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棺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樽髡吣侵止交⒊淌交男醋鳎敲恳徊孔髌范疾幌嗤骶咛厣季止钰埽杓破娉觯Υ醇ατ胄难峭评硇∷档闹占鳎约焊峭评硇∷凳飞暇僮闱嶂氐娜宋铩�
但是,卡尔的作品绝大多数投身于同一个主题:“密室推理”,一个作家把一种独特的艺术发展到后人难以为继的地步,这就是历史上更不多见的了。
命案的好地方
从卡尔的第一本小说《夜间行走》开始,作者就投注热情于密室的致命吸引力,他借侦探之口说:“简而言之,没有秘密通道,凶手并未藏在室内某处,他并未从窗户脱出,也未从房门离去……然而凶手确在此处砍下被害人的头,而且我们也确知死者不是自杀……”这句话说出了所有密室的基本状况,凶手已经不在房内,房间(或其他空间)是闭锁的,他杀了人,也看不出进入和离去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约翰·狄克逊·卡尔致力于密室的设计与破解,产生许多突破性的密室概念,譬如说他在《铁网笼谜题》里设计的奇特案情,死者被勒死在湿漉漉的网球场中央,地面上只有死者走向球场中央的脚印,在这里,“开放性空间”变成一种“密室”的概念,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的创意巧思。
对约翰·狄克逊·卡尔来说,密室是推理小说作者演练命案的好地方,因为这是纯粹的心智游戏,数学题目式的侦探小说,大家可以不必大费周章考量小说的角色塑造与人性刻画,光是谜题已经够你想破脑袋;这绝不是说卡尔不重视小说的角色或意趣,但是比起他的故事设计,其他已经无足轻重。
但创造了这么多“密室推理”的变体,卡尔自己对“密室”有什么独到的研究和看法呢?他其实有一篇堪称是“密室推理研究”的论文藏在小说里面,那就是本书《三口棺材》里的第十七章,神探基甸·菲尔博士所做的“密室演讲”,这可能是推理小说史上关于密室研究最重要的一份理论文献,著名推理理论家霍华·黑克拉福在他编的名著《推理小说艺术》中就全文收录了这场小说中虚构的演讲,并且说:“(它)仍然是此一主题各层面的经典演绎。”在演讲中,基甸·菲尔博士滔滔不绝地陈述了所谓密室的各种可能类型,并对它的成形与原理做了分析,结论当然是:“所谓密室,本质上是一种幻象。”
黑克拉福也推崇卡尔“无可争议是当今密室推理最伟大的诠释者,也许是空前绝后的”。黑克拉福说这句话的时候,约翰·狄克逊·卡尔还正努力创作不休,但这句“空前绝后”的预言,却证明是真知灼见;卡尔之后,密室的可能性几乎被发掘殆尽,连他自己后期都难以为继(他最好的小说,以朱利安·西蒙斯的看法,认为多半都创作于1935年到1945年之间),更不要说其他偶一为之的推理作家。事实上,很少有推理作家在密室推理上有野心超越卡尔,大部分是借他的理论做一个小实验,一偿心愿(没写过密室,算什么正牌推理作家呢);或者像《上锁的房间》一书那样,密室并非重点,故事背后的社会真相才是作者关心所系。
卡尔是美国宾州一位显贵的国会议员之子,他在欧洲留学时遇见后来的妻子,遂结婚安顿于英国,反而更像个英国作家。他用多个笔名写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卡特·狄克逊(Carter Dickson)这个名字,两个名字底下各有一个著名的神探,在约翰·狄克逊·卡尔底下就是密室大师基甸·菲尔博士;在卡特·狄克逊名下则有另一位神探亨利爵士(Sir Henry Merrivale),他也是破密室奇案的高手,只是没发表过著名的“密室推理演讲”,在历史上比较吃亏罢了。
作品评介:卡尔《三口棺材》
◆约翰·狄克森·卡尔
只要是对侦探小说历史稍有了解,或者经常逛推理网站的读者肯定听说过“约翰·迪克森·卡”的名字,而且他的姓名前面总会加上一个“密室之王”的头衔。不错,约翰·狄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1906-1977,又有笔名卡特·迪克森(Carter Dickson))是三十年代出道的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的大师人物,在历史上他和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的埃勒里·奎因并称“黄金时代三大家”。
卡尔出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是位国会议员之子,后与一英国女子结婚,遂与妻长期定居英国。有评论者如著名的霍华德·海格拉夫在其推理史名著《为娱乐而杀人》中就将卡尔列为英国作家介绍。不过后来卡尔回到美国,到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国作家。
卡尔一生创作长短篇侦探小说约80部,还为《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撰写评论,也曾任美国侦探作家协会(MWA)的主席。他所受荣誉也是令人羡慕的。他是英国侦探俱乐部(Detection Club)的一员(这是由英国顶尖的侦探小说作家组成的,只接受过两个非英
籍作家,除卡尔外还有派翠西亚·海史密斯)。1962年获得了MWA授予的埃德加R26;爱伦·坡“大师奖”。他还获得过两次《EQMM》颁发的“埃勒里·奎因奖”(短篇小说奖项)。此外,也是著名的福尔摩斯俱乐部——贝克街小分队(BSI)成员。
卡尔最早的侦探作品是《夜行》(It Walks by Night,1930),书中的侦探叫亨瑞·贝克林先生(Monsieur Henri Bencolin),是巴黎警察局的警官。不久,改写费尔博士(Dr。 Gideon Fell)和梅利维尔爵士(Sir Henry Merrivale)两个系列,堪称卡尔的代表作品。这两位侦探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擅长处理各种神秘事件,特别是密室杀人。此外,还有一个在短篇小说中侦破密室杀人的马彻上校(Colonel March),他的探案大部分收录于《奇案部》(The Department of Queer Complaints)。卡尔的杰作不断,他的传记作者Douglas G。 Greene选出卡尔的10本密室名著,列下供大家参考:
·The Judas Window
·The Three Coffins
·He Wouldn‘t Kill Patience
·Till Death Do Us Part
·The Peacock Feather Murders
·He Who Whispers
·The Crooked Hinge
·The White Priory Murders
·She Died A Lady
·The House At Satan‘s Elbow
◆奇迹难题
卡尔是个很奇怪的作家,奇怪到忠实的本格谜爱死他的特立独行。为什么?他偏爱的乃是侦探小说中最为奇妙的类型——密室推理。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故事:“没有秘密通道,凶手并未藏在室内某处,他并未从窗户脱出,也未从房门离去……然而凶手确在此处砍下被害人的头,而且我们也确知死者不是自杀……。”这就是卡尔自称的“奇迹难题”,而推理小说读者和评论家给它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密室。卡尔不仅擅长密闭房间里的不可能犯罪,也拓展出广义的密室(不可能犯罪),如没有脚印的雪地杀人等。密室为什么能引起读者的喜爱?台湾评论家唐诺说:“密室杀人不是现实世界的实践产物,而是源自于一些本来就无需杀人的穷极无聊聪明头脑,它不是谋杀的工具,而是炫耀的艺术品。”的确,密室是侦探小说的非理性和理性这对矛盾体结合的最佳产物。非理性的部分,就是说侦探小说中神秘的案件。在密室案件中,这种神秘发挥到了极点,上锁的房间,凶手不可能逃脱,但是他的确逃脱了,除了魔法你还有什么解释。理性的部分,指侦探小说最终运用演绎推理的手法,给予所有的疑点以合理的解释。最后,名侦探总会向读者娓娓道来,告诉你那个神奇的密室是如何构成的。因此,密室成为了推理爱好者追求的最佳消闲品,也成了作者绞尽脑汁的创作瓶颈。毋庸置疑,不论是机械密室还是非机械(心理)密室,推理史上都产生过许多杰作,因此,今天的作家再想创作出匪夷所思的独创
性密室变得十分困难。当然,作为读者还是有所期待的。
在密室和不可能犯罪文选《All But Impossible!》(1981)引言中,Edward D。 Hoch列出了一张十本最好的密室侦探小说名单,这是通过一次非正式投票,由作家、读者、编辑和爱好者选出的(其中《三口棺材》获得了双倍于其他作品的票数)。名单如下:
JOHN DICKSON CARR The Three Coffins (三口棺材,1935)
HAKE TALBOT Rim of the Pit (1944)
加斯东·勒鲁 黄屋奇案(1907)
JOHN DICKSON CARR The Crooked Hinge (1938)
CARTER DICKSON(即Carr) The Judas Window (1938)
ISRAEL ZANOWILL The Big Bow Mystery (1892)
CLAYTON RAWSON Death from a Top Hat (1938)
埃勒里·奎因 中国橘子之谜(1934)
ANTHONY BOUCHER Nine Times Nine (1940)
CARTER DICKSON(即Carr) The Ten Teacups (1937)
根据英国名史家Julian Symons的看法,应该再加上卡尔的《The Emperor's Snuff Box》(1943)。卡尔一生创作了五六十种奇巧的密室,是名副其实的“密室之王”。他不仅得到读者的喜爱,也作家们竞相效仿和崇拜的对象。美国的Clayton Rawson、Clyde B。 Clason等都是卡尔的追随者。而日本的作家如横沟正史也声称钟爱卡尔的作品,新本格的很多作家也在小说中向卡尔致敬。卡尔在诡计方面的功绩和影响,几乎是其他推理小说作家难以匹及的。
◆《三口棺材》
“Grimaud教授的谋杀案,以及其后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生在Cagliostro街上的犯罪,众多惊讶的词组都无法描述。费尔博士的朋友中喜欢不可能事件的人也无法在博士的案子中找到任何比此更令人不可理解或者恐怖的谜。两桩谋杀发生了,凶手不是隐身,而是从空气里消失了。按照证词,这个人杀死了他第一个被害人,立刻不见了。也是根据证词,他在一条空街中央杀死了第二个受害人,两边都有看守;连个影子也不见,在雪上也没有脚印。”
这就是《三口棺材》的第一段。这本书无疑是史上最著名的密室小说,不仅因为两桩极其匪夷所思的不可能犯罪,而且其中包含的费尔博士的密室讲义,也成为史上论文式的文献。
这本书运用的卡尔最擅长的哥特式氛围,将不可能犯罪上升到了极至。三口棺材的奇特传说:死人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密室的极其不可能:甚至连脚印都没有;疑点的不可思议:Grimaud教授临死说了一堆话,可是却无法理解,加上匪夷所思的当作保护工具的画,变色的衣服,等等。千奇百怪的谜团搞的读者晕头转向,如堕五里雾中。然而只有费尔博士,他能从迷雾中找到一线光亮,最终抽丝剥茧,将不可能的真凶识破。
在这本书以前,我也曾看过卡尔的《女巫角》,深深为其中的哥特气氛与案件的紧密结合而折服。在《三口棺材》的两桩不可能案件中,卡尔对三口棺材传说的运用,对Grimaud教授过去秘密的挖掘,将整本书的哥特气氛(恐怖、阴森)发挥到极点,与匪夷所思的不可能犯罪相得益彰,各为补充。很难想象还有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