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第7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举人。大受,宝庆贡生。诏赠志仁蕲州知州,思仁罗田主簿,凤来国子助教,
大受学录,荫子,祭葬有差。
王国训,字振之,解州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金乡、寿张、滋阳、武清。
坐大计,久之,补调扶风。国训性刚严,耻干进,故官久不迁。崇祯八年秋,贼
来犯,偕主簿夏建忠、典史陈绍南、教谕张弘纲、训导陈溃вこ枪淌亍T牧皆拢�
外援不至,城陷,骂贼死。建忠等亦不屈死。赠国训光禄少卿,建忠等皆赠恤。
当是时,大帅曹文诏、艾万年等并战殁,贼势益张,关中诸州县悉残破。八
月,贼陷永寿,杀知县薄匡宇。寻陷咸阳,杀知县赵跻昌。
其时长吏以死闻者,陇州知州胡尔纯,自经死。延长知县万代芳与教谕谭恩、
驿丞罗文魁协力守城,城陷皆死之。代芳妻刘、妾梁从死。尔纯,山东人,赠光
禄少卿。代芳赠光禄丞,妻妾建坊旌表。恩等亦赐祭。
有孙仲嗣者,肤施人,由贡生为阶州学正。当事知其才,委以城守。贼大至,
尽瘁死守。城破,与妻子十余人并死之。赠国子博士。又有杨呈秀,华阴人。由
进士历官顺庆知府,大计罢归。贼攻城,佐有司御贼以死,赠恤如制。
黎弘业,字孟扩,顺德人。由举人知和州。崇祯八年,流贼犯和州,御却之。
十二月复至,与乡官马如蛟募死士,登陴固守。城将陷,弘业系印于肘,跪告其
母曰:“儿不肖,贪微官以累母,奈何!”母李泣谕曰:“汝勿以我为意,事至
此,有死而已。”遂自缢。妻杨、妾李及女四人继之。弘业北面恸哭再拜,自刎
未殊,濡颈血大书曰:“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何惜一死。”贼入,伤数刃而死。
赠太仆少卿,任一子。判官钱大用偕妻妾子妇俱死。吏目景一高被创死。学正康
正谏,祁门人,举人。偕妻汪、子妇章赴水死,赠国子监丞。训导赵世选不屈死,
赠国子学录。
马如蛟,字腾仲,州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浙江山阴知县,有清操。崇祯元
年征授御史,劾罢魏忠贤党徐绍吉、张讷。出按四川,蜀中奸民悉以他人田产投
势家,如蛟列上十事,永革其弊。还朝,监武会试。武举董姓者,以技勇闻于帝,
及入试,文不中程,被黜。帝怒,黜考官,如蛟亦落职。八年论平邦彦功,复故
官,以父忧未赴。流贼至,如蛟倾赀募士,佐弘业固守。麾壮士出击,两战皆捷。
贼将奔,会风雪大作,不辨人色,守者皆溃,贼遂入城。如蛟急下令,能击贼者,
予百金,须臾得百余人。巷战,贼多伤,力屈,遂战死。兄盐运司判官如虬、诸
生如虹及家属十四人皆死。事闻,赠太仆少卿,官一子。
张绍登,字振夫,南城人。崇祯中举人,知应城县。九年,贼来犯,偕训导
张国勋、乡官饶可久悉力御之。国勋曰:“贼不一创,城不易守。”率壮士出击,
力战一日夜,斩获甚众。贼去,邑侍郎王尤ń嵩褂谧宓常辜仪钡荚舾蠢�
攻。国勋佐绍登力守,而乞援于上官。副将邓祖禹来救,守西南,国勋守东北,
绍登往来策应。会贼射书索权,权惧,斩北关以出,贼乘间登南城。绍登还署,
端坐堂上,贼至,奋拳击之。群贼大至,乃被杀。贼渠叹其忠,以冠带覆尸,埋
堂侧。
国勋,黄陂岁贡生。贼既入,朝服北面拜,走捧先圣神主,拱立以待。贼遂
焚文庙,投国勋于烈焰中。祖禹亦不屈死。
可久,幼孤,事母孝,举于乡。知大兴县。崇祯初,疏请更《三朝要典》,
时奄宦擅权,谪光禄典簿。迁应天府推官、刑部主事,历知府,丁艰归。贼入,
语妻程曰:“臣死忠,妇死节,分也。”于是妻女相对自经。可久被执,贼强之
拜,曰:“头可断,膝不可屈也!”遂遇害。糁Ы狻�
事闻,赠绍登尚宝少卿,国勋国子学正。
王焘,字浚仲,昆山人。少孤贫,九岁为人后。族人有谋其产者,焘举以让
之,迎养嗣祖母及母惟谨。万历末,举于乡,由教谕历随州知州。州经群盗焚掠,
户不满千。焘训民兵,缮守具。土寇李良乔为乱,歼灭之。十年正月,大贼奄至。
焘且守且战,击斩三百余人。贼攻益力,相持二十余日。天大风雪,守者多散。
焘知必败,入署,整冠带自经。贼焚其署,火烛不及焘死所,尸直立不仆,贼望
见骇走。已,觅州印,得之焘所立尺士下。事闻,赠太常少卿。福王时,赐谥烈
愍,建双忠祠,与同邑蔡懋德并祀。
有魏时光者,南昌人。善舞双刀。崇祯九年夏,为广济典史。邑遭残破,长
吏设排兵三百人,委之教练。其冬,贼据蕲州河口,惮时光不敢渡。时光益募死
士,夜袭其营,手杀数贼,贼不敢逼。俄贼大至,部卒皆散,时光单骑据高坡,
又杀数人。贼环绕之,靷断被执,不屈死。其兄陈于上官,却不奏。兄愤发病
死,友人收殓之,哭尽哀,曰:“弟为国死,兄为弟死,吾独不能表暴之乎!”
具牍力陈,乃奏闻。赠广济主簿,予恤典。
蒋佳徵,灌阳人。天启四年举于乡。崇祯中,知盱眙县,有声。县故无城,
佳徵知贼必至,训民为兵。十年秋,贼果来犯,设伏要害,亲率兵往诱,贼歼甚
众。贼怒,环攻之,力战死。母闻之,亦投缳死。兵部议赠奉训大夫、尚宝少卿。
未几,巡按御史言佳徵子忠母义,宜赐谥荫,以植伦常。乃建表忠祠,并母奉祀。
同时江北死难者,有吴畅春。崇祯八年为潜山天堂寨巡检,练乡兵防贼。明
年冬,贼至,夜设燎,大惊去之。逾年,贼再至,畅春死守,力屈,仰天叹曰:
“吾得死所矣!”手刃数贼,被执不屈死。赠迪功郎、安庆府经历,荫子所镇抚。
又有王寅,钱塘人。膂力绝人,举武乡试,以父征播功为千户。崇祯中,擢
抚标守备。见步卒脆弱,诧曰:“曩戚将军练浙兵,闻天下,今若尔邪!”督教
之,卒始可用。十年迁龙江都司,调赴泗州护祖陵。贼来犯,寅曰:“贼众我寡,
及其未集,可破也。”卷甲疾趋,至盱眙,斩其先锋一人。战自午迄申,贼来益
众,与守备陈正亨陷阵死。赠镇国将军、都指挥佥事。正亨赠昭勇将军、指挥使。
并官一子。
徐尚卿,南平人。举于乡,知剑州。崇祯十年十月,李自成、惠登相等以数
十万众入四川,大将侯良柱败殁于广元,遂攻陷昭化,知县王时化死之。尚卿知
贼必至,集士民泣曰:“城必不能守,若辈速去,吾死此。”众泣,请偕去,尚
卿不可。阅二日,城陷,投缳死,吏目李英俊从之。贼遂长驱陷江油、彰明、安
县、罗江、德阳、汉州,吏民皆先遁。寻掠郫县,主簿张应奇死之。陷金堂,典
史潘孟科死之。是月也,贼陷州县三十六,以死事闻者四人。事定,赠尚卿右参
议,时化光禄丞,应奇按察司知事,孟科将仕郎,并赐恤典。时化,湖广人,举
乡试第一。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诸生。崇祯中,下诏保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以之
钿应,授谷城知县。十一年正月,之钿未至,张献忠袭陷其城,据以求抚。总理
熊文灿许之,处其众数万于四郊,居民汹汹欲窜。之钿至,尽心调剂,民稍安,
乃上疏言:“献忠虎踞邑城,其谋叵测。所要求之地,实兵饷取道咽喉,秦、蜀
交会脉络,今皆为所据。奸民甘心效用,善良悉为迫胁。臣守土牧民之官,至无
土可守,无民可牧。库藏殚虚,民产被夺,无赋可征。名虽县令,实赘员尔。乃
庙堂之上专主抚议,臣愚妄谓抚剿二策可合言,未可分言,致损国威,而挫士气。”时不能用。贼众渐出野外行劫,之钿执之以告其营将,稍置之法。及再告,皆
不应,曰:“官司不给饷耳,得饷自止。”由是村民徙亡殆尽,遂掠及闤阓。稍
拒,辄挺刃相向,日有死者,一城大嚣。监军佥事张大经奉文灿令来镇抚,亦不
能禁。
明年,献忠反形渐露,之钿往说之曰:“将军始所为甚悖,今幸得为王臣,
当从军立功,垂名竹帛。且不见刘将军国能乎?天子手诏进宫,厚赍金帛,此赤
诚效也。将军若疑天朝有异论,之钿请以百口保。何嫌何疑,而复怀他志。”献
忠素衔之钿,遂恶言极骂之。之钿忧愤成病,题数语于壁,自誓以死,遂不视事。
至五月,献忠果反,劫库纵囚,毁其城。之钿仰药未绝,献忠遣使索印,坚不予,
贼遂杀之。旋纵火焚公署,骸骨为烬。而大经为贼劫去,不能死。迨玛瑙山战败,
偕贼将曹威等出降,士论丑之。之钿后赠尚宝少卿。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举于乡,署盐城教谕,坐事罢归。起陕西苑马寺
万安监录事,量移黄州照磨,摄黄安县事。甫三日,群贼奄至,坚守八日夜,始
解去。
崇祯十一年,擢知房县。罗汝才率九营之众请降于熊文灿,文灿受之。汝才
犹豫,景春单骑入其营,偕汝才及其党白贵、黑云祥歃血盟。汝才诣军门降,分
诸营于竹谿、保康、上津,而自与贵、云祥居房县之野。当是时,郧阳诸属邑,
城郭为墟,独房赖景春拊循,粗可守。及大众杂处,居民日惴惴。景春乃与主簿
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修守具,辑诸营。
明年五月,张献忠反谷城,约汝才同反。景春子鸣銮,诸生也,力敌万夫,
谓父曰:“吾城当贼冲,而羸卒止二百,城何以守?”乃擐甲诣汝才曰:“若不
念香火盟乎?慎毋从乱。”汝才佯诺。鸣銮觉其伪,归与道选授兵登陴,而献忠
所遣前锋已至,击斩其将上天龙。遣使缒城乞援于文灿,凡十四往,不报。
已而贼大至,献忠兵张白帜,汝才兵张赤帜,俄二帜相杂,环城力攻。贵、
云祥策马呼曰:“以城让我,保无他也。”献忠又以张大经檄谕降,景春大骂碎
之。鸣鸾且守且战,阅五日,贼多死。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
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指
挥张三锡启北门揖汝才入,道选巷战死。大经使汝才说景春降,怒不答。问库藏
储蓄安在,叱曰:“库藏若有物,城岂为汝陷!”贼怒,杀一典史、一守备恐之,
卒不屈,与鸣銮俱被杀。仆陈宜赤死之。邦闻及其家人并不屈死。事闻,赠景春
尚宝少卿,建祠奉祀,道选等亦赠恤。已,帝召见辅臣贺逢圣,备述其死事状,
改赠太仆少卿。三锡后为官军所获,磔死。
张克俭,字禹型,屯留人。崇祯四年进士。授辉县知县。六年春,贼犯武安,
守备曹鸣鹗战死,遂犯辉县。克俭乘城固守,贼不能下,屯百泉书院,三日而去。
迁兵部主事,被荐召对,称旨。十二年擢湖广佥事,监郧、襄诸军。杨嗣昌镇襄
阳,深倚仗之。张献忠、罗汝才之败也,小秦王、浑世王、过天星等皆降,嗣昌
处之房、竹山中,命克俭安辑。而诸贼得免死牌,莫肯散,自择便地,连营数百
里。时河南、北大饥,流民就食襄、汉者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