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枉生录 >

第67章

枉生录-第67章

小说: 枉生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终是呜咽出声,任泪水滚滚而下。冰儿吓坏了,跪在乾隆身边待要劝解,乾隆摇了摇头,伸手握住她的手,握得极紧,冰儿不知说什么才好,好一会儿才听乾隆说:“没有旁人,朕也不想压抑。永璜……恨你何生帝王家……恨我何必太无情……”
  *****************************************************************************
  那日回园子后不几天,就接到了噩耗,大阿哥终究不治,撒手人寰。乾隆亲临祭奠。回来后,乾隆神思不属,在暖阁里发了半晌呆,才提笔写诗,冰儿在一旁服侍,见纸上字迹顿挫,夹杂泪痕,虽然读不懂,但心中益发沉甸甸的:
  “灵施悠扬发引行,举循人似太无情。 
  早知今日吾丧汝,严训何须望汝成?
  三年未满失三男,况汝成丁书史耽。 
  且说在人犹致叹,无端从已实可堪。 
  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查芸窗占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晚面”是专召傅恒的,在傅恒面前,也没有太多掩饰,道:“礼部拟得的大阿哥的几个谥号,朕瞧着都不大妥帖。朕还是觉得‘安’字好——‘好和不争曰安’,永璜虽然曾在孝贤皇后丧仪上有失,然而朕也知道他素性不算不好,与兄弟叔侄相处都算是宽和温厚一路的,几次为朕办差,看视病重大臣等,也做得到位。可惜年纪这么轻……”又是泫然的神色,好一会儿心绪定了,又道:“准备追封定亲王,让绵德袭爵,也算是给永璜的身后哀荣吧。”
  傅恒只余叹息,哪有他多评论的份儿!见乾隆确实伤心,连忙劝慰了一会儿。乾隆道:“朕也不是无情人,生离死别,任谁都不能不悲恸。——朕南巡前,部议杭世骏什么罪?”
  傅恒猛地没提防乾隆居然问到八竿子打不着的杭世骏头上,怔了片刻回奏道:“原先部议拟死罪,皇上宽宏,发下重议,后来拟定的是流两千五百里到尚阳堡,皇上南巡,还未曾批示,杭世骏尚未就道。”
  乾隆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会儿,终于说道:“全驳了部议也不好,显得翻覆无常了。这样吧,先革职,让他回乡呆上几年,再官复原职,让他回来吧。磨磨性子,不要这么张牙舞爪的,人,还是个本心人,只是迂阔了一点。”
  傅恒倒也想不到皇帝一去江南就变了主意,他原就是怜惜杭世骏的,自然为杭世骏磕头谢恩。乾隆想到扬州城里同样迂阔而张狂的李赞回,苦笑着摇摇头,又道:“马上是皇贵妃的寿辰,上回内务府奏报来,欲要为皇贵妃好好热闹一热闹,叫在京的公主、福晋、命妇都进来叩头祝寿,朕驳回了。如今孝贤皇后服制虽然满了,宫里宫外尚挂念着先皇后,陡然为庶妃大办寿宴,似觉得不妥。而且朕这阵也没甚情绪,还是少些事吧!”
  傅恒知道乾隆何止是“没甚情绪”,简直就是特意要想压一压仪式,不愿娴皇贵妃与孝贤皇后平齐。回思孝贤皇后故去,乾隆拖延着不肯继立皇后,拖无可拖时,才升了娴贵妃乌喇那拉氏的分位,叫先摄后宫事。如今又快到年底了,节前似乎也没有再加恩典、晋封皇后的意思,连皇贵妃寿辰,都不肯叫外头命妇进宫请安,只同意宫中诸人自己热闹热闹,娴皇贵妃盼这个位置实在是盼得太苦了些。
  ***************************************************************************
  不过等到内务府办定了皇贵妃寿辰的差事,乾隆又觉得有些愧对娴皇贵妃,又吩咐加上自己的座位,算是给足面子为皇贵妃庆生。一应事务准备停当,到了晚膳的时候,乾隆驾临皇贵妃居住的宫内。
  娴皇贵妃正领着宫中嫔妃、公主等候,远远地见到皇帝身影,俱是俯身请安。乾隆到得跟前,犹豫了一下,含笑伸手扶起娴皇贵妃:“今日你是寿星,一会儿叫大家给你叩头。先都起来吧。”
  娴皇贵妃顺势起身,含笑道:“宫中姐妹,哪里当得到这样的礼数,不过是借着臣妾的生辰,大家热闹一热闹吧。”乾隆微笑着执着娴皇贵妃的手进了殿内,后面嫔妃公主等也一起进殿,心思自然是各不相同,不过见皇帝在首桌上坐下,娴皇贵妃在东边头桌上坐下,都是跪下行了叩拜的大礼,为首的是纯贵妃,笑容可掬赞道:“今日是皇贵妃千秋,臣妾等恭祝皇上万寿无疆,恭祝皇贵妃福体安康!”又是一顿首。
  娴皇贵妃坐在上头只觉得恍惚,喜是喜在素来与自己同当一面、又早生子嗣的纯妃,此刻恭然拜服在脚下,不过是一级之隔,竟似云泥之别;忧是忧在孝贤皇后去世许久,乾隆顾念甚笃,始终不肯将自己拔至首位,甚至夜来侍寝,也较以往少了好多,丈夫如此寡情,做妻妾的情何以堪?她忍不住瞥眼看着上座的乾隆,嘴角依然上翘,显得温煦的样子,然而目光却是冷冷的,恰如他所穿吉服胸前彩色丝线绣制的正龙,也是双眸寒冽如水,正自心寒,乾隆的目光也瞟了过来,娴皇贵妃才发现自己失仪,忙道:“各位姐妹、各位公主,快快请起就座吧!”
  内务府早就排好了座位,亦交娴皇贵妃审核过,东边第一桌是纯妃带着女儿四公主,新赐的封号是和硕和嘉公主,要嫁人的女孩儿,羞赧沉静,只是静静地依偎着母亲;西边第三桌是令妃带着冰儿,考虑着令妃原是孝贤皇后身边的侍女,又是敦厚稳重的性子,或许能压得住散漫桀骜的冰儿。
  冰儿读了一天的书,正是气闷得紧,本来还可以回自己宫里放纵一下,没成想要为娴皇贵妃贺寿,坐在殿里吃饭,守着那么多规矩礼仪,吃得实在是味如嚼蜡。宴饮开始,少不得又是一堆繁文缛节,忍着性子照样做了,好容易吃了两口,见别人都放了筷子在谢恩了,只好哀叹地摸着肚皮也停了筷子。
  好在接着是看戏,戏台上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十分热闹。冰儿对看戏没有兴趣,不过观戏的地方没有那许多规矩,就连一旁伺候的宫女嬷嬷们,虽然一直要站着,身子不必丝毫不动,也松乏了许多。冰儿猫下腰,先挑选点心果品大吃了一通找补,接着歪在桌上就开始想歪门邪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苟日新,又日新。
  每日更新对我真不容易啊。

☆、亲执杖怒惩顽劣

  却说娴皇贵妃坐在乾隆身边,斯文地嗑着瓜子,乾隆看到兴头,也不时转头聊上几句。一出戏结束,正是该打赏的时候,今日娴皇贵妃是主人,吩咐身边的韩嬷嬷着人抬一筐子制钱,抛撒到戏台上,看那些戏子们乐颠颠地抢钱,妃嫔宫女们拿帕子捂着嘴,“格儿格儿”笑个不住。娴皇贵妃指着台子上一个七八龄的小戏子笑得花枝乱颤——此时他画的小丑妆已经脱了大半,鼻尖额角俱是汗水,仍忙着撅着屁股往怀里搂钱——不提防什么东西从天而降,恰恰好落在她的脸颊上,痛倒是不痛,到底吓了一大跳,伸手一摸,是一团黏稠的酥酪,还散发着特有的甜香。一旁的韩嬷嬷连忙拿手绢来擦,擦是擦干净了,脸上手上黏糊糊的十分难受。
  众人看得呆了,也有要笑不敢笑的,也有赶紧上来问候帮忙的。娴皇贵妃不愿跌了架子,强笑道:“也没什么。臣妾告个退,梳洗一下就来。”匆匆退下。乾隆环视四边,果然瞧见只有隔了两三丈处的冰儿把下巴搁在胳膊上,伏在桌子上偷笑,手里还拿一把银匙,大约就是刚才弹射酥酪的“凶器”。一旁的令妃神色尴尬,手脚无处摆放的样子,望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乾隆又好气又好笑,瞪了冰儿一眼,冰儿见他冷冷的眼神满含警告的意味,不敢再笑了,偷偷放下银匙,假作认真看戏。
  台上只一会儿又热闹起来——一冷场反而显得难堪——梳洗完毕的娴皇贵妃重新匀了脂粉,倒觉比之前更为娇艳,只是毕竟笑容勉强了很多,乾隆在桌下握了握她的手,轻声道:“别生气了,回头朕为你出气。”娴皇贵妃轻声回道:“小孩子不懂事,也不值当什么。皇上不必责怪。”乾隆轻轻摇了摇头,紧了紧手,娴贵妃倒觉得心头一暖。
  筵席、看戏结束,各人行礼告退,按例今日乾隆应陪伴娴皇贵妃,可惜娴贵妃今日不巧遇红,乾隆也没有另择他人,叫了“去”。回到涵元殿寝宫,乾隆道:“叫五公主过来。”又道:“把上次备办的紫檀木戒尺拿一把过来。”
  冰儿进了阁子里,还是神采飞扬的样子,见乾隆沉沉如夜色的脸,脸上的笑意不由收了,惴惴然下跪请安。乾隆道:“先跪这里的脚踏上,好好想明白再回话!”
  冰儿嘟着嘴道:“不就是开个玩笑么?娴主子就要正位中宫的人,这点子肚量都没有么?”话音未落,乾隆怒喝道:“放屁!她应当有肚量,你就合该耍弄么?你以为这里是乡野市井,任你胡作非为么?!跪过去!!”紫檀木的板子一尺半长,三指宽,一指厚,在炕桌边上重重敲了一下,声如闷雷,炕桌的漆都给敲飞了一块,冰儿心“怦”一记猛跳,再不敢放肆,老老实实挪过去跪在了镂花木脚踏上。
  ****************************************************************************
  娴贵妃回到自己宫中,终是忍不住发脾气道:“我处处忍让她,她不过仗着自己是先皇后的女儿,有皇上的一些宠爱,还当真无法无天了么!”
  韩嬷嬷道:“主子,上回万岁爷不就说了么,仁厚是仁厚,该杀伐果决的地方还是不应当心软。五公主那脾性,就是低贱顽劣的,主子让一让她,她反而蹬鼻子上脸。今日闹的这一出,实实是挑衅无疑。主子再过宽容,知道的说主子仁厚,不知道的还以为主子胆儿小怕事,连个公主都畏惧着。这将来后宫里、内务府里多少事,那起子小人多少疲懒、多少不知是非的难听话,主子你还一一受气么?别说今日事小,将来遇上该有大决断的事情,也遭逢这样一趟,皇上未必觉着主子是仁厚,不定觉着主子老实无用呢!”说完跪了下来,泣道:“奴才今日说得过了,全凭主子打骂责罚,只是奴才一片心都在主子身上,还恳请主子详察!”
  娴贵妃叹口气道:“你是我身边的老人儿了,说句不当的,就跟我的亲娘似的——我自己亲娘殁得早,我不倚着你教谕还倚着谁?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本来我就不喜欢这个丫头,再让她踩到我的头上,我也不配当这个皇贵妃了!”
  第二日大早,娴皇贵妃那里就听说五公主挨了揍,娴贵妃问道:“没听见说皇上晚上回去传杖?”
  回话的小太监道:“是没传杖,只叫进去半日,着人架着肩膀扶出来的。”
  娴贵妃乜了韩嬷嬷一眼:“皇上下得了重手么?”
  小太监赔笑道:“毕竟是公主,做张做智的要乔乔样子。连御医都没传,只叫在御药房拿了几味药,想是没有大碍的。”
  娴贵妃挥退小太监,对韩嬷嬷冷笑道:“我们这位公主,虽说也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然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越来越淘气生事。上回还听说雨地里宽赦了一个偷东西的小太监做了身边人;后来又是在山腰子里乱蹿,还捉了一条好大的花蛇四处显摆,叫皇上怒斥了一顿;昨儿还惹到我头上来了!再没个教训,只怕紫禁城的琉璃瓦她要掀翻了!轻飘飘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