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全民女神 >

第234章

我是全民女神-第234章

小说: 我是全民女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身这部小说也就是因为风格难于处理所以才拖了这么多年,因为这个原因电影没有那么好也情有可原,这导致该片成为华纳兄弟改编张秋惜小说作品票房最差的一部。虽然如此,但全球将近四个亿美元的票房其实也还有得赚,只是赚得没那么多而已。
“要说赚钱得话,还是得看饥饿游戏。”杨婕说道:“星火燎原也差不多了吧,应该不会拖到明年。”
《饥饿游戏》第一部的口碑也算不上有多好,只不过这电影却带起了一种现象,小妞电影这股风潮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的电影市场。这段时间里面,主打女性消费市场的电影已经越来越多,如果不是因为那么看起来很猥琐的顾虑,按照原本定义的《和盛夏的500天》来拍,这也是一部小妞电影。(未完待续。。)
ps:  感觉这两章挺顺手,是因为水吗?o(n_n)o~

第三六二章 美食和情怀
《星火燎原》上映的日期已经指日可待,这不需要张秋惜她们去操心什么,就连dc那边,将一切给安排好,《侠影之谜》投入拍摄之后也不需要她们操心了,等着看结果就行。
张秋惜现在的状态是忙的时候不可开交,闲下来又感觉无所事事,而现在红豆她们的事情还不少,没有时间随时跟她闲扯,也就忍不住说道:“看来还是得早点事情做做才行。”
“恭喜你不需要人在后面赶,自己就知道主动做事情了。”红豆表示赞许的点点头,张秋惜就说道:“可是该做点什么呢?”
这像是在问别人,也像是问自己。叶晴晴抬起头就说道:“或许你可以写小说,虽然就这样漂来漂去还在连载,但那毕竟不算小说,填填以前的坑也不错啊,难道你真想留着给人家上坟的时候用?”
张秋惜点点头,说道:“好像也不错,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看你的样子是早就想到了吧?装什么蒜。”上官瑾斜眼看过来,张秋惜就嘿嘿一笑,说道:“还真被你给说对了,这个想法早就已经存在,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呢。”
“恶心的话别说,直接说你要怎么做。”被比喻为蛔虫的上官瑾一点都不高兴。
张秋惜就说道:“我这个想法源于乔纳森,那家伙每次来天朝都要去吃各种美食和小吃,也没少跟我低估中餐在美国有多受欢迎。搞得我现在随口就能说出很多美国的知名中餐馆,还有最受欢迎的菜品。”
“然后呢?”杨婕也问了一句,这种情况其实大部分人都很清楚。为此也会感到很自豪。
“我大天朝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遍地都是美食,既然国内国外都喜欢,为什么不做点贡献,好好宣传一下呢。”张秋惜同样能算是个吃货,对这些东西也是很喜欢的。
“满汉全席?”红豆就问道:“难道你想些一部关于美食的小说?说起来这种题材的还真不少,记得我以前在异想世界当编辑那会儿。还遇到过披着科幻的皮讲美食的作品。”
即使是现在红豆也还挂着编辑(总编)的头衔,对小说的题材很是了解。张秋惜就说道:“不要说起美食就是满汉全席,满人还没有开始进化大天朝的饮食文化可就已经枝繁叶茂了。事实上我也不打算以小说或者动漫的形式来做,这样看起来太儿戏。”
表示美食的作品已经有很多,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随处可见。这个时空的小说跟网文在这一点也很是相似,那就是只要能想到的元素都可以加入里面。不过并不是捣鼓成一套修炼系统而已。
如果要这么搞。《中华小当家》和《美食的俘虏》也是不错的选择,后者张秋惜看得并不多,前者倒是印象很深,也是童年记忆之一。事实上《中华小当家》这部作品也就靠着童年记忆赚点感情分,回头想想这也不是多优秀的作品。
“要求还挺高,那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上官瑾就说道:“现在讲究的可是寓教于乐,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小孩子,如果你一板一眼的去讲起源、发展、影响什么的。别指望他们会有兴趣。”
“当然不会太死板,但也不能太娱乐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重点还是用饮食去讲文化,而不是食物上搞花活,一味的去强调有多好吃。”张秋惜心里早就有了决定,那就是曾经让她看得垂涎三尺又感触颇深的《舌尖上的中国》。
“我是想做一个记录片,这样看起来至少庄重得多,而且云翔卫视在这方面也是一片空白,正好可以填补一下,相信他们会很乐意合作的。”事实上不管张秋惜想做什么,云翔卫视都会很乐意合作。
杨婕就说道:“别说云翔卫视了,整个天朝的纪录片都是个悲剧,这玩意儿还是得看bbc的,如果你真想这么做推荐你去学习一下。”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爱好啊。”张秋惜很是意外,她还以为杨婕除了音乐之外就没什么爱好了呢,杨婕就说道:“当初不是想要去世界各地流浪么,所以就看了不少关于地理方面的片子,感觉还不错。”
天朝的纪录片确实没法跟bbc相比,不过《舌尖上的中国》却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个纪录片在美食的包裹之下是浓浓的人文情怀,由饮食推动文化,讲诉天朝人生活的礼仪、伦理等等。
当初第一季播出之后几乎是一夜爆红,成为最成功的天朝纪录片,在一片好评和期待中时隔两年后第二季粉墨登场,虽然也得到了应有的反响,但第二季却是非议很多,连张秋惜看的时候也骂了娘。
这些事情可以抛开,但真要拍这样一个记录片也不容易,电影的话张秋惜可以写个剧本就搞定,但记录片却是没法按照剧本来的,这样的话就不是纪录片了。最简单来说两个时空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能够找到原作中那些故事的人和物。
如果没有还非得安排,那就是演戏不是记录了,所以只能让节目组去拍,拍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才能够真实的表现出来,最多只能是要求节目组怎么去拍。不过在这之前还是得先把事情谈妥,节目组都没有还谈什么要求。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去剖析一道菜肴,表现美食与人之间的特殊意义。从偏僻的山村到繁华的都市,这又是一段走遍天朝的历程,坐在韩雪的办公室里,张秋惜将所有的想法娓娓道来。
李玥一直在做记录,确定没有疏漏之后才说道:“之前类似的纪录片要么一味的煽情,要么只是展现食物,不是感觉做作就是浮华。这样拍摄更有诚意,不过感觉真的很困难。”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了,可能需要花费你们电视台大量的精力才行,但应该也没有问题吧?”张秋惜看向韩雪,询问她的意见。这个纪录片原作是央视拍的,云翔卫视现在虽然不差钱,但各方面的条件还是没法跟央视比。
“确实很困难而且麻烦,却也值得去做。”韩雪点点头,说道:“按你这样的说法,我们首先得去四处探访才行。天朝那么大,要挑出最具代表性,具有人文情怀的才行,这上面就得花不少时间。”
“倒也不是非要从某道美食切入,天朝的美食太多了,这样来拍的话估计几十年都拍不完。”张秋惜又想了想原作的操作模式,说道:“主要还是从人文入手吧,比如说是家人就有的厨房,食物方面的话可以从食材和调料这样的方面去着手。”
顿了一下,张秋惜又接着说道:“这些细节我之前也说了,时间长短倒是无所谓,只要能成就行了。只要把这些准备做好,真正拍摄应该也不难吧?”
韩雪又点点头,说道:“每一集都有独立的主题,完全可以独立拍摄,只要多筹集一些人同时拍摄也是可以的,这点倒不是问题,大不了去其他公司或者电视台借点人来。”
“那就行了,等拍好之后我再来写文案,那么就大功告成了。”云翔卫视现在财大气粗,只要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去探访也好,组成庞大的节目也好,这些都能搞定,张秋惜也就放心下来。
画面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文案,虽然很可能真正拍出来之后跟原作完全不同,但情怀方面至少会是一样的,把握个这个点她自己写文案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也还需要音乐,这就是该杨婕出马的时候,以前她是给明星当制作人,现在已经放在电影动画方面,早得心应手了。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早,韩雪决定拍摄之后,还需要把事情给安排下去让专门的人去处理。
“现在电视台的事情也不多,前期的准备应该也不需要多少时间,有什么情况我通知你。”李玥将所记录的东西都整理好,将来这是要交给节目组的,她此时的表现完全就像是一个秘书。
“小玥玥,你这是?”张秋惜有点摸不着头脑,韩雪也有专职秘书,看起来却好像已经被顶替了一样。
韩雪就说道:“别惊讶,现在限娱令的影响还在,所有婚恋交友类的节目都被叫停,非常勿扰已经不可能有重启的机会,这种情况下要做其他节目也有点束手束脚,只能再观望一段时间了。”
“反正也没事,所以我就客串一下妈妈的助理咯,更何况这还是你的事情嘛。”李玥笑眯眯理所当然的说。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小玥转型朝文员发展了呢。”张秋惜摊摊手说,说道:“不过也真够蛋疼的,running girls并没有受什么影响啊,这限娱令到底怎么回事儿?”
韩雪就说道:“因为这是按季播出,而不是长年累月每个周都播的类型,要打造这样一个节目就要顾忌会不会触及禁令,所以不得不先缓一下,这些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们能搞定。”(未完待续。。)


第三六三章 求新求变
限娱令这种东西韩雪都搞不定的话张秋惜更没有办法,想操心也不行,除此之外云翔卫视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舌尖上的中国》正式开拍之前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现在她也可以丢到一边。
甩掉鞋子坐在杂志社的沙发上,张秋惜难得的拿起了报纸,标题赫然写着后张秋惜时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她虽然很久没有在关注武侠小说,但这种国民类型的小说影响力和关注度依旧在那里,目前的处境同样也是。
这些事情并不会因为她不关注就停滞或者消失,事实上反而还有发酵的势头。只不过这标题写得好像有点耸动,忍不住就说道:“怎么感觉我好像是已经挂掉了一样?”
“在武侠读者眼里,你死没死其实根本没什么区别。”上官瑾悠悠的说,她已经把武侠扔了这么久,也没见有要填坑的意思,这样来看是不是还活着还真没区别了。
“喂,活着至少有接着写的可能吧?”写《就这么漂来漂去》的时候,回顾到武侠张秋惜就已经决定填一下坑,刚好腾出时间就发现最近武侠小说的话题很火热。
后张秋惜时代这个标题其实应该把华庸生也给加进去,她们两个都是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即使现在华庸生已经逝世影响力依旧存在。只不过华庸生和张秋惜隔的时间太长,很多人又认为她是新武侠小说最后的荣光。所以报纸才给了这样一个标题。
本来很多人已经认定华庸生之后武侠小说就已经没落,张秋惜异军突起让这种说法沉寂了一段时间,但现在看来即使她的光芒在耀眼原本的问题也还是存在。
张秋惜只是张秋惜。没人能够模仿复刻,所以她的成功不代表武侠小说依旧是一片坦途。这一点很多小说作者更清楚,所以《江湖夜话》杂志才会举办年会,每年都将旗下作者聚齐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当下的武侠小说是真繁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