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
“三战区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长官手中兵力过于分散,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长江以北,新四军在往苏北转移之后和89军韩德勤在驻地上出现了矛盾,陈粟两个师相继对89军发起了攻击,并一举有控制淮河下游的趋势。”
“上官云相的32集团军在什么位置?”
“这个……?”
戴笠有些哑然,这问题不该问他呀?他又不是作战参谋,将部队的具体位置都记在脑子里,时刻准备给军事主管做判断前提示。他是情报头子,更jīng通的可是潜伏和暗杀的布置。
“接通一处,嗯对……好……我知道了。”蒋介石拿起电话拨通之久,一阵询问,问清楚了三战区的主要兵力部署。
“泾县,太平一带?”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蒋介石挥挥手,让戴笠先回去再说。
蒋介石在军事战略上虽说不见得是一流,但他首先是一个军人,其次才是一个政客。
从军队起家的蒋介石深知,苏北平原人口稠密,虽说rì军有驻军,但兵力并不多,为什么顾祝同将一个战斗力三流的89军孤零零的留在苏北?偌大的苏北和皖北只有3个师的兵力,却将20个师的主力全部集结在江南。
这种事情,蒋介石不便遥控指挥,但不难猜测一些其中的端倪。
蒋介石的脸sè就已经告诉戴笠,顾祝同有私心,但是戴笠却不敢过多的干预军政要事,他就是一个打探消息的,又不是下决定的人。
韩德勤能干也好,废物也罢,和他有什么相干?
戴笠走后,蒋介石再次吩咐军zhèng fǔ,给上官云相褒奖电令,并签发了一份授勋文件,之后又以个人的名义给上官云相写了一封信。其中的内容只有陈方一人知晓。
不过陈群被蒋介石重用,自然有其道理,作为蒋介石身边的人,嘴巴牢比起忠心来,有时候更重要。
陈方就是这样一个人。
种种迹象表明,蒋介石已经默认了顾祝同在三战区的布局,除了结果不知之外,其他的任何方面,第三战区都具备绝对优势。风暴虽然还没有起来,但空中的云层已经要压下来一般。
chóng qìng上空的yīn云密布。
翌rì,chóng qìng大雾,这种天气给早起的人带来不便,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大雾天气虽然出行不便,但总算是换来了半天的宁静,至少鬼子的轰炸机是不会在雾气散去之前轰炸chóng qìng了。
“卖报,卖报……”
“新四军不听号令,军政部严厉呵斥……”
一个形sè匆匆的军人推开了远门,直接来阁楼上闯。
“刚买的豆花,吃一碗吗?”
“不了,周公在吗?”
“在楼上呢?这几天chóng qìng的zhèng fǔ要员像是突然之间都人间蒸发了一般,连个人影都找不到 。”
军人摸样的中年男子一边往里走,一边询问公馆内的少妇打扮的女子,两人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男子手中拿着一份刚刚在街头买的报纸。
忽然,紧闭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将男子让了进去。
两人坐定之后,周公双手捂着脸无奈而又担心的说:“新四军不能再拖了,要立刻北上。”
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
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
抗战给中国带来不仅仅是痛苦,也是一个崛起的机会。
37年,刚组建不久的八路军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在皖南组建的新四军也准备着东进。
时过境迁,匆匆三年一晃而过。
当年的**十大战区,现在还有几个战区是**绝对控制的?
第2战区,阎锡山躲在东条山的地下防空洞中,整天都在烦恼如何将八路军和rì军都对付过去,给晋绥军找寻一条出路。打鬼子当然不行,听老蒋也是要命的。
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中,八路军在山西很快的站稳了脚跟,等到阎锡山发现晋绥军已经活在了夹缝之中,更加胆小起来。
新四军的壮大更是让蒋介石恼怒,北方的事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新四军占据的很多地方都是江南富庶之地。要人有人,要钱粮有钱粮,原本就是国民zhèng fǔ最重要的赋税之地。
中rì之间的战争,蒋介石一直认为最后肯定是一场政治交易。
而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在理念上,更是在权力的控制上,处于水火不容的境地。
思量再三,蒋介石还是准备动手了。
长沙战役的名声已经足够挽回他的威信,正好利用舆论短时间内的优势,他就准备对新四军前面的压制。当然,这不会影响整体的抗rì形势,南方,必须要控制在国民zhèng fǔ手中,这是蒋介石最后的底线,一旦这条底线被触犯了,那么他是要动刀子的。
即便是在chóng qìng的周公,也料不到,蒋介石的决心下的这么的突然。
虽说,在长江局和南方局之间,情报来往并不通畅,但周公明白,南方局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稍不留神,就是星火燎原的怒火。顾祝同手中的jīng锐都没动,大部分都集结在皖南等地,湘军虽说易主,但战斗力并没有落下。
“董老,今天的报纸。”
“哦,我吃完和你一起去。”
“家里留一个人,我们必须要和新四军联系上,提醒密切注意三战区zhōng yāng军的动向。”
董老呼呼的将粥喝完了,放下碗,点上烟谨慎道:“我们没有这个权利指挥新四军,还是向zhōng yāng建议,让zhōng yāng直接给项英通电,让他谨慎防范。”
董老的话不仅仅是提议,而是点出了一个现实状况。
新四军说是一个军的建制,但指挥各个支队都有各自的驻地,而军部所在地,所能控制的区域也仅限于周围的十几个县。随着编制的不断变大,部队指挥上更是显示出很强的滞后xìng,加上项英的个人权威,说一不二,对发展根据地不遗余力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顾祝同的仇视。
针对新四军的军事行动,顾祝同早就已经在谋划。
命令其撤离长江以南不过是开始,随着先期抵达长江以北的陈粟两个师和韩德勤的89军发生了驻地的矛盾之后,战争就已经不可避免。
也是韩德勤太废, 89军主力三个旅被全歼。恼羞成怒之下,韩德勤闹到了顾祝同面前。
韩德勤不知道的是,顾祝同正等着韩德勤的哭诉呢?
最好惨一点,越惨越好。
“墨三,您可要给24集团军的兄弟们做主啊!”
拿起电话,电话中哭丧的震天喊声,就让顾祝同连连皱眉,这个韩德勤也真够废物的,给了他这么大的一块地盘,89军还是老样子,上山剿匪最来劲,平时收个税,也是横的跟个二五八万似的,就是对上鬼子,连人影都没见到,部队就稀里哗啦的跑出几十里地去。
顾祝同闹心,可没办法,韩德勤是他把兄弟,又是同乡好友,一直跟随他鞍前马后的,只能耐着xìng子听完。
其实他最清楚,89军是个什么样子。
“墨三,你在听我说吗?”
许是韩德勤干嚎了几嗓子,也觉得电话对面似乎有些不对劲,平静的就跟将话筒放在桌子上似的,心虚之下,才问了这么一句话。虽说关系铁,一起闹过事,一起同过窗,又一起扛过枪,加上是同乡,在保定军校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不过,随着地位的变化,韩德勤的腰杆子也挺不起来了。
除了叔父是孙总理手下大将,又是为革命献身的元老,他身上的光环已经快被他败光了。
“楚箴兄,军统已经把消息传过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顾祝同还没说,人要是蠢起来,猪都比不上。至少猪除了贪睡贪吃,也没啥大毛病。
可要是人一旦犯傻起来,损人不利己的事,做了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顾祝同倒是想给韩德勤留了些面子,闭口不谈韩德勤被新四军俘虏的事实,89军按理说也是zhōng yāng军,败的太快也不像话,但是这一败来的好,来的及时啊。苏北的新四军不好处理,八路军在山东的作战部队与其遥相呼应,加上**在该地布置的兵力不多,无法牵制。
但是有了这个事端,顾祝同可以大大方方的对在长江以南的新四军总部发起攻击,并一举清除所有盘踞在皖南,赣北的各支新四军游击队和主力部队。尤其是他的目标是新四军军部,只要将新四军的总部干掉,那么他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将一次被巩固。
“墨三,你是不知道啊!这新四军一渡江,就跟89军抢夺防区,不仅控制运河航道,抢夺税源,还在我防区内招兵。都欺负到我眼皮子底下了,我能忍,兄弟们也忍不了啊!”
“楚箴兄,你放心,89军的仇我一定会报。不仅是三战区,黄桥新四军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动了委座的底线,三战区已经做好了谋划。”
“真的?”
“那还能有假?放任新四军发展下去,三战区还有你我兄弟立足之锥吗?所以,这场仗只不过是早晚的时。不仅如此,在山西战场,二战区的晋绥军也对八路军不断蚕食其防区大为不满,这天终于要变了。”
“只要能报仇,韩某人当仁不让。”韩德勤胸脯拍的砰砰作响,他是气大发了。
刚刚被新四军释放回来。
这张老脸算是贴墙上了,这辈子也别想把这口气给争回来了,但是心里头又不敢心。开始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头,陈毅这是给他下套啊!新四军在运河边上的军事行动都很小,让他产生了错觉,以为陈粟手中的部队就那么一点人。
带着89军主力就直扑黄桥,抵达了战场,还没拉开架势打呢?
89军已经是腹背受敌了,前面是新四军的两个师的主力部队,身后八路军黄克诚部正候着他,没多大的功夫,89军主力3个旅就全完了。军长李守维阵亡,他这个总指挥也俯首就擒,被关了小半个月才和部下三十多将校军官被释放,这不,韩德勤是决心将官司进行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
顾祝同虽然答应了韩德勤的请求,但是一场大战之前的谋划,也需要时间的筹备。
他依然和往常一样,派出人员和新四军交涉,并对黄桥战役中陈粟主力全歼89军3个步兵旅要一个说法,一边召集上官云相等三战区几个集团军司令,开始筹备将江南的新四军全歼在皖南一带的准备。
而rì军在进入冬季之后,显得异常的平静。
不仅没有一次针对**的扫荡和作战,还刻意的针对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根据地扫荡。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种变相的示好,蒋介石领不领情是次要,关键是rì军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重新挑起中国两党军队的矛盾,对rì军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乘着黄桥战役的契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嵌入点。
通过近一个月的协商,在chóng qìng的长江局已经答应国民zhèng fǔ的要求,将在南方的新四军全部在短期内撤离,41年1月初,新四军总部离开云岭,准备渡江。
部队在行军抵达太平、泾县一带的时候,军长叶挺感觉到情况非常不对,建议改变路线,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在苏北的部队,对韩德勤部40师发起攻击,两军僵持在曹甸一带。
不过,这次韩德勤显然是学乖了,死守。
除了死守还是死守。
种种迹象表明,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