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魍魉-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伦颖话压吃谏砗螅丶胰チ恕�
大德子回到家怎么和家人团聚咱们暂且不论,到了这天夜里,大德子家外面就来了一个男人。此时大德子正和媳妇躺在床上说话,忽然就听见窗外有人对着屋里喊让他还锅。大德子他媳妇问他家里新买的锅是不是她拿的别人的,人家上门找来了。
大德子说,不会,锅是他花银子买来的,自己为人正直,从不干那些鸡鸣狗盗之事。可门外那人仍然不依不饶,吵嚷着让大德子还他的锅。大德子觉得这事必要说他个缘由,想来这定是有什么误会瓜葛。披着衣服行至门口,大德子先透过窗棂向外张望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大德子吓的惊呼一声,两腿一软咕咚一声就坐到了地上。因为他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在离他家门口不远的地方,一个全身浮肿披头散发的男人浑身发着凄惨惨的绿光,正恶狠狠直瞪着他看。大德子的媳妇听到自己丈夫呼叫也跑过去观瞧,可再一看外面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了
从那夜开始,大德子家晚上就再也没消停过了,那披头散发的妖物夜夜将至。开始几天还是破口大骂,说自己刚走开一会儿就来抢他的锅。并称那锅是他平生最得意的手笔,是做买卖用来当幌子的,天天坐在身底下一步也没离开过。大德子也曾壮起胆子来诉说那是自己已经买下的,是付了银子的,安有在要回去的道理。大德子的内人也曾劝慰把锅还了,可那门外之物看着就不是阳间良善之辈,哪有人敢为此开门呢。后来,那东西就不只是叫骂这么简单了,开始不断的往大德子家的门上扔东西。大德子一家人自是被夜夜不绝于耳的敲击声吵得不得安宁,可稀奇的事,妖物的声音却是只有大德子一家才能听的到,四邻谁都没有因此被惊扰。
却说这一日,庄里来了一个化缘的僧人。此时浑身破衣烂衫,可面容祥和,很是有些佛缘法相。大德子苦于妖物的纠缠便持重金去僧人处求告,希望借此化解了这场瓜葛。那僧人也不推脱,当夜便住在了大德子家中,并嘱咐大德子家小全部回避。
听得谯楼之上更绑三响,门外再次传来那妖物破口大骂的声音。就在这时那僧人哗啦一声把房门打的大开,快步走了出去。由于僧人事先嘱咐回避,大德子也看不见那僧人干了些什么。隐隐听的屋外一高一低两人攀谈,想来低的是那位僧人。约莫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忽听得耳畔边一声巨响,一道金光骤然一闪,继而四下寂静无声。
又过了一会儿,那破衣僧人走了进来,并说万事大吉,施主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为其中缘由,那僧人说是河中的水鬼,本想抓乘船的大德子做替身,好投胎转世。不料没有得逞,便化作鬼市借机找寻。那大德子闻听是又惊又怕,连呼神僧卓绝,法力高强。又问那口铁锅如何处置,那僧人走到灶前用手敲了敲铁锅笑着言道:是口好锅,施主可以放心使用。说罢转身就要离开,大德子有心想要留那僧人,好歹也歇息歇息用点儿斋饭。可那破衣僧人摆摆手径直向门外走去,大德子刚想去追却发现那僧人消失不见了。
转天早上,大德子在他家门前看到,自家墙外那水鬼扔的东西还在。却不是别的,就是河里的紫泥。那口锅就那么随着大德子家的香火一代代的传了下去,据说用那口锅炒出来的菜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就算是那个锅烧出来的水都透着一丝甜味儿。
故事十五、狐黄白柳灰—狐仙吞月
更新时间201319 1:22:46 字数:3347
狐黄白柳灰——狐仙吞月
关于这个“狐黄白柳灰”,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叫法,合称五大家或五仙儿。可能很多朋友听说过,当然也有没听说过的,那我不妨先简明扼要的说几句。“狐”是狐仙;“黄”就是黄大仙也就是东北朋友口中的皮子;“白”其实我们这边的解释和网上查到的不一样,用“伯”这个音读更正确一些(这个我会在后面一个故事中具体的给大家讲)说的是刺猬;“柳”就是蛇仙,有看过我第三个故事《蛇娘娘》的应该记得,那也算是蛇仙;“灰”现在流传的比较少,其实就是老鼠精之类的,民间也称仙儿。
我先做一个预告吧,这次五大家的故事我会分五个来讲,一篇一个。而这回要讲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狐仙的事儿,不过可不是在农村,就是市区的故事,不过要说起来那还是在解放前的事儿了。
我所在的这个省,是聊斋先生的故乡。先不说自古至今民间流传着多少关于狐仙的故事,单单是蒲松龄先生笔下就有数不清的狐仙。不过那些故事大多都是说狐仙魅惑人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个却并非如此,是我原来住奶奶家时,听邻居李奶奶亲口所述。
解放前,大约在一九四七年左右,那个时候的李奶奶才十四岁,还住在郊区。其实就今天看来,她那时候应该住在现在的市中心才对。不过我们这个城市在建国之前市里是很小的,四面是城墙,有泉水汇聚的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以外所有的地方就都属于郊区了。那时候李奶奶住的地方附近还种着庄稼,虽然也有楼房马路,可据李奶奶回忆说跟现在的城乡结合部差不多。
李奶奶家人口不少,在附近工厂上班的父亲母亲不算上,还有兄弟姐妹七个。人口众多家里条件自然就不怎么好了,所以吃个半饱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听李奶奶说,那个时候家家都是如此,谁也不比谁强的了多少。也因为如此,平时在我们看来完全当做游戏消遣的活动,比如河沟里捞个鱼摘点儿野菜什么的,在她们都能算的上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不过尽管如此可还是饥火难耐,有时候饿的难受就打点儿歪主意。
有这么一天,李奶奶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晚上都没吃饭。倒也不是不想吃,只是家里米缸空了,无米下锅。本来家大人说好的让他们在家等着,去隔壁借点儿粮食的。可隔壁粮食也不多了,借了她们自己就该饿上一顿了。就这么李奶奶一家就决定今儿晚上先扛一顿,等第二天买了粮再让大家吃顿饱的。
父亲母亲虽然抗的住,可是李奶奶她们兄弟几个年龄还小,最大的一个才十七岁,那哪受得了啊,躺在炕上反过来复过去的来回折腾。饥这种滋味是十分不好受的,尤其是在旧社会。李奶奶她们兄弟姐妹几个一合计,实在不行就去地里头上几个玉米棒子或者地瓜什么的吧,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于是李奶奶和他的两个哥哥,再加上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儿的妹妹就偷偷的从家里溜了出来,直奔西头的庄稼地里去了。那时节虽是过了八月十五,可那时候的人们完全是靠天吃饭,肥料也就是用的农家肥,所以无论是棒子还是地瓜的产量和现在肯定是没法比的。她们几个人先是往地里四处望了望,怕附近有看地的村民或者过往的行人。夜色下,成片成片的玉米一眼望不到头。有些地里的已经被村民摘得差不多了,一捆捆的玉米秸秆堆在地头。可有好大一片是还没有来得及摘的,被风一吹沙沙作响。几个人一看这种情况,不由的奔着玉米地紧跑了几步,要挑几个最大的玉米棒子带回去。北方的玉米都是春秋两季的,尤其是秋棒子,各大粒儿满。李奶奶几个人也不贪心,掰六七个之后就不再摘了。
就在几个人抱了玉米想往家走的时候,李奶奶眼见的一个哥哥突然指着一个地方叫了起来:“看!看!兔子!”众人立刻顺着哥哥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白花花的影子,很小,只一蹿就从眼前消失,跑进来庄稼地里去了。
李奶奶当时看的不十分清楚就问他哥看清了吗,是不是真的是兔子。他那个哥哥告诉她绝对错不了,这么小跑的又这么快不是兔子还是狼不成。记得李奶奶跟我说,他那会儿附近经常传说有狼,现在想来估计多半是骗小孩儿的。
李奶奶的两个哥哥一见兔子顿时就站不住了,边跑边让李奶奶和另一个妹妹先抱着玉米棒子回去,他们要去抓兔子。李奶奶别看是个女孩子,可小时候像个男孩子一样,整天爬上蹿下的。一见他俩哥抓兔子便把怀里抱的棒子都给了那个小一点儿的妹妹,自己也追了上去。
眼瞧着那兔子钻进庄稼地里去了,三个人一开始还真没敢直接进去追。家里头教育的好,庄家是不能随意踩踏的。她们边跑就一边商量,两个哥哥在庄稼两侧直追,李奶奶在后面负责拿一个棍子驱赶着那兔子往前跑,这样两下里一合围,便能捉到。
棒子粒再大也顶不上兔子肉诱人啊,她们三个人想到兔子肉顿时也不觉得饿了,脚底下跑的也更有根了。别看李奶奶他们这个办法土是土了点儿,可抓地里的野兔子不敢说十拿九稳也是成功率很高的。三个人跑出去也就一站地的距离,便发现了那兔子的踪迹。接着月光隐隐约约的看那白花花的影子正躲在庄稼地里。李奶奶他们都放慢了步子,弓下腰来。李奶奶看准了时机就开始从后面用棍子驱赶了,那兔子听见动静嗖的一声就往前跑,眼看就要跑的俩哥哥事先埋伏好的地方了,可就在这时那兔子好像是提前发现了他们似的,跑着跑着改变了方向斜刺里一蹿从一个哥哥脚下绕了过去,那个哥哥正等着兔子从自己预计好的地方跑出来呢,一时没防备,吓了一跳,错过了抓住它的最好时机。
几个人一看差一步就抓住了,那肯善罢甘休往前接着追。越追可就越来越远了,不知不觉的三个人就跑出了一里多地了。据李奶奶回忆说,那兔子就好像故意逗着他们三个人玩儿一样,每当他们三个跑的快要看不见它时,它都好像要等他们一样放慢了脚步。等他们跑近了一些快要看清它的样子的时候,它又快速的往前跑去了。
几个人跑着跑着就有些累了,毕竟肚子里没食儿,实在是跑不动了。等他们停下来喘气休息的时候,环顾四周,竟然发现他们不知不觉的斜斜的跑出了那片庄稼地,跑到里一片滥挖野地里来了。那地方他们其实也去过,就是附近村子里的最南头,那里是一片乱葬岗子。
夜黑的透了,幸亏有明亮的月光洒将下来。四下里静悄悄的,杂草乱石间一个个坟包或高或矮的杂列其间,看的人心里有些发毛。不过好在白天的时候他们来过,才没有十分的害怕。
李奶奶的两个哥哥还想着在找找刚才那个兔子跑哪去了,毕竟跑了这么远的路就为了嘴里能有口肉吃,现在不追了十分的可惜。李奶奶再是男孩子性格毕竟是个姑娘,就半央求着他两个哥哥还是回家。
就在三个人商量着是回是留的时候,忽然听见草丛里有响动,可四下里寻了半天也找不到。最后,还是李奶奶最先发现的,她指着远处的一处大坟上说:“这不吗!那儿呢!那儿呢!哎呀~~~这是兔子吗!”
此时三人的目光就都落到那个大坟上,只见一轮圆月映照下,那东西浑身灰白,尖嘴尖耳朵,一条毛烘烘的大尾巴盘在身后,这不是狼,更不是兔子,而是一只很小的狐狸。李奶奶就觉得小腿肚子一个劲儿的转筋,吓的她捂着脸就想往回跑。他那两个哥哥心里也有点儿怵头,可还是十分的好奇,他们从来没见过狐狸会趴在坟头上,他们想再看看这小东西到底要干什么。
错就错在他们不该再看那一眼,更不该把狐狸当兔子追,因为那景象太过离奇恐怖了,让人看过一眼之后一辈子都会记得。只见那只狐狸像狼一样的蹲在那里,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