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明史 >

第542章

明史-第542章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泻卤,菽麦化为萑苇,甚可惜也。今治水之策有三:浚河以决水之壅,疏渠以杀

淀之势,撤曲防以均民之利而已。”帝并下贞明。

贞明乃躬历京东州县,相原隰,度土宜,周览水泉分合,条列事宜以上。户

部尚书毕锵等力赞之,因采贞明疏,议为六事:请郡县有司以垦田勤惰为殿最,

听贞明举劾;地宜稻者以渐劝率,宜黍宜粟者如故,不遽责其成;召募南人,给

衣食农具,俾以一教十;能垦田百亩以上,即为世业,子弟得寄籍入学,其卓有

明效者,仿古孝弟力田科,量授乡遂都鄙之长;垦荒无力者,贷以谷,秋成还官,

旱潦则免;郡县民壮,役止三月,使疏河芟草,而垦田则募专工。帝悉从之。其

年九月,遂命贞明兼监察御史领垦田使,有司挠者劾治。

贞明先诣永平,募南人为倡。至明年二月,已垦至三万九千余亩。又遍历诸

河,穷源竟委,将大行疏浚。而奄人、勋戚之占闲田为业者,恐水田兴而己失其

利也,争言不便,为蜚语闻于帝。帝惑之。三月,阁臣申时行等以风霾陈时政,

力言其利。帝意终不释。御史王之栋,畿辅人也,遂言水田必不可行,且陈开滹

沱不便者十二。帝乃召见时行等,谕令停役。时行等请罢开河,专事垦田。已,

工部议之栋疏,亦如阁臣言。帝卒罢之,而欲追罪建议者,用阁臣言而止。贞明

乃还故官。寻乞假归。十八年卒。

贞明识敏才练,慨然有经世志。京东水田实百世利,事初兴而即为浮议所挠,

论者惜之。初议时,吴人伍袁萃谓贞明曰:“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君所言,得

无太尽耶?”贞明问故。袁萃曰:“北人惧东南漕储派于西北,烦言必起矣。”

贞明默然。已而之栋竟劾奏如袁萃言。

袁萃,字圣起,吴县人。举万历五年会试。又三年释褐,授贵溪知县。擢兵

部主事,进员外郎,署职方事。李成梁子如桢求为锦衣大帅,袁萃力争,寝之。

出为浙江提学佥事。巡抚牒数十人寄学,立却还之。历广东海北道副使。中官李

敬辖珠池,其参随擅杀人,袁萃捕论如法。请告归。所撰《林居漫录》、《弹园

杂志》多贬斥当世公卿大夫,而于李三才、于玉立尤甚云。

赞曰:事功之难立也,始则群疑朋兴,继而忌口交铄,此劳臣任事者所为腐

心也。盛应期诸人治漕营田,所规画为军国久远大计,其奏效或在数十年后。而

当其时浮议滋起,或以辍役,或以罢官,久之乃食其利而思其功。故曰:“可与

乐成,难与虑始。”信夫!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十二

○严清宋纁陆光祖孙鑨(子如法)陈有年孙丕扬蔡国珍

杨时乔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

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

无所侵牟,工成加俸。连丁内外艰。服除,补兵部,擢保定知府。故事,岁籍民

充京师库役,清罢之。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

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并以清望,荐章十余上。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

贵州。未上,改四川。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郡

县卒岁团操成都,清罢之。番人入贡,裁为定额。痛绝强宗悍吏,毁者亦众。陕

西贼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纵寇。大学士赵贞吉言:“贼起郧、陕,贻害

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

怨。今蜀地岁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弃之!任事臣欲为国家利小民,必得

罪豪右。论者不察,动以深文求之。顷海瑞既去,若清复罢,是任事之臣皆不免

弹击,惟全躯保位为得计矣。”疏奏,不允,命解官听调。清遂不出。

万历二年,起抚山西。未赴,改贵州。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张居

正当国,尚书不附丽者独清。居正既卒,籍冯保家,得廷臣馈遗籍,独无清名,

神宗深重焉。会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即以清代。日讨故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

亲署,无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甫半岁,得疾归。帝数问阁臣:

“严尚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杨博故事,特诏起补。遣使趣行,

而清疾益甚,不能赴。又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

瑁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宋纁,字伯敬,商丘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永平推官。擢御史,出视西

关,按应天诸府。隆庆改元,再按山西。俺答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当斩。

纁讯得其诬,释者殆半。静乐民李良雨化为女,纁言此阳衰阴盛之象,宜进君子

退小人,以挽气运。帝嘉纳之。擢顺天府丞,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核

缺伍,汰冗兵,罢诸道援兵防御,省饷无算。

万历初,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卒,廷臣交荐,以故官抚保定。获鹿

诸县饥,先振后以闻。帝以近畿宜俟命,令灾重及地远者便宜振贷,馀俱奏闻。

寻迁南京户部右侍郎。召还部,进左,改督仓场。请减额解赎银,民壮弓兵诸役

已裁者,勿征民间工食。十四年,迁户部尚书。民壮工食已减半,复有请尽蠲者,

纁因并历日诸费奏裁之。有司征赋惧缺额,鞭挞取盈,纁请有司考成,视灾伤为

上下。山西连岁荒,赖社仓获济,纁请推行天下,以纸赎为籴本,不足则劝富人,

或令民输粟给冠带。又言:“边储大计,最重屯田、盐策。近诸边年例银增至三

百六十一万,视弘治初八倍,宜修屯政,商人垦荒中盐。”帝皆称善。圣节赏赉,

诏取部帑银二十万两,纁执奏,不从。潞王将之国,复取银三十万两市珠宝,纁

亦力争,乃减三之一。故事,金花银岁进百万两,帝即位之六年,增二十万,遂

以为常。纁三请停加额,终不许。

纁为户部五年,值四方多灾。为酌盈虚,筹缓急,奏报无需时,上下赖之。

而都御史吴时来以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纁名出己上,两疏劾,纁因杜门乞

休,帝不许。及巍去,卒以纁代之。巍在部,不能止吏奸,且遇事辄请命政府。

纁绝请寄,奖廉抑贪,罪黠吏百余人,于执政一无所关白。会文选员外郎缺官,

纁拟起邹元标。奏不下,再疏趣之。大学士申时行遂拟旨切责,斥元标南京。顷

之,以序班盛名昭注官有误,时行劾奏之。序班刘文润迁詹事府录事,时行又劾

文润由输粟进,不当任清秩。时殿阁中书无不以赀进者,时行独争一录事。纁知

其意,五疏乞休。福建佥事李琯言:“时行庇巡抚秦翟,而纁议罢之。仇主事

高桂,而纁议用之。以故假小事齮龁,使不得安其位。”帝不纳琯言,亦不允纁

请。无何,纁卒官。诏赠太子太保,谥庄敬。

纁凝重有识,议事不苟。石星代为户部,尝语纁曰:“某郡有奇羡,可济国

需。”纁曰:“朝廷钱谷,宁蓄久不用,勿使搜括无余。主上知物力充羡,则侈

心生矣。”星怃然。有郎言漕粮宜改折,纁曰:“太仓之储,宁红腐不可匮绌,

一旦不继,何所措手?”中外陈奏,帝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辄曰“此沽名耳”,

不罪。于慎行称帝宽大,纁愀然曰:“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罪及言

官,上意犹有所儆省。概置勿问,则如痿痹不可疗矣。”后果如其言。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淞,父杲,皆进士。淞,光禄卿。杲,刑部主

事。光祖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浚县知县。兵部尚

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巡抚,请输雇值,

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

迁南京礼部主事,请急归。补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严讷为尚书,雅重光

祖,议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张瀚、方逢时、

王一鹗挂物议,力雪之。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

廉能吏王化、江东、邵元善、张泽、李珙、郭文通、蔡琮、陈永、谢侃。或由乡

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左侍郎

朱衡衔光祖,有后言,御史孙丕扬遂以专擅劾光祖。时已迁太常少卿,坐落职闲

住。

大学士高拱掌吏部,谋倾徐阶。阶宾客皆避匿,光祖独为排解。及拱罢,杨

博代为吏部,义之,特起南京太仆少卿。未上,擢本寺卿。又就进大理卿。半道

丁父艰。万历五年,起故官。张居正以夺情杖言者,光祖遗书规之。及王用汲劾

居正,居正将中以危祸,光祖时入为大理卿,力解得免。居正与光祖同年相善,

欲援为助,光祖无诡随。及迁工部右侍郎,以议漕粮改折忏居正,御史张一鲲论

之,光祖遽引归。

十一年冬,荐起南京兵部右侍郎。甫旬日,召为吏部。悉引居正所摈老成人,

布九列。李植、江东之力求居正罪,光祖言居正辅翼功不可泯,与言路左。植辈

以丁此吕故攻尚书杨巍,光祖右巍诋言者。言者遂群攻光祖,乃由左侍郎出为南

京工部尚书。御史周之翰劾光祖附宗人炳得清华,帝不问。御史杨有仁遂劾光祖

受赇请属,巍力保持之,事得寝,光祖竟引疾去。

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书,就改吏部。率同官劾东厂太监张鲸,且乞宥李沂。

已,言国本未定,由鲸构谋,请除之以安宗社。及帝召还鲸,复率同官极谏。

入为刑部尚书。帝尝书其名御屏。吏部尚书宋纁卒,遂用光祖代,而以赵锦代光

祖。御史王之栋言二人不当用。帝怒,贬之栋杂职。时部权为内阁所夺,纁力矫

之,遂遭挫,光祖不为慑。尝以事与大学士申时行迕。时行不悦,光祖卒无所徇。

时行谢政,特旨用赵志皋、张位,时行所密荐也。光祖言,辅臣当廷推,不当内

降。帝命不为后例。

二十年,大计外吏,给事中李春开、王遵训、何伟、丁应泰,御史刘汝康皆

先为外吏,有物议,悉论黜之。又举许孚远、顾宪成等二十二人,时论翕然称焉。

顷之,以推用饶伸、万国钦忏旨,文选郎王教以下尽逐。光祖谓事由己,引罪乞

休,为郎官祈宥,不许。及会推阁臣,廷臣循故事,首光祖名。诏报曰:“卿前

请廷推,推固宜首卿。”光祖知不能容,日怀去志。无何,以王时槐、蔡悉、王

樵、沈节甫老成魁艾,特推荐之,给事中乔胤遂劾光祖及文选郎邹观光。光祖遂

力求去,许驰驿。在籍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庄简。

光祖清强有识,练达朝章。每议大政,一言辄定。初官礼部,将擢尚宝少卿,

力让时槐。丕扬劾罢光祖,后再居吏部,推毂之甚力。赵用贤、沈思孝以论此吕

事与光祖左,后亦数推挽之。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