈夫的话,虽然心疼儿子,可也知道这是为了儿子的将来。便不再说些什么。靠着李员外也坐在了床边。“老爷说的在理,不过现在我儿已然好了,你又让他出门锻炼,之前我们商量给他娶妻的事……这两天媒婆可是来了不少啊。”

    李员外沉吟了一会,说道:“当初我儿混沌,急着给他成婚是为了传宗接代。现在我儿心智初开,现在让他沾染女色。万一就这样陷入酒色之中,那可是大大的不妙。还是等两年他心智坚定了再说吧。”说着,他的脸上显出了些许怒气:“之前我四处央求,那些家伙也不肯将女儿嫁入李家。现在听说天佑开窍,一个个反倒开始遣媒婆过来。哼,晚了。”

    海门县城离南方海岸其实并不远,为了躲避朝廷耳目,李家特意在偏远的东海岸修建了海运码头。

    李天佑和李福一共带了两辆马车,一辆二人乘坐,另一辆装载着要运出海的货物以及日常用品。为防止有小股倭寇滋扰,所以他们这次出来,足足带了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家丁护送。三十名护卫围绕着两辆马车,一行人出了海门县,缓缓东行。

    李天佑透过车窗看着那些围绕在马车周围的家丁,个个都身强力壮,背着弯弓,挎着腰刀,一身劲装看起来煞是威风。不由得动起了学武的念头:“我既然来到了古代,是不是也应该拜个师父,学点武功什么的?”

    心念至此,便转头问向旁边的李福。“李叔,您可通晓武术?”

    闻听此言,李福捻须笑道:“少爷,我自小也是在府里长大,曾和府里的教师学过一些拳脚,不过这年纪大了,事务也繁杂,也就荒疏了。”

    李天佑听说李福也学过武术,心念一动,随即问道:“那李叔你看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些武术防身呢?”

    李福想了想,“防身大可不必,咱们家丁护院不少,有什么危险大可以让他们去做。不过学些拳脚也好,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既然少爷动了习武的心思,我这里正好有个人选。”说到这里,李福转身对窗外的家丁说道:“去把潘武师请来,就说少爷有事相商。”

    潘武师本名潘常,少年时拜得名师,练了一身的好武艺。他以前是个镖师,五年前走镖时被员外李司所救,这才转投到了李府成为一名武师。

    此时潘常正在后边载货的马车周围巡视,听得少爷找自己,叮嘱手下用心看守,便起身来到了前边的马车旁。

    潘常来到李天佑那一侧的车窗前,拱手抱了个拳,“少爷,您有事找我?”

    李天佑先是打量了一番潘常: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身材不算魁梧,比起一般的家丁还要显得消瘦一些,不过看他抱拳时手臂上犹如老树树干一般的肌肉,以及双眼中透出的那股精芒,就算是前世不懂武术的李天佑也能看出,这人肯定是个好手。

    “潘武师请了。”李天佑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特意把你喊过来,其实是我想学习一些拳脚,不知道潘武师可有什么见教。”

    潘常沉吟了一下,说道,“少爷,我老潘是个粗人,说话不太中听,还请您宽恕。”

    李天佑微微一笑,“咱们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中不中听,宽不宽恕的说法。你肯说,自是没拿我当外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天佑这两句话,说的潘常心头暖洋洋的。就连坐在一旁的李福也暗挑大指。合该我李家兴旺,刚开窍就能说出这般暖人的话。若是主家都这样对待下人,下人哪有不卖死力的道理。

    潘常心头一暖,开口的语气也温和了不少。他缓声问道:“少爷,您想学到什么程度?”

    什么程度?李天佑想了想,说道:“若是学,自然是想学到最好,能到潘武师的程度,我就心满意足了。”

    潘常摇了摇头:“那不可能。”

    李天佑指了指马车外边的那些家丁,“他们那样的程度也是可以的。”

    潘常再次摇头:“还是不可能。”

    李天佑不由得有点泄气,心道这个家伙说话还是真够不中听的。最后他无奈问道:“那潘武师所看,我能练到何种程度?”

    潘常坚定的说道:“少爷,您不是武者,所以您不了解。拳法是武术之本,看似简单,若要学好要求极高。在下习武是自幼打下的根基,旁边的那些家丁,也都是从少年时就被老爷挑选出来做护院的苗子。而您已经过了打基础的年纪,又常年不曾运动。所以,您若是学拳,最多也就是比街头滋事的那些地痞们高上一些的程度。”

    李天佑明白了潘常的意思,原来他说的是自己不适合学拳,而不是不能习武。“那依照潘武师的意思,我是不适合学拳脚?”

    “少爷若是学武,当学兵刃!”潘常斩钉截铁的说道:“以少爷的年纪,若是舍弃全面发展的武学,独钻一门,也可达到很高的造诣。”

    李天佑原本以为学兵刃要比学拳脚难些,现在看到,反倒是兵刃容易掌握。在他的心里,本来就是想学兵刃的,现在潘常这么一说,反倒是合了他的意。不由问道:“那依潘武师所见,我该学哪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