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农家乐 >

第68章

重生农家乐-第68章

小说: 重生农家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有人留下多赚点钱,为什么不是柳氏?

难道是她的活儿不够好,人家大娘子看不上?

柳氏道:“大家做的活儿不同,我这边的做完了,不需要了,总不能留下抢别人的活儿。”

张氏立刻就不高兴了,“咱们和周家的关系,是他们能比的吗?再说了,前儿咱们还给周家除了一大害呢。”

老秦头听见立刻喝止她,“快中了吧,人家找人帮工总不能干一辈子,活儿干完了可不得回来。”

二婶对三婶嘀咕道:“说不得是被人撵回来了呢,我就说她的针线也没什么好的。”

三婶推了推她,让她小点声,然后看了秀娴几个一眼,见她们没反应才松了口气,要是让那几个丫头听见,少不得又得拌嘴。如今这个家里,可是没大没小的,他们人多势众,还真是不好办呢。

柳氏不去帮工了,就在家里也和二婶几个一样,白天出去割草,秀瑶几个倒是开心,因为能跟娘一起了。二婶几个也得意,这样看来柳氏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跟她们也差不多,针线活儿好点又如何,还不是要跟她们一起割草喂猪沤肥。

随着节气的推移,天还没下雨,再不种地就真的晚了。

老秦头做了个决定,先种上三之一的谷子,剩下的地再等等,实在不行就到时候种豆子。

豆子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豆子换钱还比谷子划算点呢,能榨油,榨油剩下的豆饼喂猪喂鸡,还能磨豆腐,豆腐渣可以做小豆腐当饭吃,当然,最主要的是豆子还能等几天。

后来终于等不及了,只能又每天担水浇地,然后撒种子,希望能坚持到下雨。

秀瑶给老秦头出主意,“爷爷,要不咱去周家租水车,用水车浇地,这样还快一些。”

老秦头却又心疼那些钱,因为用人家的水车一点都不便宜的,况且他听说周家的水车忙着呢,根本没空。因为周家除了把地租给他们这些村人种,另外也有一些好田留在家里自己雇人种的,最健壮的牲口和最好的农具,都留着给他们用。

浇地种庄稼,终于赶在节气末尾把庄稼种上,然后也下了场雨,把那些庄稼汉喜得跪在雨里大声地哭,这就意味着不会绝收了。

本该秦业回周家帮忙的时候,结果新管家丁福标却打发人来说暂时不用他了,周家如今新雇了长工,已经不需要这种农忙时候就回家的短工。

秦业想去上门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老秦头却不许去,觉得丢不起那个人。毕竟人家周家发话不用,他们还上赶着去,那不是丢人是什么。

“那些人,嘴巴上说好听的,当面一套,背后自然又是另一套。”他觉得还是周海泉嫉恨他们家拆穿了周尖搞鬼的事情,得罪了周家。所以人家把大儿媳妇和秦业的活儿都给撸了。

这一下子又把老秦家另一条赚钱的路子堵死了,既然秦业不行,那秦显秦产秀娴就更不

77第77章

冬去春来;又是春寒料峭,今年秀瑶不必去挖野菜;因为老秦家去年的菜园子丰收,菜一直都不缺。大白菜、萝卜、吊方瓜现在还没吃完;咸菜缸里的咸菜也多得很;另外菜园里的韭菜、菠菜也已经返青可以开始收割。

不过秀瑶一直坚持每天出去搂草,既能锻炼身体,也能躲开家里那些烦人精们。

她路过一年前自己掉下去的那条深深的河沟子,站在岸上看着叹了口气;去年这个时候,这条河里水满满的,才一年;这河里的水下去了一半多,而其他浅一些的河里,水早已经干了。

山东这种地方,十年九旱,还真不是虚的啊。

她盘算着今年的麦收又是问题,估计一亩地连一石都够呛的,不如说服爷爷秧地瓜吧。秧地瓜养猪,赚了钱卖粮食更划算啊。

只是该如何说服爷爷呢?

原本她去年还指望从顾宁那里能得一些玉米种子的,可惜冯家那些种子都种了下去,植株当成了观叶植物,没有结什么玉米,更不用说种子。而顾宁后来也回家过年去了,只让柳青给她送信说有机会再帮她留意新的种子来,秀瑶觉得他可能不过是出于礼貌那么随口一说罢了,根本不可能是真的。

秀瑶叹了口气,今年如果粮食再歉收,菜可解决不了大问题,毕竟猫冬的时候菜还顶事,干农活的时候没有顶饱的粮食,也没有力气啊。

初春的日头依然像被什么撵着一样紧赶着往西去,傍晚很快就来到,秀瑶挎着筐子回家。

一到家就听见二婶在门口跟三婶抱怨,“你说这都春天了,眼瞅着又要下地,还整天吃菜汤,不说捞点干饭,那稀饭也总得吃点吧。”

三婶笑道:“家里的小米和面早就没多少,再看看地里的麦子,估计今年更难熬呢。”

二婶气道:“为什么总是让我们熬,现在大房也不去帮工,都在家里吃闲饭,凭什么让我们养。”柳氏不去做绣活儿了,也在家里割草做家务的,秦业也不去帮工,男人们偶尔有点零工出去帮帮忙,也赚不到几个钱。现在大家都一样,凭什么大房的小子不用干活,跑去姥爷家住着还能读书?哪里来的钱?可别是柳氏赚了钱不往家交都拿去娘家了吧。

三婶见秀瑶过来,就赶紧示意二婶别说了,秀瑶路过问了声好,然后就去晒草。

二婶瞥了她一眼,对三婶道:“你看这死丫头,眼里越来越没人,我们在这里站着她没看见?嘟囔了一句就过去,谁能听见她说什么?”

三婶道:“二嫂,别跟小丫头一般见识了,他们家的人一个个都拽得很呢,人家可有个开磨坊的姥爷呢,咱家这些面都是人家帮忙磨的呢,又不要钱。”

二婶哼道:“那不是应该的吗?娘家有钱,干嘛不要点来帮帮家里,我娘家要是有钱,难道我不会拿来吗?她就是攀我们不回娘家要罢了,哼,当我们不知道呢。”

秀瑶自然是听见了,她晒完了草,回家的时候在二人跟前顿了顿,望着她们,笑嘻嘻地道:“二婶,谁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家也是没日没夜做工呢。整天磨牙是磨不来钱的。”说着一扭头就家去,把二婶气得要追着打她,三婶忙拦住她了,“二嫂,别生事儿,老爷子可恼着呢。”

庄稼不好,老秦头一天天拉着脸难看着呢,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他尾巴一样让他不痛快骂人,何苦再找骂。

二婶低声骂道:“一家子窝囊废,就会对老婆孩子耍横。”

秀瑶洗了手,看爷爷在门口坐着空吧嗒烟袋锅子,家里艰难,爷爷已经把旱烟也减掉了,经常就空抽吧嗒吧嗒做那么个样子而已。

秀瑶走过去,“爷爷,咱今年管我姥爷要点地瓜秧子秧地瓜吧。”

老秦头看了她一眼,“你姥爷打算秧地瓜?”

秀瑶点点头,“爷爷你管他要,他会给的。”

老秦头又问:“他养几亩地?”

秀瑶算了算地瓜的收成,刨去那些不成熟的坏了的,留作母子的也有限,她道:“起码有一两亩地吧。”其实那些地瓜母子足够好几亩地的。

老秦头苦笑,“还是让你姥爷都秧着吧,那么点管什么用?”他没好意思说你姥爷干嘛不多秧两亩之类的话来。去年沤肥之后,本想着肥料足了,庄稼收成肯定就好了,哪里知道地里又干得很,结果反而更歉收。

秀瑶又劝,老秦头磕打着烟袋锅子道:“丫头,这种地的事儿是大人的事儿,你一个孩子就别操心了,反正家里只要有爷爷吃的,就不能饿着你们。”

秀瑶叹了口气,又恨自己太小,说话不好使,随即一想就算自己大起来,十五六岁的时候说话也照旧不会好使的。可地瓜不能不秧,而且一定要多秧地瓜,越是年头不好,越是要秧地瓜才行。

她见爷爷不肯听她的,也知道自己人小言微,没办法的事儿。这事儿她也想过劝爹的,可爹除了埋头干活儿根本就不肯拿主意一切都听爷爷的,更别说让他劝爷爷了,他可从来不会违背爷爷的意思。

“爷爷,我能去姥爷家几天吗?”

张氏在屋里听见喊道:“怎么又想偷懒,就知道住姥爷家,都快忙活儿了。”

秀瑶不吱声,一冬天她也没闲着啊,秀娟秀美都不出去搂草了她还去,而且她也没去过姥爷好吧,不过是收地瓜选地瓜的时候去了一趟,那还是霜降的时候。

老秦头却道:“行,丫头好久没去她姥爷家,让你二姐送你去住些日子吧。”老秦头也发现了,这么多孩子里,其实老柳头夫妇最关心的反而是这个小丫头。如果不是穷闹的,老秦头也不至于那么算计,去冬刚得了场病,还多亏了孩子姥爷,所以也不能不给面子。

秀瑶一听开心起来,忙欢欢喜喜地去准备。

秦显一听秀瑶要去姥娘家,他就想去送,可爷爷说了让秀娴去,他就跟秀娴商量,“二嫚儿,让我去送小妹儿吧。”

秀娴看了他一眼,“二哥,我也好久没去姥娘家了呢。”

秦显笑道:“我去跟三哥学俩字来,你能学吗?”他、秀娴、柳飞一般大,但是柳飞大俩月。

秀娴一听他说识字就嘟了嘟嘴,“那好吧。”随即又笑道:“二哥,你认识那俩字,有扬扬多不?”

秦显脸红了一下,“别瞎说,我能没他多?”自从柳飞念书以后,秦显突然就跟受了刺激一样,尤其是看秦扬和秀瑶也跟着认识了几个,便打了鸡血一样也开始学字,没有机会去学堂读书就趁着干活儿的空间跑去村西南头周家的学堂偷学。这样一来二去倒是也认识了一些字,会背不少书,再也不是去年秀瑶让她写个菜籽单子他都躲起来。

秀瑶笑道:“二哥,明天你让三哥送你点笔墨和纸什么的,你回来也教教姐姐们,识几个字总归是好的。”识了字见识就不一样,看东西也和以前眼光不同。你只认识一样东西,会叫名字,可不会写,总归和它隔着一层,既会叫也会写,甚至知道它的来龙去脉,那就对它熟悉至极更好办事。

秀容还在为不能去姥爷家郁闷呢,一听读书,就想起了那个温雅谦和的少年来,他一定是饱读诗书的,那样的人家必定都是识字的。

她笑道:“我也要学,二哥你教我。”

秦显见妹妹们这么捧着他,顿时觉得自己很,有一种自豪和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一拍胸脯道:“成,我来教你们,不过你们也要有耐心,也要看你们的悟性,还得听我的吩咐才行。”

几个妹妹齐声笑道:“你放心,我们保管听你啰嗦。”

秀娴又道:“那个,我就凑热闹啊,别想让我写这个背那个的,我不成的。”

秀瑶笑道:“二姐,你要是学会几个字,就奖励你吃烧肉。”

秀容立刻喊道,“我也要奖励。”

秀芹打趣他们,“行,让二弟给你们画出来。”

几个人哈哈笑起来,二婶听见屋里笑声不断,对三婶冷笑道:“家里就算饿死了,他们也笑得出来。”

三婶道:“人家有姥娘家,不怕呢,不像咱们,娘家都吃不饱,哪里有空管咱们呢。”

第二日一大早,秦显和秀瑶俩也没吃早饭就匆忙上路,一路平安到了杨柳村。

经过这一年的改进,柳家磨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原本自己家对付推磨的人也开始到磨坊来,毕竟磨坊磨的面更细,出面率也高,价格又不贵,自然就都愿意来。

为了应付大批的生意,老柳头做主又和三姥爷家合伙养了两头驴,农忙的时候拉去种地,不忙的时候就用来推磨,再也不用人工推磨。

秀瑶和二哥到了柳家门口的时候,就见车来车往的很是热闹,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