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巴雷托的创新忠告 >

第13章

巴雷托的创新忠告-第13章

小说: 巴雷托的创新忠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力方案〃,希望在令人难以置信的15分钟内,以电脑完成贷款核准手续。为贯彻这种迅速服务,该公司先与约4000位房地产经纪商的会员、抵押经纪人和贷款业者建立电脑连线,让购房者可以和房地产经纪商坐在电脑前,立即找出自己中意的房子。〃这项连线系统对我们的未来而言,是重要的一大步,〃抵押公司的一位主管得意地说:〃而且,我们已经成功了。〃

    为什么这类计划会成功?答案非常清楚:一位每周工作57小时的小店老板,当然会选择花旗的贷款方案;同样一个人到你的公司来,被接待小姐挡在会客室干等,或者得等3周后才得到回复,那么他当然会自动换一个选择……到别家去。下次,这位顾客宁愿看目录订购,也不愿到你的公司排队。也许顾客第一次可以容忍一两周,但这种拖延产生的负面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观察一下四周,看看速度如何影响企业的兴衰,你就会发现赢家经常是那些尽快满足顾客需求的公司。巴雷托举例说:达美乐比萨店就是最明显的一个好手。该连锁企业的创始人摩纳翰,就始终努力成为未来赢家。他不但提供比萨送到家服务,还保证配送的速度,如果配送时间超过30分钟则保证退还3美元。光是这种保证,速度加上便利就胜过了品质,这成为达美乐比萨的事业柱石。当别家比萨店还在绞尽脑汁想着达美乐如何做到如此迅速的配送时,它已经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结果80年代初期仍寂寂无名的达美乐比萨连锁店,今天已纵身一跃,成为全美第二大比萨连锁店。

    另一个例子是包裹递送业。1971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以保证隔夜送货到家的创举,在美国包裹递送业掀起一场革命。28岁的史密斯从海军陆战队退役下来后,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经营自家的空运公司。每天都不断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包租他的飞机,只求快速运送货品。史密斯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与日俱增的需求,因而创造出崭新的市场。

    故事还没结束,联邦快递公司最初给顾客到货时间的承诺是次日中午。但因为该公司不断开拓自己在速度上的优势,并未像其它仗恃过去优势的公司就此停止脚步。1982年,面对愈来愈多的竞争对手,联邦快速公司提高赌注为次日上午10点半准时到货。1985年,再独创包裹条码系统,只要顾客要求,可以在30分钟内查出包裹此刻的下落。联邦快递公司的确不停地随着变化而调整自己,同时也带领整个包裹递送业迈向另一个新局面。

    

巴雷托的创新忠告 13。不断地创新

    日本强盛的秘密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每一次重大创新的出现,都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而纸的发明,使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知识的迅速传播与普及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创新是文明进化永恒的动力。

    历史的发展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就发展迅速,就日益强大;如果因循守旧,就日渐衰落,在世界上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某个时期善于创新,这个时期它就发展迅速,就强大;什么时候创新少了,就会落后。

    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不同国度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创新能力和创新规模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最重要的要素,是一个国家永立世界之林的可靠保证。

    日本成功地进行了创造学的研究和全民创新能力的开发。

    日本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就开始引进消化西方创造学 (包括成功学)成果。战后,随着创造学的引入,日本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创造学家,发明了一批适合本民族特点的创造技法,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创新理论体系。日本『政府』对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极为重视,拨专款成立了发明学会,创办出几十所星期日发明学校,制订了创新能力开发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了大批创造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教育使日本在新技术革命的进程中,获得了〃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几乎掌握了世界过去半个世纪中发明和应用的全部先进工业技术,经过综合创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并以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争夺国际市场,仅用了短短30年时间,就从一片战败的废墟上站立起来,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把许多发达国家甩在身后的同时,又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与美国展开了竞争,甚至在一些方面已超过美国。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在谈到日本〃起飞〃的秘密时说: 〃日本土地狭小,资源短缺,靠什么在世界上立足呢?主要是靠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日本在经济大国的背后,是一支拥有600万创造者的创造大军。〃

    历史事实表明,创新能力是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可能开拓进取;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实现繁荣和持续发展;没有创新的时代,必将黯淡而平庸。

    不创新,必灭亡

    大西洋微波『荡』漾,天空风和日丽。海军北大西洋舰队缓缓游戈。一切都十分正常,平静而安祥。因为,以该舰队的现代科技:含量,几百哩内有只鸟飞过,有一条鱼跃出海面,它都可以知道。ok,平安无事!而在千里之外的美国本土,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电子控制中心内,气氛却异常紧张,空气都似乎快凝固了。一群将军和政要,默然地看着电子显示屏,一位青年 军官正熟练地『操』作一台普通电脑:他通过一个普通的调制解调器拨号进入了网络,随后又通过一段看似简单的电子邮件信息进入了目标军舰的计算机系统,几秒钟后,电脑屏幕显示:〃控制完成〃。然而此时,舰长对指挥权旁落浑然无知。事情还没有完,隐藏在电子邮件信息中的密码在其它各舰计算机里不断复制,整个舰队没有多久就无声无息地交出了指挥权。一个人,一台微机,无任何内线支援,就能让整个北大西洋舰队俯首称臣!〃网络是危险的!〃五角大楼面对此情此景失声惊叹。

    军方这次代号为〃联合勇士〃的军事演习,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

    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武器系统已不再是战斗机、军舰或导弹,而是从信息系统里涌出的巨大数据流。

    战争形态和战争观念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

    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电子空间将成为未来的主战场。

    传统战争打的是钢铁、经济消耗战,而在网络时代,战争则可能是低成本的:拥有很少的资源的国家、团体甚至个人,可以向拥有极大资源的对手发动信息攻击并能给对手造成极大的损失。对此,军事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形态的变化完全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信息优势可望取代核威慑成为全新的威慑手段。正如农业时代产生冷兵器,工业时代产生火器一样,信息时代必然要产生信息武器并以之为主。

    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一语道破: 〃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力。〃

    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概念,全新的领域,需要有全新的思维和全新的方法。〃创新〃因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仍以上面提到的〃网络〃 (互联网intemet)为例,它不只是〃危险的〃,而且更是神奇的。有人断言,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网络,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在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公路网、电网、铁路网、电视网;而高速、互动、传递信息、共享知识的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则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从最初只有少数专家才明白的神秘物体,变成了同电视机、印刷品等并列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而日益深人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从一种技术现象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

    与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网络的优势得天独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拥有上网条件,全球、全方位的信息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同时,网络不受载体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发布海量或微量信息;网络还打破了时间限制,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制作周期的制约,实现了即时更新,即时上网;更为突出的是互联网的交互特『性』,将旧有的单向发布拓展为双向交流。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目前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超过1亿,专家预计未来10至15年内将超过10亿),其经济应用价值也应运而生,各种商业、金融机构、产业部门纷纷〃入网〃,传递、获取商业信息,更有甚者,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形成的全球信息阿空间,足不出户,便开创出许多全新的经营方式或全球商业活动,如电子广告网上销售、网络购物中心、网络银行、电子报刊、网络图书馆等等,加上与互联网络建设相关的信息产业和应用互联网的通信产业,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出现了。据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02年仅网上商业交易额就将超过3000亿美元。

    对此,专家已经敏锐地指出:信息革命将成为人类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它不但重新塑造宏观的〃上层建筑〃,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重新塑造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

    轻轻一按鼠标,就可随心所欲地在网上观赏、阅读、购物、支付、访问、交谈、受课、就医、开会。

    〃互联网将进入每个人的衣袋中。〃

    诺基亚总裁在'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上,用珍贵的90秒钟发言时间,掷地有声地道出了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同一个会上,索尼总裁出井伸之,则用简短的比喻,讲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他说: 〃几千万年前,由于陨石撞击地球,而引起的恐龙灭绝很能说明问题。大部分恐龙不是死于陨石的直接撞击,而是死于撞击引起的酸雨和突变的气候,这说明,二次灾害才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现在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正犹如一颗陨石,如果我们不下定决心改革公司的体制和经营,公司迟早会受到二次、三次灾害的破坏。所以,现在要创造出收益递增时代的新方式,转向知识密集型业务。〃

    一招不〃新〃,满盘皆输;因循守旧,后患无穷。

    『迷』人的创新

    创新概念的提出

    创新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时代,创新活动与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但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博土论文《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在这篇传世著作中,作者提出了创新是经济学的真正主题的著名原理,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创新有五种类型:

    ▲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方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