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明史 >

第633章

明史-第633章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曦又疏劾坤,亦获谴云。

曰辅,字元卿,亦南昌人也,与胡良机同里辍M蚶芯儆谙纾啥纪乒佟�

与巡抚朱燮元计兵事,偕诸将攻复重庆。崇祯四年,擢南京御史。时中官四出,

张彝宪总理户、工钱粮,唐文征提督京营戎政,王坤监饷宣府,刘文忠监饷大同,

刘允中监饷山西。又命王应期监军关、宁,张国元监军东协,王之心监军中协,

邓希诏监军西协,又命吴直监饷登岛,李茂奇监茶马陕西。曰辅上疏谏曰:“迩

者一日遣内臣四,寻又遣用五,非兵机则要地也。廷臣方交章,而登岛、陕西又

有两阉之遣。假专擅之权,骇中外之听,启水火之隙,开依附之门,灰任事之心,

藉委卸之口。臣愚实为寒心。陛下践阼初,尽撤内臣,中外称圣。昔何以撤,今

何以遣?天下多故,择将为先。陛下不筑黄金台招颇、牧,乃汲汲内臣是遣,曾

何补理乱之数哉!”帝怒,谪曰辅广东布政司照磨。

东曦,字驭初,上海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五年,由知县人为刑科给

事中,请兴屯塞下,以充军用,不报。适宣塞有私和事,王坤时监宣饷,且请代。

东曦上言:“宣塞失事,陛下赫然震怒,逮巡抚沈棨,罢本兵熊明遇。乃监视王

坤方会饮城楼,商榷和议,边臣倚庇,欺蔽日甚。坤不得辞扶同罪,反侈边烽已

熄为己功,且请代。夫内臣之遣,陛下一用之,非不易之典,今即尽撤之,犹谓

不早。坤顾请代,图弥缝于去后。愿陛下正坤罪,撤各使还京。”帝言:“宣镇

擅和,实坤奏发,何谓欺隐?”调东曦外任,谪福建布政司都事。

异时呈润起官,以光禄署丞终。良机起光禄典簿,终南京吏部主事。东曦稍

迁行人司正、礼部郎中,奉使还里。福王时,召东曦为给事中,曰辅为御史,而

二人者皆已死矣。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好

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阮大铖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王师讨安邦彦久无功。羽健言:“贼巢在大方,黔其前门,蜀遵、永其后户。

由黔进兵,必渡陆广奇险,七昼夜抵大方,一夫当关,千人自废,王三善、蔡复

一所以屡败也。遵义距大方三日程,而毕节止百余里平衍,从此进兵,何患不克?”因画上足兵措饷方略,并荐旧总督朱燮元、闵梦得等。帝即议行,后果平贼。

已,陈驿递之害:“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

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帝即饬所司严加厘革,积困为苏。

当是之时,阉党既败,东林大盛。而朝端王永光阴阳闪烁,温体仁猾贼,周

延儒回佞。言路新进标直之徒,尤竞抨击以为名高。体仁之讦钱谦益也,以科场

旧事,延儒助之恶,且目攻己者为结党欺君,帝怒而为之罢会推矣。御史黄宗昌

疏纠体仁热中枚卜,欲以“结党”二字破前此公论之不予,且箝后来言路之多口。

羽健亦愤朋党之说,曰:“彼附逆诸奸既不可用,势不得不用诸奸摈斥之人。如

以今之连袂登进者为相党而来,抑将以昔之鳞次削夺者为相党而去乎!陛下不识

在朝诸臣与奸党诸臣之孰正孰邪,不观天启七年前与崇祯元年后之天下乎,孰危

孰安?今日语太平则不足,语剔弊则有余,诸臣亦何负国家哉!一夫高张,辄疑

举朝皆党,则株连蔓引,不且一网尽哉!”帝责羽健疑揣,而以前条陈驿递原之。

太常少卿谢升求巡抚于永光,永光长吏部,升当推蓟镇,畏而引病以避,后

推太仆则不病。羽健劾升、永光朋比,宜并罪。永光召对文华殿,力诋羽健,请

究主使之者。大学士韩爌曰:“究言官,非体也。”帝不从,已而宥之。一日,

帝御文华殿,独召延儒语良久,事秘,举朝疑骇。羽健曰:“召见不以盈廷而以

独侍,清问不以朝参而以燕间;更漏已沉,阁门犹启。汉臣有言‘所言公,公言

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疏入,切责。羽健既积忤权要,其党思因事去之。

及袁崇焕下狱,主事陆澄源以羽健尝疏誉崇焕,劾之,落职归。卒。

黄宗昌,字长倩,即墨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初,为御史,请斥矫旨伪官,

言:“先帝宾天在八月二十三日。三殿叙功止先一日,正当帝疾大渐之时,岂能

安闲出诏?凡加衔进秩,皆魏氏官也。”得旨:“汰叙功冒滥者。”宗昌争曰:

“臣所纠乃矫旨,非冒滥也。冒滥犹可容,矫伪不可贷。”遂列上黄克缵、范济

世、霍维华、邵辅忠、吕纯如等六十一人,乞罢免。帝以列名多,不听。寻劾罢

逆党尚书张我续、侍郎吕图南、通政使岳骏声、给事中潘士闻、御史王珙。又劾

周延儒贪秽数事,帝怒,停俸半年。既而劾体仁,不纳。

二年冬,巡按湖广。岷王禋洪为校尉侍圣及善化王长子企鋀等所弑,参政

龚承荐等不以实闻,狱不决者久之。宗昌至,群奸始伏辜。帝责问前诸臣失出罪,

宗昌纠承荐等。时体仁、延儒皆已入阁,而永光意忌,以为不先劾承荐也。镌宗

昌四级,宗昌遂归。

十五年,即墨被兵,宗昌率乡人拒守,城全。仲子基中流矢死,其妻周氏及

三妾郭氏、二刘氏殉之,谓之“一门五烈”。

庄烈帝初在位,锐意图治,数召见群臣论事。然语不合,辄诃谴。而王永光

长吏部,尤乐沮之。澄城人韩一良者,元年授户科给事中,言:“陛下平台召对,

有‘文官不爱钱’语,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

不以钱偿。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

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几何,上司督取,过客有书仪,考满、朝觐之费,无

虑数千金。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两月来,辞却书

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伏乞陛下大为惩创,逮治其尤者。”帝大喜,

召见廷臣,即令一良宣读。读已,以疏遍视阁臣曰:“一良忠鲠,可佥都御史。”

永光请令指实。一良唯唯,如不欲告讦人者,则令密奏。五日不奏,而举周应秋、

阎鸣泰一二旧事为言,语颇侵永光。帝乃再召见一良、永光及廷臣,手前疏循环

颂,音琅然,而曰“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则掩卷而叹。问一良:“五百

金谁之馈也?”一良卒无所指。固问,则对如前。帝欲一良指实,将有所惩创,

一良卒以风闻谢,大不怿。谓大学士刘鸿训曰:“都御史可轻授耶!”叱一良前

后矛盾,褫其官。

吴执御,字朗公,黄岩人。天启二年进士。除济南推官。德州建魏忠贤祠,

不赴。

崇祯三年,征授刑科给事中。明年请除掣签法,使人地相配,议格不行。请

蠲畿辅加派,示四方停免之期,晓然知息肩有日,不至召乱。请罢捐助搜括,毋

为贪墨藏奸薮。帝以沽名市德责之。

劾吏部尚书王永光比匪:“用王元雅而封疆误,听张道浚贿举尹同皋而祖制

紊。国家立法惩贪,而永光诲贪,官邪何日正,宠赂何日清。”帝以永光清慎,

不纳其言。请召黄克缵、刘宗周、郑鄤,忤旨谯让。又言:“往者边警,袁崇

焕、王元雅拥金钱数百万,士马数十万,狼狈失守,而史应聘、王象云、张星、

左应选以一邑抗强敌。故曰筹边不在增兵饷,而在择人。请畿辅东北及秦、晋沿

边州县,选授精敏甲科,赐玺书,畀本地租赋,抚练军民自御寇。边关文武吏缮

修战守外,责以理财,如先臣王翱、叶盛辈所为。客兵可撤,饷省可数百万。”

帝时未审执御所论畿辅、秦、晋也,而曰:“岁赋留本地,则国用何资?”不听。

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初,执御

行取入都,延儒遣元功招之,不赴,至是竟劾延儒。又陈内外阴阳之说:“九边、

中原、庙堂之上,无非阴气;心膂大臣,不皆君子。”帝以所称“阳刚君子”无

主名,令指实。执御乃以前所荐刘宗周三人,及姜曰广、文震孟、陈仁锡、黄道

周、倪元璐、曹于汴、惠世扬、罗喻义、易应昌对。会御史吴彦芳言:“执御所

举固真君子,他若侍郎李瑾、李邦华、毕懋康、倪思辉、程绍皆忠良当用,通政

使章光岳邪媚当斥。”帝怒其朋比,执政复从中构之,遂削二人籍,下法司讯。

时御史王绩灿方以荐李邦华、刘宗周等下狱,而执御、彦芳复继之,举朝震骇。

言官为申救,卒坐三人赎徒三年。

彦芳,字延祖,歙县人,为御史。大凌被围,疏论孙承宗。又驳逆案吕纯如

辨冤之谬。登州用兵,请设监岛中官。至是谴归。

绩灿,宇伟奏,安福人。与给事中邓英陈奸吏私派之弊,又进赐环、起废、

容谏三说。荐张凤翔、李邦华、刘宗周、惠世扬,遂获罪卒。福王时,复官。

彦芳、绩灿两人者,皆以天启五年举进士。彦芳授莆田知县,绩灿授兴化知

县,又皆以治行高等擢崇祯四年御史,并有声。其免官也,又皆以荐才不中,与

吴执御同论谴云。

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进士。由庶

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劝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义,贱富强。

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

为营入阁。正宸上言:“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事因多扰,变以刻成,综核

伤察,宜存浑厚。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狱拷讯,竟

削籍归。

九年冬,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礼之特重。

正宸出其门,与搘拄。岁旦朝会,帝隆师傅礼,进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

下听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

恩怨,毋以宠利居成功,毋以爵禄私亲昵。”语皆风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抚

江禹绪为宣大总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县史调

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辅冯铨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复铨冠带,正宸争之,事

遂寝。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几,会推阁臣,救李日宣,谪戍均州。语在《日宣传》。

福王立,召复正宸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

各结营寨,擒杀伪官,为朝廷效死力。忠义所激,四方响应。宜亟檄江北四镇,

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一心齐力,互为声援。两京血脉通,而后塞井陉,绝孟

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声灵震动,人切同仇,

勇气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寸,进尺则尺,据险处要,以规

中原。天下大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

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阮大铖,正宸并疏谏,不纳。改

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